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治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89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端的固定面板;还包括:限位面板,对称固定安在工作台的上端,操作者按压连接筒壳运动,两个所述限位面板的上端共同设置有用来对实验鼠进行限位的固定组件,在连接筒壳、连接杆、滑杆、第一弹簧、弹性半球、接杆、滚珠、弧形凹槽、探杆和成像单元的配合下,形成过盈配合,成像单元可在实验鼠的耳道进行小幅度的转动。该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可达到不伤害到实验鼠耳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检测成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


[0001]本技术涉及神经生物学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

技术介绍

[0002]在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药理和神经外科等领域内,对各种实验动物的脑机能进行研究时,必须把电极正确地插入皮层下的目标部位并保持电极的位置不移动,因此,试验过程中必须对脑进行固定,目前常用的固定仪器即为脑定位仪(stereotaxicapparatus)。对不同动物设计有不同类型的脑定位(固定)装置。具体而言,是利用颅骨外面的标志或其它参考点所规定的三度坐标系统,来确定皮层下某些神经结构的位置,以便在非直视暴露下对其进行定向的刺激、破坏、注射药物、引导电位等研究。可用于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建立,脑内肿瘤模型建立,学习记忆,脑内神经干细胞移植,脑缺血等研究。
[0003]如公开号为CN215192572U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包括脑定位仪本体,所述脑定位仪本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耳部夹持组件,所述耳部夹持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脑部成像的超声成像单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耳部夹持组件设置脑部成像单元,并在成像系统上显示脑部信息,可以有效辅助使用者正确寻找脑区,减少试验误差,提高效率。
[0004]但是该专利虽然通过缓冲层可以防止实验鼠耳部造成损伤,但是耳棒和成像单元在进入到实验鼠的耳部是直接插入进去,实验鼠的耳部通道会存在弯弯扭扭的现象,成像单元进入耳部不能进行一定的活动,在检测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虽然通过缓冲层可以防止实验鼠耳部造成损伤,但是耳棒和成像单元在进入到实验鼠的耳部是直接插入进去,会造成耳部的损伤。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端的固定面板;
[0008]还包括:
[0009]限位面板,对称固定安在工作台的上端,两个所述限位面板的上端共同设置有用来对实验鼠进行限位的固定组件,两个所述限位面板上均设置有耳部探测组件;
[0010]所述耳部探测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限位面板上的连接筒壳,所述连接筒壳上开设有活动孔道,所述活动孔道内穿插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活动孔道的侧壁上连通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活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探杆,所述探杆的一端设置有成像单元,所述限位面板上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筒壳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弹性
半球。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筒壳、弧形凹槽、连接杆、滚珠、探杆、弹性半球和成像单元的配合下,可便捷的对实验鼠耳道的检测,同时不会造成耳道的损伤。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限位面板内腔侧壁上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连接筒壳的两端均滑动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杆上,两个所述滑杆上均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的侧壁、连接筒壳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滑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下,连接筒壳可延伸一定的长度,同时可恢复到被挤压之前的位置。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固安装在限位面板上端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旋转把手,两个所述螺纹柱的轴向侧壁上均滑动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弧板,所述第二弧板位于第一弧形板的正下方,所述螺纹柱上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的侧壁、限位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第一弧形板、螺纹柱、第三弹簧和第二弧板的配合下,可对不同尺寸的实验鼠进的颈部进行限位。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面板上设置有防咬合组件;
[0017]所述防咬合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面板上的第一限制板和第二限制板,所述第一限制板上滑动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和第二限制板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限制板上设置有缓冲组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限制板、夹板和连接孔的配合下,防止实验鼠咬到自己的舌部。
[0019]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一限制板上的滑动杆,所述第一限制板上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滑动杆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安装槽内,所述夹板滑动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动杆上,两个所述滑动杆上均套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安装槽底壁、夹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杆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下,可以让实验鼠的最不预留一定的活动空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成像单元可在实验鼠的耳道进行小幅度的转动,即可达到不伤害到实验鼠耳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检测成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其具体内容如下;
[0022]1、操作者按压连接筒壳运动,在连接筒壳、连接杆、滑杆、第一弹簧、弹性半球、接杆、滚珠、弧形凹槽、探杆和成像单元的配合下,形成过盈配合,成像单元可在实验鼠的耳道进行小幅度的转动,即可达到不伤害到实验鼠耳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检测成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23]2、操作者将实验鼠的进行掰开将第二限制板和夹板放置在实验鼠的嘴巴内,将实验鼠的牙齿套在对应连接孔内,当实验鼠苏醒嘴巴进行咬合时,夹板会在对应位置的滑动杆上进行滑动,同时夹板会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防止实验鼠自己咬到舌部,达到了让实验鼠的嘴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6]图3为本技术耳部探测组件平面剖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夹板与第一限制板连接处平面剖视图。
[0030]图中:1、工作台;2、固定面板;3、限位面板;4、固定组件;41、支撑杆;42、第一弧形板;43、螺纹柱;44、旋转把手;45、第三弹簧;46、第二弧板;5、防咬合组件;51、第一限制板;52、连接孔;53、夹板;54、第二限制板;55、缓冲组件;551、安装槽;552、第二弹簧;553、滑动杆;6、耳部探测组件;61、连接筒壳;62、连接杆;63、弧形凹槽;64、滚珠;65、探杆;66、弹性半球;67、成像单元;68、活动孔道;69、连接单元;691、限位块;692、滑杆;693、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包括工作台(1)和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端的固定面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面板(3),对称固定安在工作台(1)的上端,两个所述限位面板(3)的上端共同设置有用来对实验鼠进行限位的固定组件(4),两个所述限位面板(3)上均设置有耳部探测组件(6);所述耳部探测组件(6)包括滑动设置在限位面板(3)上的连接筒壳(61),所述连接筒壳(61)上开设有活动孔道(68),所述活动孔道(68)内穿插设置有连接杆(62),所述活动孔道(68)的侧壁上连通有弧形凹槽(63),所述弧形凹槽(63)内活动设置有滚珠(64),所述滚珠(6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探杆(65),所述探杆(65)的一端设置有成像单元(67),所述限位面板(3)上设置有连接单元(69),所述连接筒壳(61)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弹性半球(6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69)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限位面板(3)内腔侧壁上的限位块(691),两个所述限位块(691)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滑杆(692),所述连接筒壳(61)的两端均滑动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杆(692)上,两个所述滑杆(692)上均套接有第一弹簧(693),所述第一弹簧(69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691)的侧壁、连接筒壳(61)的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环路示踪用脑立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分别固安装在限位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平李建忠武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