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20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内设有内接腔,所述内接腔为贯通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内接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外凹槽形成的凸槽相配合以及第二滑槽与第一侧凹槽形成的凸槽相配合插入到第一连接架内的内接腔内,从而能够使内接件的安装更加稳定不会摆动,也能够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使安装更加便捷,并且将内接件上的中线处推入第一连接架的端部,此时内接件上靠近端部两个相邻的内通孔与第一连接架靠近端部两个相邻的外通孔恰好位于同心状态,通过螺丝或者插销等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能够使安装更加稳定,并且可以将整体框架进行拆卸从而让运输更加方便,从而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
,具体地说是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篷类横梁的都是通过一整根横梁来进行安装,这将导致篷类的零件由于横梁过长而导致运输过程中比较占空间,并且需要使用更大的运输车,而提高了成本,而一些可拆断的横梁由于使用的连接方式为直接的螺栓连接以及铰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不够稳定,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内设有内接腔,所述内接腔为贯通腔,所述内接腔两端内均安装有内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端设有若干条第一外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架两侧侧壁设有相互对称的若干条第一侧凹槽,所述第一外凹槽以及所述第一侧凹槽是由所述第一连接架通过折叠挤压形成,从而所述内接腔内也有相应的凸槽,所述内接件上下两端设有相互对称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凹槽形成的凸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内接件另外两端侧壁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三侧凹槽,所述第三侧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凹槽形成的凸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架上端设有若干个外通孔,所述内接件上端设有若干个内通孔,所述外通孔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内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外通孔以及所述内通孔。
[0005]优选的,通过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架以及一个所述内接件进行连接成一条长框杆,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连接块另一端通过切割掉一块梯形块后形成斜面,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若干个第二外凹槽,所述连接块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二侧凹槽,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架之间也通过在内部安装内接件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通过螺栓插入所述连接孔以及内通孔内进行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凹槽数量以及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外凹槽相同,所述第二侧凹槽数量以及分布位置与所述第一侧凹槽相同。
[0007]本技术优点在于:
[0008]本技术的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内接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外凹槽形成的凸槽相配合以及第二滑槽与第一侧凹槽形成的凸槽相配合插入到第一连接架内的内接腔内,从而能够使内接件的安装更加稳定不会摆动,也能够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使安装更加便捷,并且将内接件上的中线处推入第一连接架的端部,此时内接件上靠近端部两个相邻的内通孔与第一连接架靠近端部两个相邻的外通孔恰好位于同心状态,通过螺丝或者插销等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能够使安装更加稳定,并且可以将整体框架进行拆卸从而让运输更加方便,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方案对应附图加以简单说明,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可以依据以下附图获得与本技术技术方案相同或相似的其他附图。
[0010]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附图1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3是附图1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4是附图1的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的拆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6是附图5的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17]11

第一连接架,111

第一外凹槽,112

第一侧凹槽,113

外通孔,12

第二连接架,13

第三连接架,14

角件,15

连接块,151

第二外凹槽,152

第二侧凹槽,153

连接孔,16

U型架,17

内接腔,21

支撑柱,22

底座,31

滑动件,41

内接件,411

配合槽,412

第一滑槽,413

第三侧凹槽,414

第二滑槽,42

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可行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在没有作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他实施例,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描述近用于描述目的,不应当理解为其指示或隐含指示所限定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本说明书个实施例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表明包括至少一个该被限定的技术特征。
[0020]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该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0021]参考附图1

附图6,本技术的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架11,所述第一连接架11内设有内接腔17,所述内接腔17为贯通腔,所述内接腔17两端内均安装有内接件41,所述内接件41为两侧开口的空心杆,所述第一连接架11上端设有若干条第一外凹槽11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凹槽111数量为三条,所述第一连接架11两侧侧壁设有相互对称的若干条第一侧凹槽11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凹槽112数量为三条,所述第一外凹槽111以及所述第一侧凹槽112是由所述第一连接架11通过折叠挤压形成,从而所述内接腔17内也有相应的凸槽,所述内接件41上下两端设有相互对称的配合槽411,所述配合槽4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凹槽111形成的凸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槽412,所述内接件41另外两端侧壁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三侧凹槽413,所述第三侧凹槽413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凹槽112形成的凸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槽412,所述第一连接架11上端设有若干个外通孔113,所述内接件41上端设有若干个内通孔42,所述外通孔11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内通孔42之间的间
距相等,所述外通孔113以及所述内通孔42在本实施例中数量均为四个;
[0022]所述内接件41通过第一滑槽412与所述第一外凹槽111形成的凸槽相配合以及第二滑槽414与所述第一侧凹槽412形成的凸槽相配合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篷类拆断横梁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架(11),所述第一连接架(11)内设有内接腔(17),所述内接腔(17)为贯通腔,所述内接腔(17)两端内均安装有内接件(41),所述第一连接架(11)上端设有若干条第一外凹槽(111),所述第一连接架(11)两侧侧壁设有相互对称的若干条第一侧凹槽(112),所述第一外凹槽(111)以及所述第一侧凹槽(112)是由所述第一连接架(11)通过折叠挤压形成,从而所述内接腔(17)内也有相应的凸槽,所述内接件(41)上下两端设有相互对称的配合槽(411),所述配合槽(4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外凹槽(111)形成的凸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槽(412),所述内接件(41)另外两端侧壁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三侧凹槽(413),所述第三侧凹槽(413)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凹槽(112)形成的凸槽相配合的第一滑槽(412),所述第一连接架(11)上端设有若干个外通孔(113),所述内接件(41)上端设有若干个内通孔(42),所述外通孔(11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内通孔(4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誉铂智能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