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26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属于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并对生态环境指标n与经济产业指标E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标准化后的生态环境指标n与经济产业指标E之间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系数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的协同性即可得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性,简化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的评估方法。展协同性的评估方法。展协同性的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属于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处于一个大系统中,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环境角度看,经济发展是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环境能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影响劳动力的健康和劳动频率,而且会加快物质资本的辐射和折旧,阻挡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生态环境因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在经济起飞初期,生态环境压力较小,其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拉动作用,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所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小,如果不重视环境恢复、转变增长方式,生态环境甚至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在研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需要对多种环境因子和多种经济因子进行评估分析,分析方法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能够提供一种简单的分析方法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进行评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包括:
[0006]S1、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并对所述生态环境指标n与所述经济产业指标E进行标准化处理;
[0007]S2、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标准化后的所述生态环境指标n与所述经济产业指标E之间的回归方程;
[0008]S3、根据所述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系数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
[0009]可选的,所述S3具体为:
[0010]通过所述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系数表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
[0011]若所述自变量的系数大于零,则确定所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为正相关;否则为负相关。
[0012]可选的,所述S1中获取生态环境指标n,具体包括:
[0013]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降水数据、径流数据和潜在蒸散发数据;
[0014]基于布迪克框架,根据所述降水数据、所述径流数据和所述潜在蒸散发数据得到生态环境指标n。
[0015]可选的,所述S1中获取经济产业指标E,具体包括:
[0016]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多种经济因子,并对所述多种经济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
[0017]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所述多种经济因子求平均值,得到经济产业指标E。
[0018]可选的,所述多种经济因子包括第一产业产值E1、第二产业产值E2和第三产业产值E3。
[0019]可选的,所述S2中的回归方程,具体为:
[0020]n=a+bE或E=a+bn;
[0021]B=b/10a;
[0022]其中,B表示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的10a间协同性。
[0023]可选的,在所述S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4]S4、计算所述生态环境指标n与所述经济指标E的协调性C。
[0025]可选的,所述S4具体包括:
[0026]根据协调性公式计算标准化处理后的所述生态环境指标n和所述经济产业指标E的协调性C;
[0027]其中,所述协调性公式为:
[0028][0029]本专利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0]本专利技术基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特征,将目标流域分解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两方面,构建以经济改善环境,以环境带动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参数n表征生态环境,其中n能够充分表征目标流域的水热平衡状态;以经济产业指标E表征经济发展,通过生态环境指标n与经济产业指标E的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系数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整个分析方法中无需引入其他的环境因子,能够更加简化的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进行分析。
[0031]本专利技术还根据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计算得到了目标流域的耦合协调程度,即协调性C,通过协调性C充分反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系统的发展状态。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分析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989

2020年窟野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的关系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990

2020年窟野河流域的协调性C随时间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37]S1、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并对生态环
境指标n与经济产业指标E进行标准化处理。
[0038]S2、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标准化后的生态环境指标n与经济产业指标E之间的回归方程;本实施例中,回归分析为多元线性回归法。
[0039]S3、根据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系数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
[0040]通过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系数表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若自变量的系数大于零,则确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为正相关;若自变量的系数小于零,则确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为负相关。
[0041]其中,S1中获取经济产业指标E,具体包括:
[0042]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多种经济因子,并对多种经济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多种经济因子包括第一产业产值E1、第二产业产值E2和第三产业产值E3;标准化处理主要是使多种经济因子处于同一量级,可以采用极差标准化法、Z

score标准化法以及归一化等方法。
[0043]对标准化处理后的多种经济因子求平均值,得到经济产业指标E。
[0044]具体的,E=1/3(E1+E2+E3),其中,E1为第一产业产值、E2为第二产业产值、E3为第三产业产值。
[0045]若多种经济因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则根据多种经济因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标准化处理后的多种经济因子赋权重;其中,多种经济因子的权重总和为1;之后,对多种经济因子与其对应权重的乘积求和,得到经济指标E。
[0046]例如: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权重分别为S1、S2和S3,且S1+S2+S3=1,则:
[0047][0048]其中,S1中获取生态环境指标n,具体包括:
[0049]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降水数据、径流数据和潜在蒸散发数据,基于布迪克(Budyko)框架,根据降水数据、径流数据和潜在蒸散发数据得到生态环境指标n。
[0050]具体的,生态环境指标n是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的:
[0051][0052]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同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生态环境指标n和经济产业指标E,并对所述生态环境指标n与所述经济产业指标E进行标准化处理;S2、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标准化后的所述生态环境指标n与所述经济产业指标E之间的回归方程;S3、根据所述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系数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通过所述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的系数表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若所述自变量的系数大于零,则确定所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为正相关;否则为负相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获取生态环境指标n,具体包括:获取目标流域在待测时间段的降水数据、径流数据和潜在蒸散发数据;基于布迪克框架,根据所述降水数据、所述径流数据和所述潜在蒸散发数据得到生态环境指标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全吴博华刘廷玺段利民童新杨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