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学钢专利>正文

生物组织细胞真空抽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2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生物组织细胞真空抽取器,它是对现有注射器加以改进而成的。其改进之处主要是在注射器之推拉杆上设一弹性抵撑,该弹性抵撑在自由状态下能抵顶于针筒之后端面而使针筒与推拉杆之相对位置形成稳定状态。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克服用注射器抽取组织细胞易发生的抽取量不一致及针头脱出于组织外,或针头太过的失误。(*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生物组织细胞穿刺抽取器械。目前,对生物组织细胞的穿刺抽取尚无专用器械,只好以医用注射器来代替。当注射器针尖进入组织器官,抽取细胞时,完全依赖手工提升注射器推拉杆,使针筒内产生负压而形成真空状态将组织细胞抽出。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手工提升推拉杆形成的压力不衡定,抽取组织细胞数量的一致性不高;二是容易造成针头脱出于组织外,或进针太过的失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注射器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种生物组织细胞抽取器械,以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针管内保持衡定的真空效应,避免造成失误。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种生物组织细胞真空抽取器,具有针筒、推拉杆,推拉杆嵌套于针筒内,使用时针筒前端套接针头,推拉杆前端并与针筒内表面呈密封接触状态;在推拉杆上设有一弹性抵撑,该弹性抵撑在被压掣时回缩使推拉杆之杆体能完全进入针筒内,在自然状态下伸出并抵顶于针筒后端面。当需抽取生物组织细胞时,将针头插入生物组织内,拉出推拉杆,当推拉杆拉出到一定程度时,弹性抵撑在其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出,此时松开推拉杆,由于弹性抵撑抵顶于针筒之后端面而使推拉杆之位置保持稳定状态,此时只要用手扶住针筒或推拉杆,即可将组织细胞抽取至针筒内。本技术由于弹性抵撑之位置确定,从而使每次抽取的组织细胞数量保持不变,同时在弹性抵撑弹出后抵顶于针筒后端面,从而不需用手拔推拉杆,此时只需用手扶住针筒或推拉杆,不会因手的抖动而导致针头脱出于组织外,或出现针头太过的失误,从而使本技术的目的得以实现。以下结合附图及其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由针筒1、推拉杆3和弹性抵撑组成,其针筒前端套接针头,推拉杆3嵌套于针筒1内,其前端并与针筒1之内表面呈密封接触状态,其弹性抵撑为一弹夹2,该弹夹2之后端固定于推拉杆3,上其前端为活动端,嵌于推拉杆3上并可在其中自由压入或弹出。当其活动端弹出时,将抵顶于针筒1之后端面而使推拉杆3与针筒1之相对位置形成稳定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组织细胞真空抽取器,包括针筒和推拉杆,推拉杆嵌套于针筒内,其前端并与针筒内表面呈密封接触状态,其特征在于在推拉杆上设有一弹性抵撑;该弹性抵撑在被压掣时回缩使推拉杆之杆体能完全进入针筒内,在自然状态下伸出并抵顶于针筒之后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抵撑系一弹夹,其后端固定于推拉杆上,其前端为活动端,嵌于推拉杆上并可在其中自由压入或弹出。专利摘要本技术系一种生物组织细胞真空抽取器,它是对现有注射器加以改进而成的。其改进之处主要是在注射器之推拉杆上设一弹性抵撑,该弹性抵撑在自由状态下能抵顶于针筒之后端面而使针筒与推拉杆之相对位置形成稳定状态。利用本技术可克服用注射器抽取组织细胞易发生的抽取量不一致及针头脱出于组织外,或针头太过的失误。文档编号A61B10/00GK2299587SQ9723818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林学钢, 杨晓华 申请人:林学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组织细胞真空抽取器,包括针筒和推拉杆,推拉杆嵌套于针筒内,其前端并与针筒内表面呈密封接触状态,其特征在于:在推拉杆[3]上设有一弹性抵撑;该弹性抵撑在被压掣时回缩使推拉杆[3]之杆体能完全进入针筒[1]内,在自然状态下伸出并抵顶于针筒[1]之后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钢杨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林学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