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通断装置及作业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94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作业机械领域,提供一种软管通断装置及作业机械,软管通断装置,包括:上压组件,设置于软管的一侧;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软管的另一侧;且所述下压组件和所述上压组件随所述箱体的举升截止所述软管、随所述箱体的下降接通所述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通断装置及作业机械,通过设置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且分别设置于软管的两侧,下压组件和上压组件随箱体的举升截止软管、随箱体的下降接通软管,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可靠耐用,强度高,能够满足产品的生命周期使用,避免使用伸缩管经多次使用伸缩性变差导致污水外漏。用伸缩性变差导致污水外漏。用伸缩性变差导致污水外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通断装置及作业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软管通断装置及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道路布满灰尘,环卫扫路车在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洒水降尘的作业模式,为了增加环卫扫路车的作业时间,扫路车通常包括垃圾箱和污水循环系统,即将垃圾箱底部收集的污水经过滤网过滤,通过污水循环系统回流到地面循环利用,增加作业时间。
[0003]待环卫扫路车作业完成后,垃圾箱需要完成高位举升进行卸料,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可伸缩污水管连接垃圾箱底部和车架污水管路,以实现垃圾箱在举升过程中污水管自动伸长,保证污水管完成密闭,不会有污水泄露。
[0004]但是,由于举升后垃圾箱底部和车架间距很大,要求可伸缩污水管的柔性和伸缩比较大,并且污水中有大量的泥沙,伸缩污水管壁会残留大量淤泥,使用一段时间后伸缩污水管不能准确缩回,垃圾箱难免下落过程中压断污水管,导致污水流出,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管通断装置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箱的伸缩污水管不能准确缩回,导致污水泄露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管通断装置,包括:
[0007]上压组件,设置于软管的一侧;
[0008]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软管的另一侧;且所述下压组件和所述上压组件随所述箱体的举升截止所述软管、随所述箱体的下降接通所述软管。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所述下压组件包括:
[0010]第一弹性件,一端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0011]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0012]第一压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压件随所述箱体的举升或下降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与所述上压组件共同作用能够截止或接通所述软管。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所述第一压件包括:
[0014]卡紧部,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
[0015]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卡紧部连接;
[0016]旋转部,设置有一对,所述旋转部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一对所述旋转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铰接;
[0017]支撑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所述支撑部随所述箱体的举升或下降在车架的水平面沿所述软管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所述上压组件包括:
[0019]一对安装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0020]第二转轴,两端对应与所述安装板铰接,且所述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软管
的延伸方向相同;
[0021]第二压件,设置于一对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压件与所述第二转轴铰接。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还包括下水管组件,设置于所述软管的出水端,所述下水管组件随所述箱体的举升与所述软管分离、所述下水管组件随所述箱体的下降与所述软管贴合。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所述下水管组件包括:
[0024]下水管,垂直水平面设置;
[0025]结合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下水管的顶部;且所述结合密封结构随所述箱体的举升与所述软管分离、随所述箱体的下降与所述软管贴合;
[0026]自动找平结构,与所述下水管连接,所述自动找平结构用于为所述结合密封结构与所述软管紧密贴合提供助力。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所述自动找平结构包括:
[0028]一对支板,相对设置于车架的同一侧;且所述支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软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0029]第三转轴,设置于所述下水管的外侧;且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支板铰接;
[0030]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支板靠近所述车架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水管靠近所述车架的一侧连接。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所述自动找平结构还包括转轴压板,所述转轴压板设置于所述支板上,且所述转轴压板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三转轴卡设于所述滑槽内。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通断装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平行设置的一对。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软管通断装置。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通断装置,通过设置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且分别设置于软管的两侧,下压组件和上压组件随箱体的举升截止软管、随箱体的下降接通软管,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可靠耐用,强度高,能够满足产品的生命周期使用,避免使用伸缩管经多次使用伸缩性变差导致污水外漏。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作业机械,由于包括如上所述的软管通断装置,因此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通断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通断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压组件在图2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管通断装置的安装状态的轴测图;
[0041]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6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
[0044]1、箱体;2、上压组件;3、软管;4、下压组件;5、车架;6、下水管组件;7、旋转支撑;8、污水管过滤网;9、污水管支架;
[0045]21、安装板;22、第二转轴;23、第二压件;
[0046]41、第一弹性件;42、第一转轴;43、第一压件;431、卡紧部;432、连接部;433、旋转部;434、支撑部;
[0047]61、下水管;62、结合密封结构;63、自动找平结构;631、支板;632、第三转轴;633、转轴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通断装置,设置于箱体(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组件(2),设置于软管(3)的一侧;下压组件(4),设置于所述软管(3)的另一侧;且所述下压组件(4)和所述上压组件(2)随所述箱体(1)的举升截止所述软管(3)、随所述箱体(1)的下降接通所述软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通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4)包括:第一弹性件(41),一端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第一转轴(42),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第一压件(43),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1)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压件(43)随所述箱体(1)的举升或下降围绕所述第一转轴(42)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压件(43)与所述上压组件(2)共同作用能够截止或接通所述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通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件(43)包括:卡紧部(43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41)的另一端连接;连接部(432),一端与所述卡紧部(431)连接;旋转部(433),设置有一对,所述旋转部(433)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432)连接,且一对所述旋转部(433)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42)的两端铰接;支撑部(434),连接于所述连接部(432)的另一端;且所述支撑部(434)随所述箱体(1)的举升或下降在车架(5)的水平面沿所述软管(3)的长度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通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组件(2)包括:一对安装板(21),相对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第二转轴(22),两端对应与所述安装板(21)铰接,且所述第二转轴(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软管(3)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压件(23),设置于一对所述安装板(21)之间,且所述第二压件(23)与所述第二转轴(22)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亮齐建强张鹏王鹏坤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