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739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玉米与大豆同时种植,两行玉米种植带与四行大豆种植带构成复合种植带,复合种植带交替;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开沟,沟形为上口宽下口窄的梯形;选用开沟播种复式作业机在完成开沟播种作业后采用梭形耕法进行下一段复合种植区的开沟播种作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可有效解决长江中下游多雨轮作地区在进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时因雨水较多而防涝需求突出的问题,确保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后稳产高产。合种植后稳产高产。合种植后稳产高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在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稳玉米、扩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缩株增密,宽窄行种植,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可有效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矛盾。相关地区目前已经或正在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大豆玉米种植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
[0003]在中国专利局公开的各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中,主要是考虑东北寒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而在长江中下游多雨地区,需要在稻麦两熟轮作的基础上改为小麦与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轮作,在小麦收获后进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这时种植通常雨水较多,防涝需求突出。目前关于适于长江中下游多雨轮作地区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尚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采用开沟种植,便于排涝和灌溉,通过该方法合理种植玉米与大豆,确保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后稳产高产。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玉米与大豆同时种植,两行玉米种植带与四行大豆种植带构成复合种植带,复合种植带交替。
[0009]优选的,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开沟,沟形为梯形,上口宽24cm左右,下口宽15cm左右,垄高20~25cm。
[0010]优选的,两行玉米种植带内的行距不大于40cm,四行大豆种植带内的行距不大于30cm,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的带距50~60cm,两行玉米种植带与四行大豆种植带的总带宽约为2.3~2.5m。
[0011]优选的,玉米株距为10~12cm,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少于4000株/亩,大豆株距为9~10cm,大豆的种植密度为8000株/亩以上。
[0012]优选的,玉米播种深度3~5cm,大豆播种深度2~3cm。
[0013]优选的,选用开沟播种复式作业机在完成开沟播种作业后采用梭形耕法进行下一段复合种植区的开沟播种作业。
[0014]优选的,玉米根据种植目标(鲜食、青贮、籽粒),选用株型紧凑、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宜密植和宜机收的高产多抗品种,大豆选用耐荫耐密抗倒早熟抗病宜机收品种。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通过开沟种植,实现能灌能排,能够防止苗期芽涝及夏季暴雨台风造成倒伏,为玉米、大豆优质生长与稳定产量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如附图所示,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由两行玉米种植带与四行大豆种植带交替形成。采用开沟播种复式作业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作业,实现玉米与大豆的分段开沟种植。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开沟,沟形为梯形,上口宽24cm左右,下口宽15cm左右,垄高20~25cm。玉米种植带内的行距不大于40cm,大豆种植带内的行距不大于30cm,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的带距50~60cm,两行玉米种植带与四行大豆种植带的总带宽约为2.3~2.5m。玉米株距为10~12cm,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少于4000株/亩,大豆株距为9~10cm,大豆的种植密度为8000株/亩以上。玉米播种深度3~5cm,大豆播种深度2~3cm。
[0021]开沟播种复式作业机由田一侧进入,完成一次开沟播种作业后采用梭形耕法进行下一复合种植区的开沟播种作业。复式作业机的排种箱为六个,排种顺序依次为玉米

大豆

大豆

大豆

大豆

玉米,第二次开沟播种作业后形成如图所示的两行玉米、四行大豆复合种植带,然后交替开沟播种作业。
[0022]玉米根据种植目标(鲜食、青贮、籽粒),选用株型紧凑、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宜密植和宜机收的高产多抗品种;大豆选用耐荫、耐密、抗倒伏、抗病性强、宜机收品种。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专利,凡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与大豆同时种植,两行玉米种植带与四行大豆种植带构成复合种植带,复合种植带交替,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开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的沟形为梯形,上口宽24cm左右,下口宽15cm左右,垄高20~2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两行玉米种植带内的行距不大于40cm,四行大豆种植带内的行距不大于30cm,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之间的带距50~60cm,两行玉米种植带与四行大豆种植带的总带宽约为2.3~2.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多雨轮作地区大豆玉米复合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林高辉松周永清户凯亭吴雨康林相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