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779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若干电芯并获取若干电芯各自的初始厚度;形成第一电池模组,形成第一电池模组的步骤包括:从所述若干电芯中选取若干第一电芯沿第一方向进行堆叠以形成第一初始电池模组;采用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进行挤压直至第一初始电池模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达到目标长度;获取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达到所述目标长度时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在阈值范围内且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达到目标长度;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进行焊接以形成第一电池模组。因此所述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可以提高电池模组的容量和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模组的容量和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模组的容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的能源来自电池包,电池包内含多个模组,而模组又由多个电芯组成,但是在生产实际中,由于电芯生产技术限制,电芯厚度的公差尺寸偏大,导致堆叠成为模组时长度达不到要求。其造成的影响是无法继续进行生产,拆解模组,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产能保证。
[0003]针对这个问题行业内的解决方法是,对电芯尺寸逐个测量,根据电芯的厚度对电芯进行分组,电芯上线后直接组装成电池模组,但是由于对电芯堆叠后的挤压力并没有实时测试反馈,导致电池模组的挤压力不能很好的控制,电芯之间的挤压力会降低电池模组的容量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以保证电芯在堆叠后的长度和挤压力都可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芯堆叠后形成的电池模组的挤压力、长度并没有实时测试反馈,导致降低电池模组的容量和使用寿命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若干电芯并获取若干电芯各自的初始厚度;步骤S2:形成第一电池模组,形成第一电池模组的步骤包括:步骤S21:从所述若干电芯中选取若干第一电芯沿第一方向进行堆叠以形成第一初始电池模组;步骤S22:采用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进行挤压直至第一初始电池模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23:获取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达到所述目标长度时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步骤S24:当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不在阈值范围内时,从若干电芯中选取若干第一替换电芯替换第一初始电池模组中的部分第一电芯;当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大于阈值范围的上限时,第一替换电芯的厚度小于被替换的第一电芯的厚度;当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小于阈值范围的下限时,第一替换电芯的厚度大于被替换的第一电芯的厚度;步骤S25:重复步骤S22至步骤S24,直至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在阈值范围内且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26:进行步骤S25之后,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进行焊接以形成第一电池模组。
[0006]可选的,步骤S1还包括:将所述若干电芯分成若干电芯组,不同的电芯组具有不同的初始厚度区间;在步骤S24中,第一替换电芯所在的电芯组与被替换的第一电芯所在的电芯组不同。
[0007]可选的,将若干所述电芯分成若干电芯组的步骤包括:给每个电芯设置编码,将每个电芯的初始厚度与编码对应并记录在数据处理系统中;根据若干电芯的初始厚度将电芯分成不同的电芯组并将电芯对应摆放在各个电芯组对应的存储架上。
[0008]可选的,获取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的同时记录第一电池模组中第一电芯和第一替换电芯各自的初始厚度,并存储在数据处理系统。
[0009]可选的,还包括:步骤S3:形成第二电池模组;形成第二电池模组的步骤包括:步骤S31:从数据处理系统中记录的第一电芯和第一替换电芯各自的初始厚度所在的初始厚度区间中选择若干第二电芯;对若干第二电芯进行堆叠以形成第二初始电池模组;步骤S32:采用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进行挤压直至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33:获取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达到目标长度时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步骤S34:当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不在阈值范围内时,从若干电芯中选取若干第二替换电芯替换第二初始电池模组中的部分第二电芯;当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大于阈值范围的上限时,第二替换电芯的厚度小于被替换的第二电芯的厚度;当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小于阈值范围的下限时,第二替换电芯的厚度大于被替换的第二电芯的厚度;步骤S35:重复步骤S32至步骤S34,直至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在阈值范围内且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36:进行步骤S35之后,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进行焊接以形成第二电池模组。
[0010]可选的,在步骤S31中,形成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步骤还包括:选择若干第二电芯进行堆叠的同时在相邻的第二电芯之间设置第二缓冲垫;在若干第二电芯堆叠排布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左夹板和第二右夹板。
[0011]可选的,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F2=F
21
+F
22
+F
23
;F
21
为第二初始电池模组中第二替换电芯和第二电芯各自受到的挤压力之和;F
22
为各第二缓冲垫受到的挤压力之和;F
23
为第二左夹板和第二右夹板的挤压力之和;
[0012]F
21
=(X
21
-X
21
')ε
21
+(X
22
-X
22
')ε
21
+
……
+(X
2N
-X
2N
')ε
21

