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28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6
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属于毛巾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毛巾本体,毛巾本体包括基布层和纺织层,基布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粘接层,并通过粘接层与纺织层相连;基布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包括棉纤维和锦纶纤维,纺织层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均包括棉纤维、玉米纤维和竹纤维,纺织层上设置有印花油墨层,印花油墨层中均布有感菌变色微胶囊,其中一层纺织层上设有纽扣,纽扣的外侧在纺织层上设有弹性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纺织层上设置印花油墨层,印花油墨层中设置有感菌变色微胶囊,能对细菌的数量进行监测;通过弹性绳和纽扣相配合,可将呈筒状的毛巾卷持,便于携带。便于携带。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


[0001]本技术属于毛巾
,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毛巾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每天都要与人体肌肤进行亲密接触。由于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当细菌过多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现有的毛巾无法做到实时监测细菌数量,即使是定时检测,对于普通消费者也是难以实现的,只能通过使用时间进行预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包括毛巾本体,所述毛巾本体包括基布层和纺织层,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粘接层,并通过粘接层与纺织层相连;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包括棉纤维和锦纶纤维,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按照四根棉纤维、一根锦纶纤维的顺序循环排列,所述纺织层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均包括棉纤维、玉米纤维和竹纤维,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均按照一根棉纤维、一根玉米纤维、一根棉纤维、一根竹纤维、一根棉纤维、一根玉米纤维、一根棉纤维的顺序循环排列;所述纺织层上设置有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所述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中均布有感菌变色微胶囊,其中一层所述纺织层上设有纽扣,纽扣的外侧在所述纺织层上设有弹性绳。
[0005]作为优选,所述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通过喷涂或印制的方式设置于纺织层。
[0006]作为优选,所述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设置为图案或文字或图文的结合。
[0007]作为优选,所述锦纶纤维包括横向段、纵向段和连接段,所述横向段和纵向段相互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段倾斜设置,且呈圆弧状,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和横向段相连,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和纵向段相连,所述横向段和纵向段的端部均连接有弧边。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绳环绕卷成筒状的毛巾本体一周与纽扣套接。
[0009]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毛巾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及时将水份散发,避免细菌大量滋生,通过引入竹纤维,使毛巾具有抑菌消臭的功能,长期置于潮湿环境中不会产生霉味。本技术通过在纺织层上设置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中设置有感菌变色微胶囊,能对细菌的数量进行监测,当毛巾上积聚有大量细菌时,通过显色变化提醒使用者进行更换。本技术通过弹性绳和纽扣相配合,可将呈筒状的毛巾卷持,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基布层的一种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锦纶纤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纺织层的一种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基布层;2、纺织层;3、粘接层;4、棉纤维;5、锦纶纤维;6、玉米纤维; 7、竹纤维;8、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9、感菌变色微胶囊;10、纽扣;11、弹性绳;12、横向段;13、纵向段;14、连接段;15、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6]实施例: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毛巾本体,所述毛巾本体包括基布层1和纺织层2,所述纺织层2分别位于基布层1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基布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粘接层3,并通过粘接层3与纺织层2相连,所述粘接层3 为聚氨酯粘层,通过聚氨酯粘层的使用,能够使纺织层2和基布层1之间的粘接效果更好,同时使粘接面更加柔软,提升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包括棉纤维4和锦纶纤维5,所述棉纤维4和锦纶纤维5的数量比为4:1,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按照四根棉纤维4、一根锦纶纤维5的顺序循环排列,即按照一根棉纤维4、一根棉纤维4、一根棉纤维4、一根棉纤维4、一根锦纶纤维5的顺序循环排列;所述纺织层2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均包括棉纤维4、玉米纤维6和竹纤维7,所述棉纤维4、玉米纤维6和竹纤维7的数量比为4:2:1,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均按照一根棉纤维4、一根玉米纤维6、一根棉纤维4、一根竹纤维7、一根棉纤维4、一根玉米纤维6、一根棉纤维4的顺序循环排列。
[0017]所述锦纶纤维5包括横向段12、纵向段13和连接段14,所述横向段12和纵向段13 相互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段14倾斜设置,且呈圆弧状,所述连接段14的一端和横向段12 相连,所述连接段14的另一端和纵向段13相连,所述横向段12和纵向段13的端部均连接有弧边15,所述弧边15为圆弧状。
[0018]棉纤维4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保温性、耐热性和卫生性,与皮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副作用。锦纶纤维5以其优异的耐磨性著称,并且质地轻薄,强度高、回弹性好。
[0019]基布层1由棉纤维4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通过引入锦纶纤维5,可以极大提升基布层1的耐磨性和光泽,延长基布层1的使用寿命。同时锦纶纤维5采用异形结构,横向段12、纵向段13和弧边15相互组合形成一定的间隙,能够提高透气性能,将水份散发,同时该结构减轻了锦纶纤维5的质量,增加了锦纶纤维5的蓬松效果;连接段14的两端分别连接横向段12和纵向段13,一方面提高了横向段12和纵向段13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横向段12和纵向段13的抗扭曲能力和抗挤压技能;为了提高横向段12 和纵向段13之间的连接强度,可将横向段12和纵向段13的连接处设置呈圆角。
[0020]玉米纤维6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轻柔滑顺,舒适的肌肤触感和手感。纺织层2由棉纤
维4和玉米纤维6编织而成,使纺织层2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触感柔软亲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刺激皮肤的现象;通过引入竹纤维7,竹纤维7具有抑菌消臭功能,长期置于潮湿环境中不会产生霉味。
[0021]所述纺织层2上设置有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8,所述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8通过喷涂或印制的方式设置于纺织层2,所述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8设置为图案或文字或图文的结合,所述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8采用印花油墨,所述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8中均布有感菌变色微胶囊9。感菌变色微胶囊9的囊材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明胶、壳聚糖、海藻酸钠等;囊芯为脂溶性色素,采用四萜类有机衍生物,如叶绿素、番红花素等,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类物质。毛巾在使用时,会拧干挤压,破坏感菌变色微胶囊9的囊材,释放出脂溶性色素;而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分泌油脂类物质,当油脂类物质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细菌指示功能的毛巾,包括毛巾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巾本体包括基布层和纺织层,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粘接层,并通过粘接层与纺织层相连;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包括棉纤维和锦纶纤维,所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按照四根棉纤维、一根锦纶纤维的顺序循环排列,所述纺织层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均包括棉纤维、玉米纤维和竹纤维,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均按照一根棉纤维、一根玉米纤维、一根棉纤维、一根竹纤维、一根棉纤维、一根玉米纤维、一根棉纤维的顺序循环排列;所述纺织层上设置有感菌变色微胶囊印花油墨层,其中一层所述纺织层上设有纽扣,纽扣的外侧在所述纺织层上设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明王志新朱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纤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