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89383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回收到储存仓的废旧电池包进行数据库构建,进行废旧电池包溯源信息编码类;S2、在储存仓内布置传感器网络;S3、实时采集所述储存仓中任一区域内的异常数据,并将异常数据传入到数据库系统中,进行警报安全提示;S4、在储存环境得到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在梯次利用的单体电池的编溯源信息上进行分容标记,将分容标记导入并构建电池分容系统;S5、将电池信息与数据库相关联,设定分容阈值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电池分容处置效益低的问题,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拓展性强,适合广泛应用。适合广泛应用。适合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旧电池回收处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在一次能源不足,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当今社会,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逐日递增。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满足了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但动力电池在使用5

8年后因为电池储量不足80%,不能为汽车提供充分的动力源而需要更换,近年来更是达到了更换电瓶的高峰期。如果电池中所含的锂、钴、镍等材料能够得到回收将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和资源节约,但是回收电池中的金属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电池回收既是产业链的结尾,同时也是另一个产业的开头。生产电池的企业承担着生产合格电池的责任,无法兼顾起电池的回收环节全部的责任,市场上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龙头企业。普通的电池处理过程如下:
[0004]1、废旧锂离子电池包进场:工作人员清点数量及登记该电池包的原始信息,如原来应用的场所、应用时间、目前电量现状等。
[0005]2、废旧锂离子电池包入仓库进行储存。
[0006]3、废旧电池包出库进行拆解处理。电池包拆解后,为若干个单体电芯,然后对电芯进行区别处理,如分容检测、外观检测等,能够进行梯次利用的单体电芯进入梯次利用工段,将其进行归拢整理,并按照安装新电池包的要求进行重新pack,形成新电池包,质量检测后满足出厂合格。但是,该过程中很多环节需要人工清点,拆解后的单电芯本身的安全就没有保障,存在不安全因素,并且电池数量较大,过多安排人员还会增加投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0007]专利公开号为CN11170953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管理方法及系统,可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管理方式效率低、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通过计算机设备执行以下步骤:通过读取每个废旧动力电池单体外壳上的条码,来获取电池信息;获取分容柜中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结合分类标准对电池进行分类;废旧动力电池分类完成后,对需要重新配组的电池单体进行重新组装并记录相应的信息。该专利还公开了废旧动力电池分类检测的方法:对于废旧动力电池的分类检测的功能,通过分容柜中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并结合相应的分类标准对电池进行分类。采用网络联接及SQL数据库,集中控制相联的多台机柜,并集中管理分析统计所有的数据。但是该专利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08]1)在进行废旧动力电池来源检测和分类检测时,并未考虑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安全性较低。若分容柜外界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超出了正常的标准范围,将会影响分容柜的正常检测。若在废旧动力电池来源检测和分类检测时,出现异常现象(如电解液泄露等问题),无法进行监控并预警。
[0009]2)仅以废旧动力电池单体进行来源检测和分类检测,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繁琐。
[0010]3)虽然是通过分容柜中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并结合相应的分类标准对电池进行分类,但是仅进行了一次分类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各单体电池一一安放到分容柜内,并未针对电池包进行初步的分类检测,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时间较长,电池分容处置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从节约电池回收成本和安全性角度出发,对电池进行二次分容识别检测,检测效率更加高效。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3]一种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回收到储存仓的废旧电池包进行数据库构建,进行废旧电池包溯源信息编码,并进行分类;
[0015]S2、在所述储存仓内布置传感器网络;
[0016]S3、将步骤S2中的所述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实时采集所述储存仓中任一区域内的异常数据,并将异常数据传入到数据库系统中,进行警报安全提示;
[0017]S4、在储存环境得到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根据废旧电池包完整度,在梯次利用的单体电池的编溯源信息上进行分容标记,将分容标记导入并构建电池分容系统,进行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与利用推荐;
[0018]S5、将电池信息与步骤S1中的所述数据库相关联,设定分容阈值范围,确定电池的下一步处理状态。
[0019]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是基于储存仓的空间结构,分别以底面积和高为空间约束,沿长度方向和纵向布置传感器网络。
[0020]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网络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组合数据融合。
[0021]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采用动态卡尔曼滤波的方式。
[0022]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异常数据是由所述储存仓中任一区域内湿度、温度和位置的差异和极端变化,与标准的数据范围值进行比较得出的。
[0023]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0024]S41、将所述储存仓内的二次电池取出,勘察电容量,分别记录每个电池包的总电容量r和单块电池的电容量v;
[0025]S42、建立电池自动分容算法,得到预测模型;
[0026]S43、将电池包的总体电容作为对照组,探究以电池包为单位的电容预测值模型;
[0027]S44、通过分类模型的参数集,设定分类应用范围的阈值指标;
[0028]S45、将回收的二次电池所测的电容数据导入步骤S42中的预测模型以及步骤S43中的以电池包为单位的电容预测值模型,得到分类,并反馈电池编号,实现自动处理的过程。
[0029]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2包括以下步骤:
[0030]S421、将已经测好的单块电池的电容数据,录入数据库并编号,作为模型的训练数据集D;
[0031]S422、根据二次电池的特征建立3层多元时序性神经网络模型;其中,3层时序性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分别是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每层网络用参数w和b连接,w代表权重,b代表初始值:
[0032]f
i
(x,t)=w
T
x
T
t+b
[0033]S423、各层神经网络连接后,设置激活函数;
[0034]S424、求解所述3层多元时序性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参数矩阵(w
T
,b),求解最优参数w和b,由二次电池电容训练得到的预测模型,其中,α表示学习率,b'表示梯度下降后的b值更新:
[0035][0036]F
i
(x,t)=w

T
x
T
t+b


[0037]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分类应用范围的阈值指标是基于电池利用率进行设置的,分类应用范围的阈值指标包括废弃处理、重新打包、梯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回收到储存仓的废旧电池包进行数据库构建,进行废旧电池包溯源信息编码,并进行分类;S2、在所述储存仓内布置传感器网络;S3、将步骤S2中的所述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实时采集所述储存仓中任一区域内的异常数据,并将异常数据传入到数据库系统中,进行警报安全提示;S4、在储存环境得到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根据废旧电池包完整度,在梯次利用的单体电池的编溯源信息上进行分容标记,将分容标记导入并构建电池分容系统,进行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与利用推荐;S5、将电池信息与步骤S1中的所述数据库相关联,设定分容阈值范围,确定电池的下一步处理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是基于储存仓的空间结构,分别以底面积和高为空间约束,沿长度方向和纵向布置传感器网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网络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组合数据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采用动态卡尔曼滤波的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异常数据是由所述储存仓中任一区域内湿度、温度和位置的差异和极端变化,与标准的数据范围值进行比较得出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自动分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S41、将所述储存仓内的二次电池取出,勘察电容量,分别记录每个电池包的总电容量r和单块电池的电容量v;S42、建立电池自动分容算法,得到预测模型;S43、将电池包的总体电容作为对照组,探究以电池包为单位的电容预测值模型;S44、通过分类模型的参数集,设定分类应用范围的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蔡建荣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