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76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包括袜子本体,所述袜子本体包括袜头、袜底、袜跟以及袜身,所述袜头与袜跟均为磨损变色部位,所述磨损变色部位包括贴肤层、感菌变色油墨层与基层,所述贴肤层设于基层一侧,所述感菌变色油墨层设于贴肤层与基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贴肤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感菌变色油墨层,通过对印花油墨层的显色变化程度进行观察,能够判断出袜子的磨损程度与细菌数量。能够判断出袜子的磨损程度与细菌数量。能够判断出袜子的磨损程度与细菌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贴身穿着的服饰用品,如最常见的袜子,在满足舒适、亲肤的基础上,还要求其具有一些特殊性能,例如抗菌性、吸湿排汗性、耐磨性等。对于袜子而言,目前技术人员往往针对于袜子的耐磨性能,通过对袜子的编织结构与原材料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袜子的耐磨效果,尤其是对袜子局部易磨损的部位。但是,人们在日常使用中,往往无法直接判断这些易磨损部位的磨损情况,进而无法及时对袜子进行更换。
[000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通过在贴肤层与基层之间设置感菌变色油墨层,通过对印花油墨层的显色变化程度进行观察,能够判断出袜子的磨损程度与细菌数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包括袜子本体,所述袜子本体包括袜头、袜底、袜跟以及袜身,所述袜头与袜跟均为磨损变色部位,所述磨损变色部位包括贴肤层、感菌变色油墨层与基层,所述贴肤层设于基层一侧,所述感菌变色油墨层设于贴肤层与基层之间。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子本体上侧设有罗口,所述罗口为2*2罗纹组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身靠近袜跟处的上侧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裹脚踝部位,所述保护层为丙纶/氨纶混纺弹力层,所述保护层与袜身之间为缝合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底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明硅胶防滑点。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袜子本体为复合纱编织的纬平针组织面料,所述复合纱包括外层与芯层,所述外层缠绕包覆于芯层外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为板蓝根与棉短纤维混纺包覆层,所述芯层为氨纶长丝弹力层。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菌变色油墨层与基层为印花粘合连接,所述贴肤层与基层为缝合连接,所述感菌变色油墨层中均匀分布有感菌变色微胶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袜头与袜跟均设有贴肤层、感菌变色油墨层与基层,贴肤层与基层分设于感菌变色油墨层外侧,感菌变色油墨层中均匀分布有感菌变色微胶囊。袜子在使用时,贴肤层受到脚趾、脚后跟的不断摩擦,纤维发生断裂,厚度下降,出现豁口,此时脚趾或脚后跟接触到感菌变色油墨层,其中的感菌变色微胶囊受到挤压破裂,同时由于使用过程中袜子存在细
菌,这些细菌分泌的油脂类物质与感菌变色微胶囊中的脂溶性色素发生显色反应,提醒使用者袜子发生磨损。根据显色反应出现的颜色深浅、色点大小,可清晰判断袜头与袜跟的磨损情况与细菌情况。
[0015]2、复合纱包括外层与芯层,外层为板蓝根与棉短纤维混纺包覆层,芯层为氨纶长丝弹力层。棉纤维具有高吸湿性与亲肤性,板蓝根纤维具有抗菌性与抗病毒功效,氨纶长丝具有高弹性能,因此用复合纱编织的袜子本体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弹性与抗菌抗病毒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袜跟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复合纱的剖视图。
[0019]图中:袜头1、袜底2、袜跟3、贴肤层31、感菌变色油墨层32、基层33、保护层4、罗口5、袜身6、复合纱7、外层71、芯层7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包括袜子本体,袜子本体整体为复合纱编织的纬平针组织,纬平针组织是袜子编织的基础组织,应用广泛。所述袜子本体包括袜头1、袜底2、袜跟3以及袜身6,其中,袜底2与袜身6仅为纬平针组织单层面料,弹性、透气性良好。
[0022]由于袜头1容易被脚趾甲磨损,袜跟3在使用过程中与鞋底鞋跟摩擦进而发生磨损,因此将袜头1与袜跟3部位设为磨损变色部位,所述磨损变色部位包括贴肤层31、感菌变色油墨层32与基层33。
[0023]如图2所示,贴肤层31设于基层33的一侧,感菌变色油墨层32设于基层33与贴肤层31中间。贴肤层31位于袜子本体的内部,基层33位于袜子本体的外部,特别的,基层33为上述复合纱编织的纬平针组织面料。感菌变色油墨层32通过印花的方式设置在基层33上,因此感菌变色油墨层32与基层33为粘合连接;贴肤层31与基层33为缝合连接,缝合连接不影响面料的弹性与舒适性。对接触脚掌部分的贴肤层31选用32S精梳纯棉纱线进行编织,触感柔软,吸湿性强。
[0024]感菌变色油墨层32中均匀分布有感菌变色微胶囊,感菌变色微胶囊的囊材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明胶、壳聚糖、海藻酸钠等;感菌变色微胶囊的囊芯为脂溶性色素,采用四萜类有机衍生物,如叶绿素、番红花素等,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类物质。当袜子在使用过程中,贴肤层31受到脚趾、脚后跟的不断摩擦,纤维发生断裂,贴肤层31磨损后厚度下降,出现豁口,通过豁口可看到感菌变色油墨层32的颜色,提示袜子已经发生磨损。
[0025]进一步的,脚趾或脚后跟接触到感菌变色油墨层32,感菌变色油墨层32中的感菌变色微胶囊受到挤压破裂,同时由于使用中的袜子存在细菌等,这些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
中会分泌油脂类物质,油脂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其与脂溶性色素发生显色反应,提醒使用者袜子已经受到细菌的污染。
[0026]根据上述显色反应出现的颜色深浅、色点色斑的大小,可清晰地判断袜头1与袜跟3的磨损情况与细菌生存的情况。
[0027]袜子本体上侧设有罗口5,罗口5的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罗口5采用2*2罗纹组织,弹力较大,紧贴腿部,防止袜子在穿着过程中脱落。
[0028]袜底2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明硅胶防滑点,增加袜子与鞋底或地面的的摩擦力,减少危险情况发生。
[0029]袜身6靠近袜跟3处的上侧设有保护层4,保护层4与袜身6之间为缝合连接,即保护层4为设置于袜身6外侧的附加层,保护层4呈椭圆形,主要用于包裹脚踝部位,防止鞋后跟顶端与脚踝部位发生摩擦进而损伤脚踝,保护层4采用丙纶/氨纶混纺编织,丙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好,氨纶纤维弹性良好,因此保护层4的弹力佳,且非常耐磨。
[0030]如图3所示,复合纱包括外层71与芯层72,外层71缠绕包覆于芯层72外侧。外层71为板蓝根与棉短纤维混纺包覆层,芯层72为氨纶长丝弹力层。板蓝根与棉短纤维混纺层的混纺比为1;1,其兼具棉纤维的高吸湿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袜子本体,所述袜子本体包括袜头(1)、袜底(2)、袜跟(3)以及袜身(6),所述袜头(1)与袜跟(3)均为磨损变色部位,所述磨损变色部位包括贴肤层(31)、感菌变色油墨层(32)与基层(33),所述贴肤层(31)设于基层(33)一侧,所述感菌变色油墨层(32)设于贴肤层(31)与基层(33)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磨损变色提醒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袜子本体上侧设有罗口(5),所述罗口(5)为2*2罗纹组织。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斌沈海明袁壮壮李秀秀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纤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