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03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属于污泥干化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包括进料斗、干化舱和传输机构,所述干化舱为包括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的双层结构,所述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之间通过可开关的隔板分隔。污泥干化装置的干化舱设置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污泥干化装置在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时,生石灰粉末在第二干化区内吸收污泥水分,且在与水发生反应过程中放热,这些热量伴随热气向上烘烤第一干化区内的污泥,从而将第一干化区内污泥的部分水分蒸发,提升了污泥的干化效率,且充分发挥了石灰石的干化性能,有利于减少石灰石的用量。有利于减少石灰石的用量。有利于减少石灰石的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干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工序中,污水的沉淀处理以及一些生物膜法处理中,都会生成较多的污泥,现有的污水处理中的污泥一般采用石灰法干化处理后回收。
[0003]石灰法干化处理污泥通过向污泥中加入生石灰,利用生石灰吸收污泥中的水分,这个过程中,生石灰吸收水分生成熟石灰放热,也会提高污泥的干化效率,但是,现有的污泥干化处理是在一个干化舱内进行的,虽然利用到了生石灰的放热反应,但是更多的热量逸散出去了,热量利用效率较差,污泥的干化效率较慢,也加剧了生石灰的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污泥干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包括进料斗、干化舱和传输机构,所述干化舱为包括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的双层结构,所述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之间通过可开关的隔板分隔;
[0006]所述进料斗通过污泥传输泵直通所述第一干化区,所述第一干化区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气口;
[0007]所述第二干化区的两侧均设置有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用以将生石灰粉末投入第二干化区内。
[0008]优选的,所述干化舱外壳体为多层复合结构,所述多层复合结构的中间层设置有保温棉。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所述隔板的表面设置有防粘涂层。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干化区内还设置有搅拌轴。
[0011]优选的,所述投料装置包括储料桶、定量下料机构和滑料斗。
[0012]优选的,所述滑料斗的下方设置旋转送料轴。
[0013]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的前端设置于第二干化区的下方,所述传输机构的后端设置有滑槽。
[0015]优选的,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设置有控制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污泥干化装置的干化舱设置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污泥干化装置在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时,生石灰粉末在第二干化区内吸收污泥水分,且在与水发生反应过程中放热,这些热量伴随热气向上烘烤第一干化区内的
污泥,从而将第一干化区内污泥的部分水分蒸发,提升了污泥的干化效率,且充分发挥了石灰石的干化性能,有利于减少石灰石的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干化舱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干化舱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干化舱外壳体板材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进料斗、2、干化舱、21、第一干化区;211、排气口;22、第二干化区;221、旋转送料轴;23、隔板;24、投料装置;241、储料桶;242、定量下料机构;243、滑料斗;25、搅拌轴;261、保温棉;3、传输机构、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图1

4,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包括进料斗1、干化舱2和传输机构3,干化舱2为包括第一干化区21和第二干化区22的双层结构,第一干化区21和第二干化区22之间通过可开关的隔板23分隔;
[0025]进料斗1通过污泥传输泵直通第一干化区21,第一干化区21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气口211;
[0026]第二干化区22的两侧均设置有投料装置24,投料装置24用以将生石灰粉末投入第二干化区22内。
[0027]对于现有的污泥干化设备对于生石灰的热效应利用率较差的问题,本方案将干化舱2设置有第一干化区21和第二干化区22两个舱体,其中进料斗1的污泥进入到干化舱2后先停留在第一干化区21再进入第二干化区22,第二干化区22内投入生石灰,利用生石灰吸收第二干化区22内的水分,该过程中,生石灰会吸水发生放热反应,从而利用该热量初步烘干第一干化区21内的污泥,从而最大效率利用了生石灰的干化作用。
[0028]进一步地,干化舱2外壳体为多层复合结构,多层复合结构的中间层设置有保温棉261。
[0029]本方案中,干化舱2外壳体为具有保温隔热的多层复合结构,从而降低散热,避免热量逸散,充分利用第二干化区22释放的热量来加热烘干第一干化区21内的污泥。
[0030]进一步地,隔板23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隔板23的表面设置有防粘涂层。
[0031]本方案中,隔板23由两块板材构成,两块板材上均设置驱动装置,从而可以控制两组板材关闭或者打开,当两组板材关闭时,第一干化区21内的污泥会被隔板23阻隔,从而无法进入第二干化区22,当两组板材打开时,第一干化区21内的污泥从隔板23滑入第二干化区22。
[0032]进一步地,第二干化区22内还设置有搅拌轴25。
[0033]本方案中,搅拌轴25设置在第二干化区22的内部中间,两组进料装置对称分布,其中进料装置向第二干化区22投入生石灰粉末,污泥从第一干化区21进入第二干化区22,搅拌轴25连接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将污泥和生石灰粉末混合,使得污泥与生石灰粉末充分接触,保证污泥干化效果。
[0034]进一步地,投料装置24包括储料桶241、定量下料机构242和滑料斗243。
[0035]本方案中,生石灰粉末存放于储料桶241内部,通过定量下料机构242控制投放,投放下的生石灰粉末从滑料斗243滑入第二干化区22内部。
[0036]进一步地,滑料斗243的下方设置旋转送料轴221。
[0037]本方案中,旋转送料轴221可以在电机带动下旋转,从而将生石灰粉末扬出送出,使得生石灰粉末能够充分接触污泥。
[0038]进一步地,排气口211与废气处旋转送料轴理系统连接。
[0039]本方案中华,排气口211的通过抽吸装置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从而将蒸发的水蒸气以及部分有害气体吸出处理。
[0040]进一步地,传输机构3的前端设置于第二干化区22的下方,传输机构3的后端设置有滑槽。
[0041]本方案中,第二干化区22将污泥干化后,干化后的污泥从第二干化区22进入传输机构3的前端,传输机构3为一个传送带组件,用于将干化处理后的污泥送出,具体的,干化后的污泥从传输机构3的前端传输至后端滑槽滑出,最终由收集箱。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包括进料斗、干化舱和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舱为包括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的双层结构,所述第一干化区和第二干化区之间通过可开关的隔板分隔;所述进料斗通过污泥传输泵直通所述第一干化区,所述第一干化区的上端还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二干化区的两侧均设置有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用以将生石灰粉末投入第二干化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舱外壳体为多层复合结构,所述多层复合结构的中间层设置有保温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组通孔,所述隔板的表面设置有防粘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曙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明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