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03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包括机架,升降丝杆,浮动载台,下压检测模组,视觉测距模组与总控制器,机架包括立架与底座,升降丝杆竖直向安装在立架前侧面上,下压检测模组包括外壳,若干探针与控制板,外壳与升降丝杆的输出端连接,在升降丝杆的带动下做上下往复式运动,若干探针安装在外壳的下端面上,并与控制板电连接,浮动载台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若干探针的正下方,视觉测距模组包括安装架与红外测距头,安装架与外壳连接,红外测距头安装在安装架上,红外测距头、控制板及升降丝杆均与总控制器电连接。使用升降丝杆带动下压检测模组上下位移,无需人工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量,自动化集成度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PCB板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

技术介绍

[0002]PCB板测试是确保生产交货质量的关键步骤,是指根据客户设计的测试点、程序、测试步骤制作FCT测试治具,然后将PCBA板放置在FCT测试架上完成测试过程。PCBA的测试原理是:通过FCT测试架连接PCBA板上的测试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连接电脑和烧录器,将MCU程序上载。MCU程序会捕捉用户的输入动作(比如长按开关3秒),经过运算控制旁边电路的通断(比如LED等闪亮)或者驱动马达转动等。通过在FCT测试架上观察测试点之间的电压、电流数值,以及验证这些输入输出动作是否跟设计相符,从而完成对整块PCB板的测试。现有的PCB板测试治具大多采用手动自压的方式进行,如202123080157.4,需要操作人员操作把手,带动测试座上下位移,不够自动化,测试较多的样品时,重复劳动量大,效率低,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
[0004]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包括机架,升降丝杆,浮动载台,下压检测模组,视觉测距模组与总控制器,所述机架包括立架与底座,所述立架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丝杆竖直向安装在所述立架前侧面上,所述总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立架的后侧面上,所述下压检测模组包括外壳,若干探针与控制板,所述外壳与所述升降丝杆的输出端连接,在升降丝杆的带动下做上下往复式运动,若干所述探针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下端面上,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浮动载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若干所述探针的正下方,所述视觉测距模组包括安装架与红外测距头,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红外测距头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红外测距头、控制板及升降丝杆均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浮动载台包括弹簧柱与载台本体,若干所述弹簧柱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载台本体与弹簧柱上端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丝杆包括电机,丝杆与滑块,所述丝杆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在立架顶部,其输出端与丝杆顶部连接,带动丝杆转动,所述滑块套设在丝杆上,所述外壳安装在滑块上,电机与总控制器电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丝杆还包括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丝杆并排设置,并贯穿所述滑块。
[000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使用升降丝杆带动下压检测模组上下位移,无需人工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量,自动化集成度更高,效率更高;2、在下压检测模组上集成有视觉测距模组,用于测定下压检测模组与待测PCB板之间的间距,防止下压检测模组压坏待测PCB板,保护样品,不被损坏,还能二次利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包括机架1,升降丝杆2,浮动载台3,下压检测模组4,视觉测距模组5与总控制器6,所述机架1包括立架11与底座12,所述立架11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所述升降丝杆2竖直向安装在所述立架11前侧面上,所述总控制器6安装在所述立架11的后侧面上,所述下压检测模组4包括外壳41,若干探针42与控制板43,所述外壳41与所述升降丝杆2的输出端连接,在升降丝杆2的带动下做上下往复式运动,若干所述探针42安装在所述外壳41的下端面上,并与所述控制板43电连接,所述浮动载台3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并位于若干所述探针42的正下方,所述视觉测距模组5包括安装架51与红外测距头52,所述安装架51与所述外壳41连接,所述红外测距头52安装在所述安装架51上,所述红外测距头52、控制板43及升降丝杆2均与所述总控制器6电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升降丝杆2垂直安装在底座12上,在总控制器6的控制下,带动下压检测模组4上下位移,使得探针42与放置在浮动载台3上的待测PCB板接触,电连接,完成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当探针42与待测PCB板接触后,完成检测电性回路,控制板43根据预烧录的程序,即可对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后台的显示器上。需要说明的,探针42是可拆卸安装在外壳41上,便于根据测试的不同型号的PCB板排布探针42。
[0016]进一步的,浮动载台3是具有弹性的升降台,具体可采用弹簧或者其他弹性结构与底座12连接,避免探针42与待测PCB板硬接触,导致待测PCB板或者探针42损坏。同时,为了把控升降丝杆2带动下压检测模组4的下压位移距离,在外壳41外侧设置有视觉测距模组5,当探针42与待测PCB板接触,控制板43获取电连接信息,同时红外测距头52将测定的与底座12之间的间距信息反馈给总控制器6,再由总控制器6根据该间距信息,判定升降丝杆2是否具有进一步的下降的余量,以确保探针42与待测PCB板的垂直接触时电连接性能良好,确保检测质量,避免发生探针42与PCB板电连接信号不佳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总控制器6中包括
蓄电池,作为电源,便于根据测试需要移动整体测试机构,且不需要外接电源,使用更加方便。
[0017]如图1~2所示,所述浮动载台3包括弹簧柱31与载台本体32,若干所述弹簧柱31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所述载台本体32与弹簧柱31上端连接。具体的,弹簧柱31的数量为四条,与载台本体32四角位置连接,待测PCB板放置在载台本体32上,当探针42从上往下位移,与待测PCB板上的待测点接触时,受压,载台本体32可同步向下位移一段距离,避免待测PCB板与探针42硬接触,容易损坏待测PCB板。
[0018]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自动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丝杆,浮动载台,下压检测模组,视觉测距模组与总控制器,所述机架包括立架与底座,所述立架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丝杆竖直向安装在所述立架前侧面上,所述总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立架的后侧面上,所述下压检测模组包括外壳,若干探针与控制板,所述外壳与所述升降丝杆的输出端连接,在升降丝杆的带动下做上下往复式运动,若干所述探针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下端面上,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浮动载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若干所述探针的正下方,所述视觉测距模组包括安装架与红外测距头,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红外测距头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红外测距头、控制板及升降丝杆均与所述总控制器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瓯福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