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47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涉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一、冲洗部件、若干个夹持部件以及通风装置,壳体一的外侧壁设有冲洗液罐,冲洗部件包括U形支架、吸水泵、吸水管以及若干个出水管,U形支架包括2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以及连接两个支撑杆的横板,横板的侧壁设有沿着横板长度方向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水流通道的出水口,壳体一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个转动轴,壳体一远离转动轴的内侧壁设有转子轴承,转动轴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通过转动杆上固定若干个夹持部件,若干个夹持部件对载玻片进行夹持固定,具有同时对多个载玻片进行冲洗的有益效果。个载玻片进行冲洗的有益效果。个载玻片进行冲洗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检验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见,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细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包括有细菌、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病毒等。通常它们个体非常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而在显微镜观察前,需在干净的载玻片上进行细菌的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干燥等一些系列处理,制成染色片,以便于对微生物检验观察。
[0003]在现有技术中,染色通常采用人工对载玻片一个一个的手动冲洗,费时费力;同时在现有技术中,清洗过后载玻片上会留下积水,通常采用人工甩动的放置进行干燥处理,这很容易对实验造成影响。
[0004]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传统对染色后的载玻片进行清洗费事费力,以及清洗后载玻片留有水渍需要进行手动甩干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一、冲洗部件、若干个夹持部件以及通风装置,所述壳体一的外侧壁设有冲洗液罐,所述冲洗部件包括U形支架、吸水泵、吸水管以及若干个出水管,所述U形支架包括2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以及连接两个支撑杆的横板,2个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垂直设于壳体一顶面相互平行的边缘部,所述横板的侧壁设有沿着横板长度方向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水流通道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流通道的开口与吸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吸水管远离水流通道的一端与吸水泵固定连接,所述吸水泵设于冲洗液罐中;
[0007]所述壳体一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个转动轴,所述壳体一远离转动轴的内侧壁设有转子轴承,所述转动轴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壳体一的壁厚与转子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横板平行,若干个所述夹持部件垂直设于转动杆的外侧壁;
[0008]所述壳体一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装置设于通风口的外侧,所述壳体一的外侧设有控制按钮以及供电装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冲洗部件,对染色过后的载玻片进行冲洗处理;通过若干个夹持部件,便于对若干个载玻片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载玻片进行冲
洗处理的目的;通过U形之间,便于将若干个出水管设于壳体一的上方,从而便于同时对若干个载玻片进行冲洗;通过吸水泵,便于从冲洗液罐中输送水源到出水管,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通过吸水管,便于输送水源到出水管;通过出水管,便于通过冲洗液对载玻片进行冲洗;通过水流通道以及若干个出水口,便于同时将水源输送到若干个出水管中,从而实现同时对若干个载玻片进行冲洗的目的。
[0010]通过转动轴,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从而带动夹持部件转动,从而实现夹持部件上载玻片的角度调节,从而便于冲洗时冲洗液的流动;通过转子轴承,便于转动杆在壳体内的转动;通过转动杆,便于固定安装若干个夹持部件,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载玻片进行冲洗的目的;通过通风口,便于通风装置输送暖风到壳体内部,从而对冲洗后的载玻片进行干燥处理。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母板以及公板,所述母板以及公板均采用L形板,所述母板的一端设有活动通道,所述公板的一段与活动通道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通道内设有沿着通道方向的弹簧,所述弹簧与公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母板与所述公板相互平行的两端部设有放置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母板以及公板,便于对载玻片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活动通道,便于公板与母板的活动连接;通过弹簧,便于实现公板与母板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及为夹持载玻片提供压力;提供放置槽,便于固定载玻片,从而在冲洗的过程中载玻片发生位移。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壳体二、加热丝以及风机,所述壳体二设于通风口的外侧壁,所述风机设于壳体二远离通风口的内侧壁,所述加热丝设于壳体二的内侧壁,所述加热丝位于风机与通风口之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加热丝,便于对风机输出的风进行加热,从而能够达到对风进行温度的改变,从而能够更加快速的对载玻片上的积水进行清理;通过风机,便于为干燥载玻片提供风力。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转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转动轴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转轴,便于在冲洗的过程中固定转动杆,防止转动杆带动载玻片转动,从而影响冲洗的进行。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壁设有泡沫软垫。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泡沫软垫,便于对载玻片夹持部位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载玻片的损耗,节约实验的资源。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一靠近底部的内侧壁设有出水口。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口一,便于壳体内冲洗后的冲洗液流出,从而防止壳体内废弃冲洗液对冲洗过程造成污染。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采用Y形三通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水管采用Y形三通管,便于同时对两侧的载玻片进行冲洗,提高装置的冲洗效率。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在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杆上固定若干个夹持部件,若干个夹持部件对载玻片进行夹持固定,以及流动通道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出水管,从而实现了同时对多个载玻片
进行冲洗的目的,从而解决了传统对染色后的载玻片进行清洗费事费力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0025]2.在本技术中,通过风机吹风以及对加热丝对风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通风口对载玻片上的积液进行干燥处理,从而解决了清洗后载玻片留有水渍需要进行手动甩干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的结构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侧视剖视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中夹持部件的结构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中U形支架的剖视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中通风部件的结构图。
[0032]图中:1、壳体一;2、冲洗部件;3、夹持部件;4、通风装置;5、冲洗液罐;6、支撑杆;7、横板;8、水流通道;9、出水口;10、转动轴;11、转子轴承;12、转动杆;13、通风口;14、控制按钮;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检验的半自动染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一(1)、冲洗部件(2)、若干个夹持部件(3)以及通风装置(4),所述壳体一(1)的外侧壁设有冲洗液罐(5),所述冲洗部件(2)包括U形支架(201)、吸水泵(202)、吸水管(203)以及若干个出水管(204),所述U形支架(201)包括2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杆(6)以及连接两个支撑杆(6)的横板(7),2个所述支撑杆(6)的端部垂直设于壳体一(1)顶面相互平行的边缘部,所述横板(7)的侧壁设有沿着横板(7)长度方向的水流通道(8),所述水流通道(8)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水流通道(8)的出水口(9),所述出水口(9)与出水管(204)固定连接,所述水流通道(8)的开口与吸水管(203)固定连接,所述吸水管(203)远离水流通道(8)的一端与吸水泵(202)固定连接,所述吸水泵(202)设于冲洗液罐(5)中;所述壳体一(1)的外侧壁设有若干个转动轴(10),所述壳体一(1)远离转动轴(10)的内侧壁设有转子轴承(11),所述转动轴(10)的输出端设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远离转动轴(10)的一端贯穿壳体一(1)的壁厚与转子轴承(1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2)与横板(7)平行,若干个所述夹持部件(3)垂直设于转动杆(12)的外侧壁;所述壳体一(1)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通风口(13),所述通风装置(4)设于通风口(13)的外侧,所述壳体一(1)的外侧设有控制按钮(14)以及供电装置(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婷婷华菲王雅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