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832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领域,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及检测方法,包括:调压组件、进气气路、泄气气路、油箱盖检测气路和油箱检测气路,所述泄气气路将所述进气气路内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进出气设计,不同测试对象使用不同组合方式的形式来实现测量,既满足油箱盖的低容积安全测量(快速加压可能损坏压力传感器),又达到油箱大容积快速测量,同时大大简化气路,降低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气路极简化,算法难度大大降低;既满足标准的测量要求,又实现了现场的快速测量,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一般采用压力损失法,通过检查规定时间内压力下降程度,检查系统泄漏情况,挥发性有机物例如燃油,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是用于检测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专用仪器。用于对汽车进行燃油蒸发系统压力检测和油箱盖检测的仪器。
[0003]被测对象包括油箱盖和油箱(包括连接油箱的相关管道等),由于两者被测体积相差极大(油箱盖基本可认为没有容积,油箱容积一般在30L~100L),进行测量时压力控制较难,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思路解决:
[0004]一、采用电气比例阀控制加压气体流量,不同测量对象采用不同的流量控制,同时根据压力测量数据实时动态调整;但电气比例阀价格昂贵,整套方案成本较高,且需要通过反馈算法控制比例阀动态调整,算法较复杂。
[0005]二、采用两套气路分别测量,测量油箱采用高压气体加压,测量油箱盖采用内部气泵加压,便于压力控制,但整体气路复杂,且相同部件需要两套,成本翻倍。
[0006]针对现有两套方案的缺点,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解决了气路优化和大幅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包括:
[0009]调压组件,用于控制进气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损坏器件,所述调压组件为精密压力调节阀;
[0010]进气气路,包括进气口、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所述调压组件通过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进气口依次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第一电磁阀控制气体是否进入设备;所述第一节流阀控制进气流速,调节至10L/min的流量;
[0011]泄气气路,包括第二节流阀、第二电磁阀和泄气口,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第一节流阀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还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通过泄气口将所述进气气路内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放,所述泄气气路与所述第一节流阀连接;
[0012]油箱盖检测气路,包括第三电磁阀和油箱盖检测口,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油箱盖检测口连接,用于与油箱盖连接进行压力检测;
[0013]油箱检测气路,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油箱检测口,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油箱检测口连接,用于与油箱连接进行压力检测。
[0014]优选的,所述油箱盖检测气路和油箱检测气路并排设置,使气路设置的更美观。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气路通过第一三通连接头与所述泄气气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连接头还与第二三通连接头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仪还包括压力标定口,所述压力标定口与所述第二三通连接头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仪还包括缓气罐,所述缓气罐与所述第二三通连接头连接,所述缓气罐对压力传感器进行保护,防止过压损坏。
[0018]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盖检测气路和油箱检测气路均与所述缓气罐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仪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缓气罐和所述油箱盖检测气路、油箱检测气路连接之间。
[0020]优选的,所述进气气路、泄气气路、油箱盖检测气路以及油箱检测气路均设置在检测箱内,所述调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外部,所述检测箱上还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在所述调压组件处;所述检测箱上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数据;还设有电源开关插座、通信接口以及静电释放器。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油箱盖检测方法和油箱检测方法。
[0022]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盖检测方法:
[0023]油箱盖检测口与油箱盖连接,开启第三电磁阀;
[0024]将第一节流阀调节至10L/min的流量;
[0025]将调压组件的压力调整为0.1Mpa压力,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调压组件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控制电路的压力调节精准度;
[0026]调节第二节流阀的节流程度,将多余的气体从泄气口泄放;当第二节流阀的压力调节过高,电路控制反应不及时,容易造成过压,压力调节过低,压力达不到设定值,测试流程下不去。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压力维持稳定后,同步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0027]进行油箱盖泄漏测试。
[0028]进一步的,所述油箱检测方法:
[0029]油箱检测口与油箱连接,开启第四电磁阀;
[0030]将第一节流阀调节至10L/min的流量;
[0031]开启第一电磁阀,直接将10L/min的气体通入油箱内部;
[0032]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到气路内部压力达到设定7.5kPa限值后,关闭第一电磁阀;
[0033]一定时间内判断压力是否稳定,如不稳定,重复上述步骤,如稳定则进行油箱泄漏测试,最好是10秒内进行判断压力是否稳定。
[0034]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压力控制在6.8Kpa
±
0.05Kpa。
[0035]第二节流阀主要有两个功能:
[0036]一、加压功能,当进行油箱盖测试时,第二节流阀控制加压压力,由于油箱盖容积几乎没有,直接加压会瞬间压力超限,所以通过第二节流阀在加压同时进行泄压,使压力稳定时符合被测压力的要求。
[0037]二、压力泄放功能,当加压超过9000Pa时,需要进行压力泄放,此时第二节流阀起到缓冲作用,如不设置第二节流阀,则压力瞬间泄放完毕,而设置第二节流阀后,延长了泄放时间,便于气路压力调节。
[0038]所述第一节流阀调节至10L/min的流量,当测量油箱盖时,由于10L/min的流量过大,需将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放,在0.1Mpa压力下进气口和泄气口同时打开,调节第二节流阀,控制压力在6.8Kpa
±
0.05Kpa,当压力维持稳定后同步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此时管道内的压力即可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定压力值,可直接开始进行油箱盖的泄漏检测;当测量油箱时,只开启第一电磁阀,直接将10L/min的气体通入油箱内部,即使按最大容积100L来计算(实际容积会小很多,内部还有汽油),达到符合压力的时间也在20秒内,达到了快速测量的目的。
[003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进出气设计,不同测试对象使用不同组合方式的形式来实现测量,既满足油箱盖的低容积安全测量(快速加压可能损坏压力传感器),又达到油箱大容积快速测量,同时大大简化气路,降低成本;
[0041](2)本专利技术对气路极简化,算法难度大大降低;既满足标准的测量要求,又实现了现场的快速测量,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42](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油箱盖检测气路和油箱检测气路并排设置、压力传感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侧面板上,合理布局器件的放置位置,使结构即小巧又美观,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组件,用于控制进气压力;进气气路,包括进气口、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所述调压组件通过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进气口依次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阀;泄气气路,包括第二节流阀、第二电磁阀和泄气口,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第一节流阀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还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通过泄气口将所述进气气路内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放,所述泄气气路与所述第一节流阀连接;油箱盖检测气路,包括第三电磁阀和油箱盖检测口,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油箱盖检测口连接,用于与油箱盖连接进行压力检测;油箱检测气路,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油箱检测口,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油箱检测口连接,用于与油箱连接进行压力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气路通过第一三通连接头与所述泄气气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连接头还与第二三通连接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还包括压力标定口,所述压力标定口与所述第二三通连接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还包括缓气罐,所述缓气罐与所述第二三通连接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盖检测气路和油箱检测气路均与所述缓气罐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野杨效杨宏杰赖月熊明明简伟赖中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