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950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及方法,包括被试泵出口压力检测模块,流量调节检测模块以及负载反馈检测模块;所述被试泵出口压力检测模块,流量调节检测模块以及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依次串联构成测试回路;所述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还包括负载调节检测模块;所述负载调节检测模块串联于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和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之间,其相互配合使得被试泵能在不同流量、不同负载下,测试负载反馈通道的压力以及泵出口的压力,大大提高了负载敏感变量泵稳定性检测的精确性。确性。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负载敏感变量泵具有输出流量不受负载影响、节能效果好的特点。根据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工作原理,泵的出口设置节流阀,节流阀出口压力反馈至泵负载反馈口。节流阀进出口的压差等于泵负载敏感阀设定压力Δp(即泵出口压力与负载反馈口压力的差值),泵输出流量由节流阀开口大小决定。
[0003]在负载敏感变量泵工作过程中,负载敏感阀设定压力Δp保持恒定,以此推论,节流阀开口大小不变时,泵输出流量应该保持稳定,如此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最佳的工作状态。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在节流阀开口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负载压力的变化,有些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输出流量也会明显变化。
[0004]大量的试验表明,各品牌变量泵的负载敏感阀设定压力稳定性及反馈信号真实性存在明显差异。在选用负载敏感变量泵时应重视这一特性,以确保在系统实际工作时,泵的输出流量能满足设计要求。
[0005]因此,为了保证应用时的稳定性,在负载敏感变量泵投入使用前,应对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输出流量特性进行检测。
[0006]对于负载敏感变量泵的输出流量特性,现有试验标准存在单一性,只要求在最大排量下进行容积效率测试。液压泵最大排量下的容积效率取决于泵内部结构、摩擦副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检测的精度。
[0007]由此可见,如何提高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检测的精度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于现有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检测存在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其能够对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稳定性进行精确的检测,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控制方法,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包括被试泵出口压力检测模块,流量调节检测模块以及负载反馈检测模块;所述被试泵出口压力检测模块,流量调节检测模块以及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依次串联构成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还包括负载调节检测模块;所述负载调节检测模块串联于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和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之间,其相互配合使得被试泵能在不同流量、不同负载下,测试负载反馈通道的压力以及泵出口的压力。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节流阀以及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节流阀以及流量传感器相互串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负载调节检测模块包括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节流阀串联于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和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节流阀配合连接,设置于第二节流阀的输出口处并检测第二节流阀输出口的负载压力。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方法,其基于所述的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配合构成,所述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方法包括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步骤,所述测试步骤包括:
[0013](1)设定负载敏感阀压力,启动被试泵;
[0014](2)调节第一节流阀,设定油路输出流量q;
[0015](3)调节第二节流阀,改变在输出流量为q时的负载压力p3;
[0016](4)负载压力p3输出至负载反馈通道,负载反馈通道接收负载压力p2;
[0017](5)负载反馈通道负载压力值为p2时,检测被试泵300出口压力值p1;
[0018](6)记录流量q以及各点压力p1,p2和p3的数据曲线;
[0019](7)重复步骤(2)~(6),在0

最大输出流量范围内,选择若干不同输出流量进行测试。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及方法,本方案提供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在不同排量、不同负载下的输出流量稳定性的同时,测试负载敏感阀设定压力的稳定性以及负载反馈通道的压力损失特性,大大提高了负载敏感变量泵稳定性检测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2]图1为本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3]下面为附图中的部件标注说明:
[0024]100.电动机200.转矩转速传感器300.被试泵400.第一压力传感器500.流量传感器600.第一节流阀700.第二节流阀800.第二压力传感器900.第三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6]针对于现有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检测存在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本方案提供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在不同排量、不同负载下的输出流量稳定性的同时,测试负载敏感阀设定压力的稳定性以及负载反馈通道的压力损失特性,大大提高了负载敏感变量泵稳定性检测的精确性。
[0027]进一步地,本方案提供的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包括驱动模块,流量调节检测模块,负载调节检测模块。
[0028]参见图1,驱动模块包括电机100以及转矩转速传感器200;电动机100驱动连接转矩转速传感器200。
[0029]由电动机100以及转矩转速传感器200配合连接构成被试泵300的驱动力组件,为被试泵300的运行提供驱动力。
[0030]被试泵300内置负载敏感阀,初始状态下,首先设定负载敏感阀的压力值。
[0031]进一步地,将被试泵300的出口封闭,被试泵300的负载反馈口Ls敞开,并设定负载敏感阀的压力值;此时,被试泵300的出口压力即为负载敏感阀所设定的压力,该压力可通过负载敏感阀螺杆进行调节。
[0032]负载敏感阀压力值设定好后,开启被试泵300将其处于工作状态,负载反馈口Ls与负载反馈通道连接,被试泵300的出口开启并输出油液至流量调节检测模块所在的油路中。
[0033]流量调节检测模块串联至油路中,用于对油液的流量进行调节并检测。
[0034]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节流阀600以及流量传感器500,流量传感器500以及第一节流阀600相互串联至油路中。
[0035]通过调节第一节流阀600能够设定输出至模拟负载通道内的流量q,通过流量传感器500对设定后的流量进行检测。
[0036]这里,通过第一节流阀600能够满足不同输出流量的测试,其可在0~最大输出流量范围内任意选择。
[0037]作为举例,可进行流量数列递增测试,也可进行数量递减测试等,由此,可保证测量的精确性。
[0038]在通过第一节流阀600将输出至模拟负载通道内的流量控制为q时,串联在模拟负载通道内的负载调节检测模块对在流量为q时,对通道内的负载进行调节并检测。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包括被试泵出口压力检测模块,流量调节检测模块以及负载反馈检测模块;所述被试泵出口压力检测模块,流量调节检测模块以及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依次串联构成测试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还包括负载调节检测模块;所述负载调节检测模块串联于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和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之间,其相互配合使得被试泵能在不同流量、不同负载下,测试负载反馈通道的压力以及泵出口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包括第一节流阀以及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节流阀以及流量传感器相互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负载敏感变量泵性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调节检测模块包括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节流阀串联于流量调节检测模块和负载反馈检测模块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迪闫茂春高奔郭强张涛董程林潘锋叶旺盛徐鹏飞秦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