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非接触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的非接触通信,尤其近场通信(NFC)的信号处理电路包含匹配网络以及一个或者两个接收电路,匹配网络所包含的电路器件较多,造成成本高昂,且电路器件所占空间大。因此,通常的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不利于手机、可穿戴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集成。
[0003]因此,如何减少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所包含的电路器件,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其能够减少非接触通信天线的信号处理电路所包含的电路器件。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匹配网络,所述匹配网络连接在非接触通信芯片的至少一个发送端和非接触通信天线之间,所述匹配网络用于令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匹配到所述匹配网络与所述非接触通信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匹配网络,所述匹配网络连接在非接触通信芯片的至少一个发送端和非接触通信天线之间,所述匹配网络用于令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匹配到所述匹配网络与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组成的等效电路在工作频率下的目标电阻值,其中,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至少减少一个第三电容;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至少减少两个第三电容;一个或者两个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连接于所述非接触通信芯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与所述匹配网络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还进一步减少一个第二电容,所述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任一所述发送端或者两个所述发送端的连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地电压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还进一步减少两个第二电容,所述非接触通信芯片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二发送端,所述匹配网络包括:两个第一电感和两个第一电容,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端,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端,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两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点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为采用公式一计算,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二计算,公式一为:公式二为: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为采用公式一
’
计算,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二
’
计算,公式一
’
为:公式二
’
为:其中,L1表示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C1表示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ω表示工作角频率,R
t
表示所述目标电阻值,G2表示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倒数的实部,Y2表示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倒数的虚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仅减少一个第三电容,所述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任一所述发送端或者两个所述发送端的连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
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地电压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仅减少两个第三电容,所述非接触通信芯片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二发送端,所述匹配网络包括:两个第一电感、两个第一电容和两个第二电容,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端,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端,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两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点接地,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第一电感的电感值为选择设置的已知值,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四计算,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五计算,公式四为:公式五为:其中,G2和Y2采用公式三计算,公式三为:R
t
+jω
·
2L1=(G2+jY2)
‑1;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第一电感的电感值为选择设置的已知值,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四
’
计算,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五
’
计算,公式四
’
为:公式五
’
为:其中,G2和Y2采用公式三
’
计算,公式三
’
为:R
t
+jωL1=(G2+jY2)
‑1;其中,C1表示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C2表示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ω表示工作角频率,j表示虚数单位,L1表示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R
t
表示所述目标电阻值,G2表示所述目标电阻值与所述第一电感所组成的等效电路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倒数的实部,Y2表示所述目标电阻值与所述第一电感所组成的等效电路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倒数的虚部,R1表示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实部,X1表示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虚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仅减少一个第三电容,所述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任一所述发送端或者两个所述发送端的连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地电压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
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仅减少两个第三电容,所述非接触通信芯片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二发送端,所述匹配网络包括:两个第一电感、两个第一电容和两个第二电容,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端,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端,另一个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两个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点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为选择设置的已知值,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七计算,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八计算,公式七为:公式八为:其中,R1和X1采用公式六计算,公式六为:R
t
+jω
·
2L1=R1+jX1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第一电感的电感值为选择设置的已知值,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七
’
计算,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八
’
计算,公式七
’
为:公式八
’
为:其中,R1和X1采用公式六
’
计算,公式六
’
为:R
t
+jωL1=R1+jX1其中,C1表示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C2表示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ω表示角频率,j表示虚数单位,L1表示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R
t
表示所述目标电阻值,G2表示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倒数的实部,Y2表示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倒数的虚部,R1表示所述目标电阻值与所述第一电感所组成的等效电路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实部,X1表示所述目标电阻值与所述第一电感所组成的等效电路在工作频率下的阻抗的虚部。8.一种非接触通信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匹配网络,所述匹配网络连接在非接触通信芯片的至少一个发送端和非接触通信天线之间,所述匹配网络用于令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匹配到所述匹配网络与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组成的等效电路在工作频率下的目标电阻值,其中,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至少减少一个第一电感;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至少减少两个第一电感;一个或者两个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连接于所述非接触通信芯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端与所述匹配网络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仅减少一个第一电感,所述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任一发送端或者两个所述发送端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地电压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地电压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匹配网络仅减少两个第一电感,所述非接触通信芯片包括第一发送端和第二发送端,所述匹配网络包括:两个第一电容、两个第二电容和两个第三电容,一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发送端和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发送端和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非接触通信天线的第二端,两个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点接地,两个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且连接点接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若为差分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选择设置的已知值,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九计算、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十计算,公式九为:公式十为:其中,R1和X1采用公式十一计算,公式十一为:若为单端形式的处理电路,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选择设置的已知值,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九
’
计算、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采用公式十
’
计算,公式九
’
为:公式十
’
为:其中,R1和X1采用公式十一
’
计算,公式十一
’
为:其中,C1表示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C2表示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C3表示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ω表示角频率,j表示虚数单位,R
t
技术研发人员:刘诗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