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14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包括血浆采集袋,连接于血浆采集袋上的血浆输送管以及连接于血浆输送管远离血浆采集袋一端的第一采血针,所述血浆输送管上连接有血浆采集管;所述血浆采集管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内连接有原料血浆采集部,所述原料血浆采集部包括第二采血针和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采血针上的采血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抽取血浆采集袋中的原料血浆时,抽取的量不好控制,导致抽取的原料血浆的量过多或者过少,进而导致血浆被浪费或者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导致无法完成检测的问题。导致无法完成检测的问题。导致无法完成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料血浆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原料血浆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原料血浆是以单采血浆术采集的供血液制品生产用的健康人血浆。在进行血液制品制作之前,需要先将健康人血浆进行采集、检测,经检测合格的血浆才能最后用于血液制品制作。
[0003]在采集血浆时,献血者先在血浆站由医护人员将血液抽取,现有的抽取血液的装置一般包括采血针、血液输送管、离心杯、血浆输送管、血浆采集袋等,医护人员将献血者的血液抽取后经血液输送管输送至离心杯内,在离心杯内将血浆离心出来,然后经血浆输送管输送至血浆采集袋内,待血浆完全进入到血浆采集袋后,医护人员将血浆输送管管口先进行热合密封,防止血浆流出,然后将血浆输送管与血浆采集袋一并送到热合室进行检测样本制作。在热合室内工作人员进行血浆检测样本制作时,制作时工作人员先利用剪刀将血浆输送管管口密封处剪下,然后将血浆采集袋中的血浆挤入到血浆输送管内,再利用热合机将血浆输送管热合成密封的管路,接下来将血浆输送管热合成的密封管路沿热合的纹路从血浆采集袋分离开(如:直接沿热合的纹路扯下),然后在分离开的密封管路上贴上标签以记录患者信息等,最后送到检测室由实验人员进行检测。利用上述方法虽然可以对献血者的血浆进行健康检测,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将血浆采集袋中的血浆往血浆输送管内挤入时挤入的量不好控制,进而导致最后抽取的原料血浆的量容易过多或者过少,而用量多了会导致血浆浪费,但是少了又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导致无法完成检测的情况发生
[0005]2、将血浆输送管热合成密封的管路用剪刀剪开时,存在血浆受到污染的风险,进而影响后续血浆检测的结果。
[0006]3、在制作血浆检测样本时,需要剪开热合密封的血浆输送管、将血浆挤入血浆输送管、将血浆输送管热合成密封的管路、从采浆收集袋上分离热合的密封管路,操作过程十分繁琐,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可以解决抽取血浆采集袋中的原料血浆时,抽取的量不好控制,导致抽取的原料血浆的量过多或者过少,进而导致血浆被浪费或者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导致无法完成检测的问题。
[0008]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包括血浆采集袋,连接于血浆采集袋上的血浆输送管以及连接于血浆输送管远离血浆采集袋一端的第一采血针,所述血浆输送管上连接有血浆采集管;所述血浆采集管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内连接有原料血浆采集部,所述原料血浆采集部包括第二采血针和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采血针上的采血管。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抽取血浆采集袋中的原料血浆制作检测样本时,可以对抽取的量精确控制,进而防止抽取的量过多或者过少: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血浆输送管上连接血浆采集管,在血浆采集管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第二采血针,并在第二采血针上可拆卸连接采血管,在需要将血浆采集袋中的原料血浆抽取出用以制作检测样本时,需要采集多少的原料血浆检测样本,便只需在第二采血针上连接上对应真空度的采血管即可,如:需要1ml的原料血浆时,就在第二采血针上连接1ml真空度的采血管,需要2ml的原料血浆时,就在第二采血针上连接2ml真空度的采血管,在采血管内负压的作用下血浆采集袋中的原料血浆便会自动流入到采血管内,非常的方便。相比于现有技术不用再将血浆采集袋中的原料血浆挤入到血浆输送管内,利用不同真空度的采血管便可采集不同量的原料血浆,采集的原料血浆的量更好控制,既可以满足检测需要的量,保证检测的结果更加的准确,又可以防止抽取的原料血浆过多,对原料血浆造成浪费。
[0012]2、可以防止原料血浆受到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血浆输送管上连接血浆采集管,在血浆采集管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第二采血针,并在第二采血针上可拆卸连接采血管,在采集原料血浆时,只需将采血管连接在第二采血针上,原料血浆在采血管内负压的作用下便可顺利流入到采血管内,进而完成对原料血浆检测样本的采集,不用利用剪刀将热合密封的血浆输送管管口密封处剪下,再将原料血浆挤入到血浆输送管内后,将血浆输送管热合成密封的管路,再将密封管路与血浆采集袋分离开,便可防止在对血浆输送管裁剪时对原料血浆造成污染,进而防止影响原料血浆检测结果。并且本技术通过在血浆采集管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防护筒,且第二采血针位于防护筒内,可以防止采血针受到污染,进而防止将采血管连接在第二采血针上采集原料血浆检测样本时污染原料血浆检测样本,进一步防止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发生。
[0013]3、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备标本时可以不再使用剪刀,同时通过在血浆采集管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防护筒,且第二采血针位于防护筒内,可以防止第二采血针意外扎伤医护人员,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0014]4、操作流程简单,更加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0015]进一步,所述防护筒包括大套筒和与大套筒固定连接的小套筒,小套筒固定连接于血浆采集管上,且小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第二采血针贯穿连接于密封塞上;所述密封塞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可形变,且所述第二采血针位于密封帽内。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小套筒内固定连接密封塞,通过密封塞方便连接第二采血针;而通过在密封塞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密封帽,且第二采血针位于密封帽内,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二采血针受到污染,进而防止将采血管连接在第二采血针上采集原料血浆检测样本时污染原料血浆检测样本,更进一步防止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发生;而由于密封帽可形变,在将采血管连接在第二采血针上时可以将密封帽挤压在采血管与密封塞之间,又不会耽误采血管与第二采血针的连接,非常的方便。
[0017]进一步,所述密封帽远离密封塞的一端设有开口缝。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采血管连接在第二采血针上时,便于第二采血针伸出密
封帽进入到采血管内。
[0019]进一步,所述血浆采集管上连接有卡夹。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血浆采集管上连接卡夹,当将离心杯中的血浆经血浆输送管转移至血浆采集袋中时,可以利用卡夹使得血浆采集管密闭,防止转移原料血浆时原料血浆进入到血浆采集管内,经第二采血针流出,造成浪费;在采集原料血浆检测样本时,只需将卡夹9打开即可,非常的方便。
[0021]进一步,所述血浆输送管上连接有第一多通阀,血浆采集管连接于第一多通阀的其中一个通道口上。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连接在血浆输送管上连接血浆采集管。
[0023]进一步,所述血浆输送管上第一多通阀与第一采血针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多通阀的一个通道口上连接有生理盐水输送管,所述生理盐水输送管远离第二多通阀的一端连接有静脉注射针。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包括血浆采集袋,连接于血浆采集袋上的血浆输送管以及连接于血浆输送管远离血浆采集袋一端的第一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输送管上连接有血浆采集管;所述血浆采集管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内连接有原料血浆采集部,所述原料血浆采集部包括第二采血针和可拆卸连接于第二采血针上的采血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包括大套筒和与大套筒固定连接的小套筒,小套筒固定连接于血浆采集管上,且小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第二采血针贯穿连接于密封塞上;所述密封塞远离血浆输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可形变,且所述第二采血针位于密封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远离密封塞的一端设有开口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血浆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采集管上连接有卡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丽丽冉自强冯瑛辉张宝献孙航远黄森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