[0013]F
22
=(Y
21
-Y
21
')ε
22
+(Y
22
-Y
22
')ε
22
+
……
+(Y
2N
-Y
2N
')ε
22

[0014]F
23
=(Z
21
-Z
21
')ε
23
+(Z
22
-Z
22
')ε
23

[0015]其中,X
21
、X
22
……
X
2N
为第二替换电芯或第二电芯的初始厚度,X
21
'、X
22

……
、X
2N
'为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挤压之后第二替换电芯或第二电芯的厚度;Y
21
、Y
22
……
Y
2N
为各第二缓冲垫的初始厚度,Y
21
'、Y
22

……
Y
2N
'为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挤压之后各第二缓冲垫的厚度;Z
21
为第二左夹板的初始厚度,Z
22
为第二右夹板的初始厚度,Z
21
'为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挤压之后第二左夹板的厚度,Z
22
'为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挤压之后第二右夹板的厚度;ε
21
为第二初始电池模组中各电芯的挤压力系数;ε
22
为第二初始电池模组中第二缓冲垫的挤压力系数;ε
23
为第二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提供若干电芯并获取若干电芯各自的初始厚度;步骤S2:形成第一电池模组,形成第一电池模组的步骤包括:步骤S21:从所述若干电芯中选取若干第一电芯沿第一方向进行堆叠以形成第一初始电池模组;步骤S22:采用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进行挤压直至第一初始电池模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23:获取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达到所述目标长度时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步骤S24:当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不在阈值范围内时,从若干电芯中选取若干第一替换电芯替换第一初始电池模组中的部分第一电芯;当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大于阈值范围的上限时,第一替换电芯的厚度小于被替换的第一电芯的厚度;当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小于阈值范围的下限时,第一替换电芯的厚度大于被替换的第一电芯的厚度;步骤S25:重复步骤S22至步骤S24,直至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在阈值范围内且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26:进行步骤S25之后,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进行焊接以形成第一电池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将所述若干电芯分成若干电芯组,不同的电芯组具有不同的初始厚度区间;在步骤S24中,第一替换电芯所在的电芯组与被替换的第一电芯所在的电芯组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若干所述电芯分成若干电芯组的步骤包括:给每个电芯设置编码,将每个电芯的初始厚度与编码对应并记录在数据处理系统中;根据若干电芯的初始厚度将电芯分成不同的电芯组并将电芯对应摆放在各个电芯组对应的存储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挤压板对第一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的同时记录第一电池模组中第一电芯和第一替换电芯各自的初始厚度,并存储在数据处理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3:形成第二电池模组;形成第二电池模组的步骤包括:步骤S31:从数据处理系统中记录的第一电芯和第一替换电芯各自的初始厚度所在的初始厚度区间中选择若干第二电芯;对若干第二电芯进行堆叠以形成第二初始电池模组;步骤S32:采用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进行挤压直至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33:获取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达到目标长度时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步骤S34:当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不在阈值范围内时,从若干电芯中选取若干第二替换电芯替换第二初始电池模组中的部分第二电芯;当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大于阈值范围的上限时,第二替换电芯的厚度小于被替换的第二电芯的厚
度;当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小于阈值范围的下限时,第二替换电芯的厚度大于被替换的第二电芯的厚度;步骤S35:重复步骤S32至步骤S34,直至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在阈值范围内且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达到目标长度;步骤S36:进行步骤S35之后,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进行焊接以形成第二电池模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1中,形成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步骤还包括:选择若干第二电芯进行堆叠的同时在相邻的第二电芯之间设置第二缓冲垫;在若干第二电芯堆叠排布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左夹板和第二右夹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压板对第二初始电池模组的挤压力F2=F
21
+F
22
+F
23
;F
21
为第二初始电池模组中第二替换电芯和第二电芯各自受到的挤压力之和;F
22
为各第二缓冲垫受到的挤压力之和;F
23
为第二左夹板和第二右夹板的挤压力之和;F
21
=(X
21
-X
21
')ε
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巍巍姚立锋陈泽珍温业勇张耀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