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794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对待浇筑柱体的底部位置进行凿毛处理,在凿毛处理位置绑扎柱钢筋形成柱体钢筋骨架,在柱体钢筋骨架外围拼接铝合金板形成柱体模板;制备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在完成内架搭设后,按照图纸要求选择合适数量和尺寸的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柱体模板,通过连接组件对多个柱体模板进行拼接,最上部柱体模板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拼接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并通过内架进行支撑;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拼接完成后,在梁体模板、板体模板上部进行梁体钢筋和板体钢筋绑扎施工作业;进行柱体及梁体、板体混凝土的浇筑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解决了铝合金模板安装过程中支模方式复杂、施工效率低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体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城市中,而建筑模板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并已经发展成为施工建设领域最为重要的机具设施。建筑模板技术关系到能源、生态环境、项目效益等不同方面,而铝合金模板具有绿色环保、可高效周转使用、降低施工周期、通用性强等优势,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0003]然而,传统铝模板在搭建时,未充分考虑模板高度与楼层层高的尺寸是否协调、模板宽度与建筑结构尺寸是否统一,在定模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的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对铝合金模板进行拼接、搭建和组装,施工进度较慢、操作较为复杂、并且模板周转效率低。在对混凝土进行定模施工时,传统铝模板虽能应用于大部分现浇混凝土构件且拼缝严密,但对施工人员来说铝合金模板存在运转作业难、转角处不易连接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解决了铝合金模板安装过程中支模方式复杂、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6]步骤1、对待浇筑柱体的底部位置进行凿毛处理,在凿毛处理位置对柱钢筋进行绑扎形成柱体钢筋骨架,在柱体钢筋骨架外围拼接铝合金板形成柱体模板;制备梁体模板、板体模板;
[0007]步骤2、在完成内架搭设后,按照图纸要求选择合适数量和尺寸的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柱体模板,通过连接组件对多个柱体模板进行拼接,最上部柱体模板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拼接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并通过内架进行支撑;
[0008]步骤3、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拼接完成后,在梁体模板、板体模板上部进行梁体钢筋和板体钢筋的绑扎施工作业;
[0009]步骤4、进行柱体及梁体、板体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0010]步骤1中柱体模板、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均由铝合金板组成,柱体模板为四块铝合金板依次相接形成的长方体结构,梁体模板由三个铝合金板依次相接形成的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板体模板为一个铝合金板,相接处采用多孔角钢连接。
[0011]当柱体模板与其他柱体模板拼接时,相邻两个柱体模板中的四个相接的铝合金板采用四孔角钢连接,端部的柱体模板中相邻两个铝合金板采用二孔角钢连接。
[0012]步骤2中当仅有两块模板垂直拼接时,使用二孔角钢进行拼接;当仅有两块模板水
平拼接时,使用二孔连接钢板进行拼接;当有四块模板垂直拼接时,使用四孔角钢进行拼接;当有四块模板水平拼接时,使用四孔连接钢板进行拼接,完成梁体

板体模板的拼接。
[0013]二孔角钢和四孔角钢采用截面为L形钢板。
[0014]四孔角钢、二孔角钢、四孔连接钢板、二孔连接钢板均开设预制孔。
[0015]步骤2中任意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柱体模板的拼接均是通过螺栓组件穿过连接组件上的预制孔实现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拼接处角钢的设计,铝合金模板安装时只需展开平铺并用螺栓固定两个步骤,不仅优化了施工工艺,同时还保证了铝合金模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并提高了模板的周转效率;
[0018](2)本专利技术在已有的铝合金模板之上开设一定数量的预制孔,相比传统搭建模板,本专利技术中无需额外的辅助加固措施,能够实现多项目周转,方便了现场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9](3)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使用模板的标准化程度高,不仅大幅度提高模板拼装及拆装的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0020](4)与市场上现有的铝合金模板相比,本专利技术中角钢的应用,以钢板和螺栓取缔了传统螺栓连接的方式,达到快速安装、高效周转、经济节约、安全牢固、混凝土成型效果好的目的。
[0021](5)本专利技术在对铝合金模板进行装卸运输时,由于模板和角钢均为标准化构件,所以更加便于携带搬运,一方面能够实现构件高效周转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减少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柱体铝合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梁体

板体铝合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梁体铝合金模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梁体铝合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浇筑形成的梁板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铝合金模板标准件的零件示意图。
[0028]图中,101.铝合金板,102.二孔角钢,103.四孔角钢,104.柱体,105.板体,106.梁体,107.二孔连接钢板,108.四孔连接钢板,109.预制孔,110.L形钢板,111.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现有的工程施工用铝合金模板在定模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的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对铝合金模板进行拼接、搭建和组装,施工进度较慢且操作较为复杂,模板周转效率低。
[0031]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可有效解决运转作业难、转角处不易连接等施工难点,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施工质量和模板周转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工程建造成本,标准化生产模板的目的,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32]步骤1、对待浇筑柱体的底部位置进行凿毛处理,在凿毛处理位置对柱钢筋进行绑扎形成柱体钢筋骨架,在柱体钢筋骨架外围拼接铝合金板形成柱体模板;制备梁体模板、板体模板;
[0033]如图1所示,柱体模板、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均由铝合金板101组成,柱体模板为四块铝合金板101依次相接形成的长方体结构,梁体模板由三个铝合金板101依次相接形成的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板体模板为一个铝合金板101,相接处采用多孔角钢连接。其中,使用的铝合金板即为附图1中铝合金板101,铝合金板101的材质绿色环保。
[0034]铝合金板101和多孔角钢尺寸规格标准化程度高,适用于建筑中各类柱体、梁体及板体的混凝土浇筑,使得模板利用率和周转率大幅度提高。
[0035]由于多孔角钢在拼接处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铝合金模板安装所需的各种零件装置,尤其体现在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无需额外的辅助加固措施,大幅度减少了由模板装卸过程带来的巨大成本。
[0036]步骤2、在完成内架搭设后,按照图纸要求选择合适数量和尺寸的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柱体模板,通过连接组件对多个柱体模板进行拼接,最上部柱体模板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拼接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并通过内架进行支撑;
[0037]当柱体模板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对待浇筑柱体的底部位置进行凿毛处理,在凿毛处理位置对柱钢筋进行绑扎形成柱体钢筋骨架,在柱体钢筋骨架外围拼接铝合金板形成柱体模板;制备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步骤2、在完成内架搭设后,按照图纸要求选择合适数量和尺寸的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柱体模板,通过连接组件对多个柱体模板进行拼接,最上部柱体模板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拼接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并通过内架进行支撑;步骤3、梁体模板、板体模板拼接完成后,在梁体模板、板体模板上部进行梁体钢筋和板体钢筋的绑扎施工作业;步骤4、进行柱体及梁体、板体混凝土的浇筑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柱体模板、梁体模板、板体模板均由铝合金板(101)组成,所述柱体模板为四块铝合金板(101)依次相接形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梁体模板由三个铝合金板(101)依次相接形成的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板体模板为一个铝合金板(101),相接处采用多孔角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用高效周转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柱体模板与其他柱体模板拼接时,相邻两个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铖朱记伟刘承灵马瑜晨米宗宝邹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