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934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医疗诊疗设备的数据被其连接的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采集,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将数据通过5G基站传输给其所属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再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中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处理这些数据;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包括多个模块;人工智能算法为近邻算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病人病案从纸质化转变为电子化、信息化,提高医疗效率和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院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纸质化病人病案形式,去医院就医的病人往往会发现,每换一家医院就需要重新填写病例,并且多项检查也需要重复进行,在浪费大量时间与金钱的同时也造成了整个医疗系统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0003]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只针对病人当前所表现出的症状加以判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试错过程增加了了病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病人病案从纸质化转变为电子化、信息化,提高医疗效率和提高医疗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在于:
[0006]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0007]每个医疗诊疗设备的数据被其连接的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采集,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将数据通过5G基站传输给其所属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再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中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处理这些数据;
[0008]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包含以下模块:
[0009]A:病例首页模块:
[0010]在病人进行就医就诊时,使用社保卡或身份证进行挂号操作,挂号动作完成后,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会根据病人社保卡或身份证自动检索该病人的历史病案信息,并且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创建本次就诊记录;病人从终端进入病例首页模块查看自己本次的就诊相关信息,以及查看归属于自己的历史病案信息;
[0011]医生使用病人的社保卡或身份证进行硬件设备读卡操作,调用病人的历史病例信息;在此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将进行介入,根据病人本次挂号的科室,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病人历史病例信息中,与本次就诊科室相同或者相近的历史病例信息加以提取后按时间线维度,通过流数据展示方式提供给医生;
[0012]B:数据模块:
[0013]病人根据自身的社保卡或身份证获取到一份属于病人自己的永久的且唯一的病例档案;
[0014]C:门诊病案录入模块:
[0015]在病人就诊时,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录入本次就诊的相关病案信息;
[0016]D:住院病案录入模块:
[0017]针对住院病人的病情变化与诊疗阶段信息,医生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录入本次住院的相关病案信息;
[0018]E:病程管理模块:
[0019]对病人进行全病程管理;
[0020]F:诊疗设备接入模块:
[0021]通过附加在医院各诊疗设备上的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病人在进行就诊时所产生的需要上传的诊疗数据,通过病人的社保卡或身份证将数据汇集到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的个人病例中;
[0022]G:病案分类统计模块:
[0023]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将病人的历史病案信息,通过就诊科室、病情内容、就诊时间等多维度参数进行近邻病例分析并归类存档;
[0024]H:病案运送分析模块:
[0025]在区域内实现在多医疗机构进行数据互通,实时在各大医疗机构被调用;
[0026]上述人工智能算法为近邻算法。
[0027]进一步的:所述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以Tensorflow运行。
[0028]进一步的,病例首页模块中的终端为医院的自助服务机或电脑客户终端、网页终端、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
[0029]进一步的:对病人进行全病程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0030]诊前指导,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附加在线挂号功能,根据人工智能算法结合病人自己勾选的身体异常情况,推荐病人进行对应科室挂号;
[0031]诊中对病人的病情通过智能筛查与遴选后得到单病种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情况以及当前病症信息;
[0032]诊后实施跟踪病人体征与用药治疗情况,当药品疗程即将到期时,提前通过短信、APP或微信等方式进行消息推送,同时定期将需要复查或复诊的病人信息以报表形式提交至医疗机构的服务部门,由服务部门及时通知病人定期复诊复查。
[0033]进一步的:所述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包括区域医疗中心云系统;
[0034]医疗器械数据持续采集患者生命体征,通过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远程传输到区域医疗中心云系统,分别在专家医生远程会诊大屏幕、现场医护工作站屏幕上展示;
[0035]区域医疗中心云系统进行实时分析,分析结果传输给专家医生远程会诊大屏幕、现场医护工作站屏幕。
[0036]进一步的:所述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将数据先通过5G基站传输给其所属科室,再通过5G基站传输给其所属医疗机构。
[0037]进一步的:所述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以通用的PCI

E接口以及USB接口为基准,加载5G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39]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医疗诊疗设备中,通过扩展增加模块的方式,附加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实时将诊疗设备的诊疗数据上传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提供的高灵活性、高可移植性、高性能支持,与人工智能近邻算法
相结合,在基于额外的医疗诊疗设备数据采集模块的前提下,通过对诊疗设备数据自动归集的方式,使病人病案从纸质化向电子化、信息化转变,病人在接受检查后无需再排队打印报告单,避免了纸质单据容易遗失或损坏的问题,同时门诊或住院部的医护人员可以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快速查看病人,提高医疗效率和提高医疗质量。
附图说明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医疗诊疗设备的数据被其连接的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采集,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将数据通过5G基站传输给其所属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再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中的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处理这些数据;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包含以下模块:A:病例首页模块:在病人进行就医就诊时,使用社保卡或身份证进行挂号操作,挂号动作完成后,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会根据病人社保卡或身份证自动检索该病人的历史病案信息,并且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创建本次就诊记录;病人从终端进入病例首页模块查看自己本次的就诊相关信息,以及查看归属于自己的历史病案信息;医生使用病人的社保卡或身份证进行硬件设备读卡操作,调用病人的历史病例信息;在此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将进行介入,根据病人本次挂号的科室,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病人历史病例信息中,与本次就诊科室相同或者相近的历史病例信息加以提取后按时间线维度,通过流数据展示方式提供给医生;B:数据模块:病人根据自身的社保卡或身份证获取到一份属于病人自己的永久的且唯一的病例档案;C:门诊病案录入模块:在病人就诊时,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录入本次就诊的相关病案信息;D:住院病案录入模块:针对住院病人的病情变化与诊疗阶段信息,医生在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中录入本次住院的相关病案信息;E:病程管理模块:对病人进行全病程管理;F:诊疗设备接入模块:通过附加在医院各诊疗设备上的5G物联终端数据采集设备,病人在进行就诊时所产生的需要上传的诊疗数据,通过病人的社保卡或身份证将数据汇集到医院病案管理用病例运送分析系统的个人病例中;G:病案分类统计模块: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将病人的历史病案信息,通过就诊科室、病情内容、就诊时间等多维度参数进行近邻病例分析并归类存档;H:病案运送分析模块:在区域内在多医疗机构进行数据互通,实时在各医疗机构被调用;上述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调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静汇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