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点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09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点模块,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其包括常开模块和常闭模块装配组成的模块主体,所述常闭模块下端活动装配有复位模块,该复位模块包括固定于该模块内的固定板、贯穿该固定板并置于行程通道内的压杆、活动设置于模块内的位移杆、连接于位移杆和固定板的限位弹簧以及设置于复位模块外侧的顶针,能够实现导线的快速插入和拔出提高接线速度,可通过复位模块进行复位切断、安全性较高的触点模块。点模块。点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点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连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触点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开关接线装置是一种具有连接电路或线路的电源开关组件,安装于电子、电机设备的操作面板或配电箱,用以连接配线电路。开关接线装置应用被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内的导电元件、螺丝锁接电子、电机设备的配线电路或导线,配合开关按钮的操作,控制导电元件和配线电路或导线的通电或断电,而建立开、关电路的电源作用,是已知技术。
[0003]由于现有的开关接线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操作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绝缘壳体设有相通的插线孔和操作螺丝的锁接孔,提供人员操作工具控制螺丝锁合从插线孔进入的导线。实务上,必须先使螺丝位在松释状态,以便让导线插入插线孔;当螺丝位在松释状态时,螺丝会有偏斜情形,因此常造成人员操作螺丝对准锁合导线和接电头(或称接电端子)的作业,变得麻烦和困难;
[0005](2)在使用过程中,大电流通过时容易出现触点被吸附无法脱开的情况,从而出现将产品烧毁的问题。因此,涉及一种触点模块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点模块,能够实现导线的快速插入和拔出提高接线速度,可通过复位模块进行复位切断、安全性较高的触点模块。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触点模块,包括常开模块和常闭模块装配组成的模块主体,所述模块主体内腔设置有供按压模块移动的行程通道,所述按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于常开模块和常闭模块内的常开移动杆和常闭移动杆,且该常开移动杆和常闭移动杆两侧均设置有接线模块,所述常开移动杆和常闭移动杆上分别轴向装配有常开触点滑块和常闭触点滑块,所述接线模块包括接线壳体,所述接线壳体一侧设置有接线孔,该接线孔下方活动装配有按压块,所述接线壳体卡接装配有电流条,所述电流条与按压块之间设置有起夹线功能的簧片,所述常闭模块下端活动装配有复位模块,该复位模块包括固定于该模块内的固定板、贯穿该固定板并置于行程通道内的压杆、活动设置于模块内的位移杆、连接于位移杆和固定板的限位弹簧以及设置于复位模块外侧的顶针。
[0009]优选地,所述接线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以实现导向式装配并限位的限位槽,所述接线壳体两侧设置有用以装配簧片的卡块,接线壳体一端设置有卡止部。
[0010]优选地,所述按压块朝向电流条一侧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上开有供簧片装配的弧形槽且弧形槽设置有两条。
[0011]优选地,所述电流条包括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以及连接两者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臂与连接板直接设置有供簧片抵接的弧形接触端,所述连接板上开有供接线壳体卡
止部卡接的通孔,所述第二安装臂上内侧设置有起限位卡接作用的卡接齿,第二安装臂远离卡接齿一端设置有抵接端。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臂上装配有触点。
[0013]优选地,所述簧片包括固定端以及相对固定端朝向两侧延伸并分别抵接于接触端和抵接端的第二触脚和第一触脚。
[0014]优选地,所述常开移动杆中部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所述常开移动杆两侧设置有与模块主体限位的限位块,所述常闭移动杆设置有相同结构。
[0015]优选地,所述常开移动杆的第一限位端上端设置有常开触点滑块,所述常闭移动杆的第一限位端下端设置有常闭触点滑块。
[0016]优选地,所述压杆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压杆末端卡接装配有压块。
[0017]优选地,所述位移杆一端设置有滚轮。
[0018]优选地,所述限位弹簧分别钩于固定板下端和位移杆上端。
[0019]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操作按压模块能够实现接入导线的快速拔出,同时这种设计也便于后续的检测以及导线的更换。
[0022](2)本专利技术中按压常开移动杆和常闭移动杆并带动压杆进行位移,通过按压顶针使得以上移动杆复位,从而恢复初始状态,进一步体现了复位切断、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触点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种触点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一种触点模块的接线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4为一种触点模块的接线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5为一种触点模块的电流条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一种触点模块的按压块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一种触点模块的簧片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一种触点模块的常开移动杆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一种触点模块的按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一种触点模块的复位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34]10、模块主体;101、常开模块;102、常闭模块;103、行程通道;
[0035]20、接线模块;201、接线壳体;2011、接线孔;2012、限位槽;2013、卡块;2014、卡止部;202、簧片;2021、固定端;2022、第一触脚;2023、第二触脚;203、电流条;2031、接触端;2032、第一安装臂;2033、连接板;20331、通孔;2034、第二安装臂;20341、抵接端;20342、卡接齿;204、按压块;2041、装配槽;
[0036]30、按压模块;301、常开移动杆;3011、移动槽;30111、第一限位端;30112、第二限位端;3012、限位块;302、常闭移动杆;
[0037]401、常开触点滑块;402、常闭触点滑块;
[0038]50、复位模块;501、固定板;502、压杆;503、压块;504、位移杆;505、滚轮;506、顶针;507、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如图1

10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触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包括常开模块101和常闭模块102装配组成的模块主体10,所述模块主体10内腔设置有供按压模块30移动的行程通道103,所述按压模块30包括分别设置于常开模块101和常闭模块102内的常开移动杆301和常闭移动杆302,且该常开移动杆301和常闭移动杆302两侧均设置有接线模块20,所述常开移动杆301和常闭移动杆302上分别轴向装配有常开触点滑块401和常闭触点滑块402,所述接线模块20包括接线壳体201,所述接线壳体201一侧设置有接线孔2011,该接线孔2011下方活动装配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常开模块(101)和常闭模块(102)装配组成的模块主体(10),所述模块主体(10)内腔设置有供按压模块(30)移动的行程通道(103),所述按压模块(30)包括分别设置于常开模块(101)和常闭模块(102)内的常开移动杆(301)和常闭移动杆(302),且该常开移动杆(301)和常闭移动杆(302)两侧均设置有接线模块(20),所述常开移动杆(301)和常闭移动杆(302)上分别轴向装配有常开触点滑块(401)和常闭触点滑块(402),所述接线模块(20)包括接线壳体(201),所述接线壳体(201)一侧设置有接线孔(2011),该接线孔(2011)下方活动装配有按压块(204),所述接线壳体(201)卡接装配有电流条(203),所述电流条(203)与按压块((204)之间设置有起夹线功能的簧片(202),所述常闭模块(102)下端活动装配有复位模块(50),该复位模块(50)包括固定于该模块内的固定板(501)、贯穿该固定板(501)并置于行程通道(103)内的压杆(502)、活动设置于模块内的位移杆(504)、连接于位移杆(504)和固定板(501)的限位弹簧(507)以及设置于复位模块(50)外侧的顶针(5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壳体(20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以实现导向式装配并限位的限位槽(2012),所述接线壳体(201)两侧设置有用以装配簧片(202)的卡块(2013),接线壳体(201)一端设置有卡止部(20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204)朝向电流条(203)一侧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上开有供簧片(202)装配的弧形槽且弧形槽设置有两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条(203)包括第一安装臂(2032)、第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倪琼结钱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