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47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属于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包括轻骨料、粉料、水泥、粉煤灰、矿粉、减水剂、水。所述轻骨料包括粒径为0.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废沥青混凝土块以及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混凝土、碎砖渣等。近年来,随着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有关废弃建材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研究已成为绿色建筑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相关行业可创造出极大的新价值,有待进一步发展。
[0003]但目前的建筑垃圾再利用领域依然存在着诸如再生骨料取代率小、再生制品综合性能差等研究难题,仍然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继续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依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工艺,能够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等固废材料,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其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
[0007][0008][0009]所述轻骨料和粉料的来源为建筑垃圾。
[0010]优选地,所述轻骨料包括粒径为0.16

2.36mm的建筑垃圾轻骨料和/或粒径为2.36

4.75mm的建筑垃圾轻骨料。
[0011]优选地,所述粉料为粒径小于0.16mm的建筑垃圾粉料。
[0012]优选地,所述矿粉为S105级矿粉。
[0013]优选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除减水剂以外的固体组分混合均匀,再将减水剂分散于水中,最后将所有组分混合,养护,制得所述再生轻骨料混凝土。
[0016]优选地,所述水的添加质量与固体组分质量的水固比为0.1

0.14。
[0017]优选地,所述固体组分中的轻骨料为预处理后的轻骨料,其中,预处理的方法为饱和面干法处理。
[0018]优选地,所述饱和面干法处理的具体操作为:
[0019]将轻骨料放入水中充分吸水后,放在底部有孔的筛网上静置,直至达到面干状态为止。
[0020]本专利技术所用饱和面干法是将水充分吸收到骨料自身的空隙中,再将骨料表面多余的水分去除。经过饱和面干法处理后的骨料在拌制混凝土时对水泥浆体中的水分吸收很小,从而保证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0021]优选地,所述养护为在20℃,90%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养护28d。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效利用建筑垃圾的固废材料混凝土,并通过饱和面干法处理,以极小的成本实现了大幅度降低建筑垃圾对产物性能影响的技术效果,从而允许了更高的再生骨料取代率;并且此固废材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导热系数等数据也极为优异,与现有的再生混凝土相比能胜任于更多的应用领域;而且此固废材料混凝土的原料成本低廉,制备方案简单,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0024]本专利技术将所制备混凝土的各部分原料的粒径限定在了4.75mm以下,制得了一款不含粗骨料的混凝土。其相比于使用粗骨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数据更加优异,这主要是由于大粒径的组分会破坏混凝土的一致性,从而使混凝土更容易断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6]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27]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
[0028]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29]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建筑垃圾均取自湖南英硕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
[0030]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轻骨料为建筑垃圾再生轻骨料,粒径包括0.16

2.36mm部分和2.36

4.75mm部分;在对比例中还使用了粒径为4.75mm

10mm的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
[0031]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粉料为建筑垃圾再生粉料,粒径小于0.16mm;
[0032]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
[0033]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矿粉为S105级矿粉;
[0034]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0035]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
[0036]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水泥、粉煤灰、矿粉、减水剂均为市售产品。
[0037]实施例1
[0038]按质量份数计,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料为:
[0039][0040]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41]1)将轻骨料放入水中充分吸水后,放在底部有孔的筛网上静置,直至达到面干状态为止,后加入粉料、水泥、粉煤灰和矿粉,机械搅拌3min,制得混合料;
[0042]2)在混合料中加入减水剂和水固比0.135的水,机械搅拌3min,在振动台上振动密实,放置24h,后放置在养护箱中28d,养护温度20℃,相对湿度90%,得到所述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
[0043]实施例2
[0044]按质量份数计,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料为:
[0045][0046]具体制备过程见实施例1,制备得到再生轻骨料混凝土。
[0047]实施例3
[0048]按质量份数计,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料为:
[0049][0050]具体制备过程见实施例1,制备得到再生轻骨料混凝土。
[0051]对比例1
[0052]按质量份数计,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料为:
[0053][0054]具体制备过程见实施例1,制备得到再生轻骨料混凝土。
[0055]对比例2
[0056]按质量份数计,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料为:
[0057][0058]具体制备过程见实施例1,制备得到再生混凝土。
[0059]效果验证例1
[0060]将实施例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所述轻骨料和粉料的来源为建筑垃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骨料包括粒径为0.16

2.36mm的建筑垃圾轻骨料和/或粒径为2.36

4.75mm的建筑垃圾轻骨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为粒径小于0.16mm的建筑垃圾粉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S105级矿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6.一种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李小华耿明阳龚成苏欢李文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