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型耐磨钉、固定板及耐磨辊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81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铠甲型耐磨钉、固定板及耐磨辊套,属于耐磨设备技术领域。铠甲型耐磨钉包括铠甲型耐磨钉本体,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为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的柱状或锥状结构,且侧面设有锚固槽。固定板包括固定板本体,固定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的形状与上述的铠甲型耐磨钉形状配合,以对铠甲型耐磨钉进行固定。耐磨辊套包括耐磨辊套本体,耐磨辊套本体包括上述的铠甲型耐磨钉、上述的固定板以及铸造在铠甲型耐磨钉和固定板上的铸造体,铠甲型耐磨钉外端露在铸造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且能够增加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与辊套工作面的面积比,降低辊套的磨损,并使辊套的磨损更为均匀,有利于提升辊套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频次,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铠甲型耐磨钉、固定板及耐磨辊套


[0001]本技术属于耐磨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铠甲型耐磨钉、固定板及耐磨辊套。

技术介绍

[0002]耐磨辊套是辊压机、立式磨机等装置中的重要构件,这类装置常用于矿山、水泥、冶金等行业的破碎粉磨作业;为了便于加工、维护,辊子一般由辊套和芯轴构成,辊套套在芯轴外;以辊压机为例,典型的辊压机一般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辊子,物料进入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后,就会在辊子的挤压作用下被粉碎;实际工程中,辊套需要承受的压力可能高达300MPa,而且作业过程中,辊套还可能与物料产生剧烈的摩擦,另外,投料过程中,辊套还会受到物料的冲击作用,导致辊套极易损坏、磨损;为了提高辊套的结构性能,现有技术一般在辊套表面设置圆柱形的柱钉来对辊套进行保护,以利用柱钉的耐磨性减缓辊套的磨损;但是目前的圆形柱钉辊套上的面积比比较小,辊套磨损后柱钉露出,导致柱钉容易崩裂折断,使得辊套使用寿命比较低,设备需要频繁维护,对生产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铠甲型耐磨钉、固定板及耐磨辊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铠甲型耐磨钉,包括铠甲型耐磨钉本体,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为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的柱状或锥状结构,且侧面设有锚固槽。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锚固槽至少设在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一个侧面或相对设置的一组侧面上。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锚固槽为沿铠甲型耐磨钉本体横截面方向环形设置的环槽。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锚固槽位于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尾部,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尾部为铠甲型耐磨钉本体埋设在辊套中的一端。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柱状结构;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为一体烧结、铸造或锻造的合金材料结构;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内接圆直径为25mm~33mm,长度为25mm~60mm。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固定板,包括固定板本体,固定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的形状与上述的铠甲型耐磨钉形状配合,以对铠甲型耐磨钉进行固定。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孔在固定板本体上呈阵列布置,且相邻的固定孔之间至少具有一组相互平行的边;固定板本体为能够卷曲的呈矩形或扇形的板状结构。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孔与铠甲型耐磨钉之间过盈配合;相邻的固定孔
外边缘之间的间距为5mm~12mm;固定孔为正六边形孔,位于固定板本体边缘的固定孔之间的空隙中设有应力释放孔。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磨辊套,包括耐磨辊套本体,耐磨辊套本体包括上述的铠甲型耐磨钉、上述的固定板以及铸造在铠甲型耐磨钉和固定板上的铸造体,铠甲型耐磨钉外端露在铸造体外部。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耐磨辊套本体为胎形结构、锥形结构或筒形结构;耐磨辊套本体为分体结构,通过若干铸造成型的分块拼合成辊套结构;铸造体包括嵌合体和多个预制块,多个预制块沿环形阵列设置在嵌合体上,预制块呈条状结构,且至少一端设有第一锚固爪,铠甲型耐磨钉设在预制块的外侧面上,预制块的内侧面设有第二锚固爪;第二锚固爪沿预制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横截面为葫芦形;耐磨辊套本体为离心浇筑形成的结构,耐磨辊套本体的外层深度大于40mm、硬度在HRC55~65,内层硬度在HB200~300;铠甲型耐磨钉伸出耐磨辊套本体外表面的长度为3mm~6mm。
[0014]本技术提供的铠甲型耐磨钉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的柱状或锥状结构的铠甲型耐磨钉本体,能在辊套上按阵列排布,使得相邻的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之间的间距都是相等的,同时通过设置锚固槽能够增加铠甲型耐磨钉本体在辊套上的连接强度,有利于缩小相邻的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之间的间距,最终使得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与辊套工作面的面积比能够达到50%以上,这样就能降低辊套的磨损,并使辊套的磨损更为均匀,降低铠甲型耐磨钉本体松动损坏的可能,提升辊套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频次,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0015]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固定板本体上设置用于固定铠甲型耐磨钉的固定孔,能够在进行离心浇筑时,对铠甲型耐磨钉进行定位,使得铠甲型耐磨钉之间的间距均匀,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0016]本技术提供的耐磨辊套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上述的铠甲型耐磨钉、上述的固定板以及铸造体的配合,能够在生产时对铠甲型耐磨钉进行准确定位,使得铠甲型耐磨钉之间的间距均匀,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且这种铠甲型耐磨钉能够增加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与辊套工作面的面积比,降低辊套的磨损,并使辊套的磨损更为均匀,降低铠甲型耐磨钉本体松动损坏的可能,提升辊套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频次,有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耐磨辊套(胎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耐磨辊套(胎形)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耐磨辊套(胎形)的俯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耐磨辊套(锥形)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耐磨辊套(胎形)的预制块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耐磨辊套(胎形)的预制块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耐磨辊套(胎形)的预制块的中部横截面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耐磨辊套(胎形)的固定板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耐磨辊套的固定板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铠甲型耐磨钉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铠甲型耐磨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铠甲型耐磨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
[0031]10、铠甲型耐磨钉本体;11、锚固槽;
[0032]20、固定板本体;21、固定孔;22、应力释放孔;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铠甲型耐磨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铠甲型耐磨钉本体,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为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的柱状或锥状结构,且侧面设有锚固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甲型耐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槽至少设在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一个侧面或相对设置的一组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铠甲型耐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槽为沿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横截面方向环形设置的环槽。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铠甲型耐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槽位于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尾部,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尾部为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埋设在辊套中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甲型耐磨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为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柱状结构;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为一体烧结、铸造或锻造的合金材料结构;所述铠甲型耐磨钉本体的内接圆直径为25mm~33mm,长度为25mm~60mm。6.一种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本体,所述固定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形状与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铠甲型耐磨钉形状配合,以对铠甲型耐磨钉进行固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在所述固定板本体上呈阵列布置,且相邻的固定孔之间至少具有一组相互平行的边;所述固定板本体为能够卷曲的呈矩形或扇形的板状结构。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明柳长沼李贺军魏天生宋超潘志军董亮赵红星杜馨平姬利新刘旭柳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迁西大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