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便携式夹具,包括把手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为由两个第一夹杆和两个第二夹杆的端部固定对接而成的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爪,所述的第一夹杆的末端通过滑杆与活动夹爪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内嵌在第一夹杆的内部且自由伸缩运动、另一端与活动夹爪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与第一夹杆之间连接有门闩式夹钳。在搬运过程中通过活动夹爪与门闩式夹钳的配合提高搬运可靠性,并通过门闩式夹钳和螺栓进行双重固定,提高了夹具的夹持力;同时通过腰形孔的设计,便于工件在夹持时的小幅调整。便于工件在夹持时的小幅调整。便于工件在夹持时的小幅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便携式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搬运夹具,具体为一种手持便携式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夹具多为专用夹具,针对较小物体进行操作的,其通用性小,难以适应较大物体的夹持搬运与安装。如专利CN109531458A公开了一种箱体搬运夹具,其包括手柄、上壳体、上棘轮、上盖、回位弹簧、下棘轮、下壳体、推杆、主弹簧、横杆、左夹持组件和右夹持组件。该箱体搬运夹具是通过棘轮机构以及连杆机构做到了竖直位移向水平位移的转化,通过对棘轮机构进行巧妙的设计,使得整个机构自身就具备自锁性能。但是这种箱体搬运夹具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只适合用于较小体积物体;并且由于夹持组件是水平设置的,只能针对两对称面进行夹持,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倾斜等危险。
[0003]对于有些较大体积的物体,在目前搬运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搬运,容易出现重量过大,不易搬运或搬运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物体受损的情况。特别是物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位置进行小幅调整,人工搬运过程中不易进行小幅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手持式便携夹具,实现能够搬运较大物体以及在安装过程可以进行小幅调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手持便携式夹具,包括把手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为由两个第一夹杆和两个第二夹杆的端部固定对接而成的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爪,所述的第一夹杆的末端通过滑杆与活动夹爪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内嵌在第一夹杆的内部且自由伸缩运动、另一端与活动夹爪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与第一夹杆之间连接有门闩式夹钳。
[0007]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第一夹杆的侧壁上开设有腰形孔,所述的腰形孔上安装有固定件用于将第一夹杆和滑杆锁紧连接。
[0008]进一步方案,所述门闩式夹钳的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滑杆或第一夹杆上,门闩式夹钳的卡套套接在固定在第一夹杆或滑杆上的销头上。
[0009]进一步方案,所述把手和夹持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把手固定连接的活动杆,以及与夹持件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内嵌在活动杆的中部空腔中,活动杆沿固定杆移动。
[0010]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垂直方向上间隔地开设有内安装孔,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外安装孔,通过销轴穿过外、内安装孔后将活动杆和固定杆进行锁紧。
[0011]进一步方案,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柄和手柄,所述手柄有两个,对称固定在连接柄两端,所述连接柄的长度大于夹持件的外尺寸。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申请设置两个手丙,可由两名工人同时手握手柄进行搬运,大大提高了搬运的协同性,避免工人搬运过程中人员操作不当或是力竭时造成的人员受伤等。
[0014]2、在搬运过程中通过活动夹爪与门闩式夹钳的配合提高搬运可靠性,并通过门闩式夹钳和螺栓进行双重固定,提高了夹具的夹持力;同时通过腰形孔的设计,便于工件在夹持时的小幅调整。
[0015]3、本申请的连接杆是可以调整夹具的整体高度的,故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调节手柄与件之间上下的距离,保证可以达到合适的距离进行搬运与安装。
[0016]4、本申请把手中的连接柄的长度大于夹持件的外尺寸,也即大于待夹持的工件尺寸,从而能确保在实际工况中,就算发生夹具失效情况,工件掉落也不会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夹持件放松时状态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夹持件夹紧时状态图。
[0022]图中:1
‑
把手,11
‑
连接柄,12
‑
手柄;2
‑
连接件,21
‑
活动杆,22
‑
固定杆;3
‑
夹持件,31
‑
门闩式夹钳,32
‑
滑杆,33
‑
固定件,34
‑
第一夹杆,341
‑
腰形孔,35
‑
第二夹杆,36
‑
固定夹爪,37
‑
活动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所述另一个元件上。但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相连”、“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所述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一般指的是用于固定作用,这里的固定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的任何一种固定方式,如“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
[0025]如图1
‑
5所示,一种手持便携式夹具,包括把手1和夹持件3,所述夹持件3为由两个第一夹杆34和两个第二夹杆35的端部固定对接而成的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杆3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爪36,所述的第一夹杆34的末端通过滑杆32与活动夹爪37连接;即共有四个夹爪,两个固定夹爪和两个活动夹爪,两个固定夹爪36可以相邻设置,也可以间隔设置。它们对接成十字形结构是为了提高在夹持工件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0026]所述滑杆32的一端内嵌在第一夹杆34的内部且自由伸缩运动、另一端与活动夹爪37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2与第一夹杆34之间连接有门闩式夹钳31。具体的是,所述门闩式夹钳31的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滑杆32上,门闩式夹钳31的卡套套接在固定在第一夹杆34上的销头上。门闩式夹钳31的把手往下压时,因卡套连接在销头上的,则会带动滑杆32向第一夹杆
34内部移动,活动夹爪37随即向内侧移动。将待夹持的工件放置在固定夹爪36、活动夹爪37之间,活动夹爪37向内侧移动就可实现对工件进行夹持。本申请中门闩式夹钳是市购来直接使用的。
[0027]同理,门闩式夹钳31可以反过来安装,即门闩式夹钳31的固定座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杆34上,销头固定在滑杆32上,门闩式夹钳31的卡套套接在销头上。同样门闩式夹钳31的把手往下压时,滑杆32带着活动夹爪37向第一夹杆34内部移动,实现对工件进行夹持。
[0028]为了进一步加固活动夹爪37的夹持力,在所述的第一夹杆34的侧壁上开设有腰形孔341,所述的腰形孔上安装有固定件33用于将第一夹杆34和滑杆32锁紧连接。本申请中固定件可选为螺栓,即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夹杆34上的腰形孔和滑杆32的螺栓孔,将两者进行锁紧,避免了门闩式夹钳31的松动而导致滑杆32外移,失去对工件的夹持力。即一开始门闩式夹钳31的把手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便携式夹具,包括把手(1)和夹持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为由两个第一夹杆(34)和两个第二夹杆(35)的端部固定对接而成的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杆(3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爪(36),所述的第一夹杆(34)的末端通过滑杆(32)与活动夹爪(37)连接;所述滑杆(32)的一端内嵌在第一夹杆(34)的内部且自由伸缩运动、另一端与活动夹爪(37)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2)与第一夹杆(34)之间连接有门闩式夹钳(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杆(34)的侧壁上开设有腰形孔(341),所述的腰形孔上安装有固定件(33)用于将第一夹杆(34)和滑杆(32)锁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便携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闩式夹钳(31)的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滑杆(32)或第一夹杆(34)上,门闩式夹钳(31)的卡套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王瑾璠,冯筱熹,郁志勇,赵佛晓,王钦,王普威,叶志祥,章鑫,王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飞翎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