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44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底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环形检测片,所述转轴底部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下方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部设有气动滑环,所述气动滑环底部设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下方设有浮动轴,所述浮动轴内设有贯穿第三安装板的光轴,所述浮动轴一侧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浮动轴底部设有检测环,所述检测环底部设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底部连接第二承座轴,所述第二承座轴底部设有吸嘴,所述吸嘴底部连接镜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镜头吸取和拧入,并实现镜头连续拧入。续拧入。续拧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镜头自动拧紧装置设备
,具体为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摄像头是视觉系统的核心元器件,摄像头模组简称CCM,包括镜头、镜座、IR滤光片、CMOS传感器、PCB板等,其中,镜头和镜座之间是螺纹连接,将镜头组装到镜座上,首先需要一个搬运装置将镜头从工位上进行吸取和移动送至镜座工位,然后需要一个拧紧装置移动过来将镜头拧紧到镜座中,现有镜头拧入设备,是先通过一个搬运机构将镜头搬运至工作工位,再通过另一个伺服电机的拧紧机构去拧紧镜头,为了防止拧紧过程中带来的气管缠绕,一般是先拧紧两圈,机构后退,电机反方向倒退后再重新拧紧,这一过程目前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装配。
[0003]现有的设备,镜头的搬运和镜头拧入占据两个工位,使用两种结构,结构繁琐,加工装配成本高,而且镜头拧入过程中,不能连续工作,需要先拧紧两圈再倒退后,重新再继续拧两圈,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底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环形检测片,所述转轴底部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下方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部设有气动滑环,所述气动滑环底部设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下方设有浮动轴,所述浮动轴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光轴,所述浮动轴一侧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浮动轴底部设有检测环,所述检测环底部设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底部连接第二承座轴,所述第二承座轴底部设有吸嘴,所述吸嘴底部连接镜头。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轴贯穿联轴器以及环形检测片,所述转轴一端连接联轴器底部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座。
[0008]优选的,所述气动滑环包括与第二安装板螺栓连接的定子,所述定子底部设有转子,所述定子侧壁设有第一气路口,所述转子侧壁设有第二气路口所述转子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子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板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浮动轴包括套设在光轴上的直线轴承,所述浮动轴侧壁设有螺纹孔,所述浮动轴贯穿旋转套连接吸嘴,所述浮动轴与所述第三安装板之间设有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光轴贯穿检测环螺栓连接旋转套。
[0011]优选的,所述镜头上设有与吸嘴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吸嘴上设有与凹槽配合使
用的凸起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此技术中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旋转,第一轴承座起支撑旋转的作用,可以保证转轴旋转过程中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气动滑环中定子部分与第二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二者固定不动,转子部分一端与转轴连接在一起,跟随转轴一起转动,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板连接在一起,通过浮动轴的光轴,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浮动轴可以在光轴上做直线运动,浮动轴穿过旋转套连接一个吸嘴,通过转轴带动气动滑环的转子一起旋转,最终带动浮动轴和吸嘴旋转,从而将镜头拧紧到镜座中,使得镜头实现连续拧入,通过气动滑环侧壁的第一气路口和第二气路口和浮动轴上的螺纹孔,在第一气路口和第二气路口和螺纹孔上分别接上快插接头和气管,将第一气路口接通气源,第二气路口通过气管连接螺纹孔,螺纹孔通过浮动轴内部的气孔连接到吸嘴上,给第一气路口提供一路真空气源,使得吸嘴方便对镜头进行吸取。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轴侧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吸取结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镜头结构轴侧图。
[0019]图中:10、底座;101、第一安装板;102、电机;103、联轴器;104、转轴;105、环形检测片;106、第一轴承座;21、第二安装板;22、气动滑环;221、定子;222、转子;223、第一气路口;224、第二气路口;31、第三安装板;32、浮动轴;321、光轴;322、光电传感器;323、直线轴承;324、螺纹孔;325、弹簧;33、检测环;34、旋转套;41、第二承座轴;411、吸嘴;42、镜头;421、凹槽;422、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请着重参照附图1、3所示,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10顶部设有
第一安装板101,所述第一安装板101顶部设有电机102,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底部设有联轴器103,所述联轴器103底部连接转轴104,所述转轴104上套设有环形检测片105,所述转轴104底部设有第一轴承座106,所述转轴104贯穿联轴器103以及环形检测片105,所述转轴104一端连接联轴器103底部另一端连接第一轴承座106,通过联轴器103带动转轴104旋转,第一轴承座106起支撑旋转的作用,可以保证转轴104旋转过程中良好的稳定性。
[0024]请着重参照附图1、2、3所示,所述第一轴承座106下方设有第二安装板21,所述第二安装板21底部设有气动滑环22,所述气动滑环22包括与第二安装板21螺栓连接的定子221,所述定子221底部设有转子222,所述定子221侧壁设有第一气路口223,所述转子222侧壁设有第二气路口224所述转子222一端与所述转轴104连接,所述转子222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板31连接,通过转轴104带动气动滑环22的转子222一起旋转,最终带动浮动轴32和吸嘴411旋转,从而将镜头42拧紧到镜座中,使得镜头42实现连续拧入。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2、3、4所示,所述气动滑环22底部设有第三安装板31,所述第三安装板31下方设有浮动轴32,所述浮动轴32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板(101),所述第一安装板(101)顶部设有电机(102),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底部设有联轴器(103),所述联轴器(103)底部连接转轴(104),所述转轴(104)上套设有环形检测片(105),所述转轴(104)底部设有第一轴承座(106),所述第一轴承座(106)下方设有第二安装板(21),所述第二安装板(21)底部设有气动滑环(22),所述气动滑环(22)底部设有第三安装板(31),所述第三安装板(31)下方设有浮动轴(32),所述浮动轴(32)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安装板(31)的光轴(321),所述浮动轴(32)一侧设有光电传感器(322),所述浮动轴(32)底部设有检测环(33),所述检测环(33)底部设有旋转套(34),所述旋转套(34)底部连接第二承座轴(41),所述第二承座轴(41)底部设有吸嘴(411),所述吸嘴(411)底部连接镜头(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自动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4)贯穿联轴器(103)以及环形检测片(105),所述转轴(104)一端连接联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梅赵仲恺黄泽翔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铸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