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85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电池类型、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充放电效率、电池容量保持率、电力排放因子、电池额定容量,得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电力损耗碳排放量为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损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根据电力损耗碳排放量、回收工艺碳排放量和电池循环寿命,分别得到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次充放电的碳排放量;比较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次充放电的碳排放量,选择碳排放量小的方式作为电池目标回收方式。从而将退役电池加工成低碳电池产品,满足储能企业、新能源汽车厂商对低碳产品的需求,最终实现低碳环保。最终实现低碳环保。最终实现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回收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的装备量逐年增长。随着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逐渐临近,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逐渐形成规模。目前主要采用的回收方式有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如何环保回收退役动力电池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依据电池剩余容量、外部损伤等情况选择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方式。在现有的退役动力电池选择回收方式的影响因素中,并未考虑退役动力电池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往往可能导致碳排放污染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低碳环保地回收电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0007]获得待确定电池的电池类型,确定与所述电池类型对应的电池预设参数;所述电池预设参数中包含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循环寿命、电池充放电效率、电池容量保持率、电力排放因子、电池额定容量和回收工艺碳排放量;
[0008]根据所述电池类型、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电力排放因子、所述电池额定容量,得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为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损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
[0009]根据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回收工艺碳排放量和所述电池循环寿命,分别得到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次充放电的碳排放量;
[0010]比较所述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次充放电的碳排放量,选择碳排放量小的方式作为所述待确定电池的目标回收方式。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获得待确定电池的电池类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12]分别预置每种所述电池类型对应的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所述电池循环寿命、所述电池额定容量、所述电池类型、所述回收工艺碳排放量、所述电力排放因子、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和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
[0013]其中,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和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通过多种所述电池类型的采样数据拟合确定。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和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满足以下关系:
[0015]z=1.0944x

0.0245
[0016]其中,所述z为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所述x为所述电池循环次数。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类型包含第一电池类型、第二电池类型和第三电池类型,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和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满足以下关系:
[0018]y
A


1.3577
×
10
‑8×
x3+3.3137
×
10
‑5×
x2‑
0.0246x+103.008
[0019][0020]y
C


8.27719
×
10
‑9×
x3+3.6009
×
10
‑5×
x2‑
0.04805x+101.753
[0021]其中,所述x为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所述y
A
为所述第一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y
B
为所述第二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y
C
为所述第三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类型包含第一电池类型和第二电池类型,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的公式为:
[0023]G
A再生利用
=∫
1x
m
A
×
EF
×
y
A
×
(1

z)dx
[0024]G
A梯次利用
=∫
x2530
m
A
×
EF
×
y
A
×
(1

z)dx
[0025]G
B再生利用
=∫
1x
m
B
×
EF
×
y
B
×
(1

z)dx
[0026]G
B梯次利用
=∫
x3240
m
B
×
EF
×
y
B
×
(1

z)dx
[0027]其中,所述G
A再生利用
为所述第一电池类型进行再生利用所需的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G
A梯次利用
为所述第一电池类型进行梯次利用所需的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G
B再生利用
为所述第二电池类型进行再生利用所需的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G
B梯次利用
为所述第二电池类型进行梯次利用所需的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m
A
为所述第一电池类型的电池额定容量,所述m
B
为所述第二电池类型的电池额定容量,EF为所述电力排放因子,所述z为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所述y
A
为所述第一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y
B
为所述第二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
[002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工艺碳排放量的公式为:
[0029]E=∑M
i
×
EF
i
[0030]其中,E为所述回收工艺碳排放量,所述M
i
为回收工艺阶段使用原辅料、能源的质量或能量,所述EF
i
为所述回收工艺阶段使用原辅料、能源的质量或能量的排放因子。
[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0032]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待确定电池的电池类型,确定与所述电池类型对应的电池预设参数;所述电池预设参数中包含电池循环次数、包含电池循环寿命、电池充放电效率、电池容量保持率、电力排放因子、电池额定容量和回收工艺碳排放量;
[0033]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类型、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电力排放因子、所述电池额定容量,得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为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损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回收工艺碳排放量和所述电池循环寿命,分别得到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次充放电的碳排放量;
[0034]决策模块,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确定电池的电池类型,确定与所述电池类型对应的电池预设参数;所述电池预设参数中包含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循环寿命、电池充放电效率、电池容量保持率、电力排放因子、电池额定容量和回收工艺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电池类型、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电力排放因子、所述电池额定容量,得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为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损耗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所述回收工艺碳排放量和所述电池循环寿命,分别得到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次充放电的碳排放量;比较所述再生利用和梯次利用的电池单次充放电的碳排放量,选择碳排放量小的方式作为所述待确定电池的目标回收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待确定电池的电池类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分别预置每种所述电池类型对应的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所述电池循环寿命、所述电池额定容量、所述电池类型、所述回收工艺碳排放量、所述电力排放因子、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和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其中,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和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通过多种所述电池类型的采样数据拟合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和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满足以下关系:z=1.0944x

0.0245
其中,所述z为所述电池充放电效率,所述x为所述电池循环次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类型包含第一电池类型、第二电池类型和第三电池类型,所述电池容量保持率和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满足以下关系:y
A


1.3577
×
10
‑8×
x3+3.3137
×
10
‑5×
x2‑
0.0246x+103.008y
C


8.27719
×
10
‑9×
x3+3.6009
×
10
‑5×
x2‑
0.04805x+101.753其中,所述x为所述电池循环次数,所述y
A
为所述第一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y
B
为所述第二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所述y
C
为所述第三电池类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回收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类型包含第一电池类型和第二电池类型,所述电力损耗碳排放量的公式为:碳排放量的公式为:
其中,所述G
A再生利用
为所述第一电池类型进行再生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加雷余海军谢英豪陈江东吴奔奔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