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735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包括配电室和地基,还包括有电缆沟、集水坑、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电缆沟开设于地基上侧且贯穿配电室,集水坑数量为多个且开设于电缆沟底部,相连两个集水坑之间开设有连通槽,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均安装于配电室内壁,液位传感器安装于其中一个集水坑中,配电室内还分别设置有液位控制机构、温度控制机构以及湿度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的监测配电室内部的温湿度情况以及集水坑液位情况,从而全面实时的监测配电室的内部环境。全面实时的监测配电室的内部环境。全面实时的监测配电室的内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配电网智能化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了越来越多的户外配电室,由于户外配电室所处的环境相对较为开放,因此为了确保户外配电室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时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对配电室内部环境(包括电缆沟水位、配电室内温湿度等)进行检查,然而定时的人工检查不具有实时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包括配电室和地基,所述配电室固定于所述地基上侧,还包括有电缆沟、集水坑、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其中,
[0006]所述电缆沟开设于地基上侧且贯穿所述配电室,用于将输配电线缆穿入配电室中;
[0007]所述集水坑数量为多个且开设于所述电缆沟底部,相连两个所述集水坑之间开设有连通槽,当雨水进入电缆沟后能够同步的流入各个所述集水坑中,避免电缆沟中大量积水;
[0008]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配电室内壁,用于实时监测配电室中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所述配电室还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用于接收监测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远程终端;<br/>[0009]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坑中,用于实时监测集水坑中的液位数据,所述控制箱能够接收液位数据并将其发送至远程终端;
[0010]所述配电室内还分别设置有液位控制机构、温度控制机构以及湿度控制机构。
[0011]所述配电室下侧与所述电缆沟之间设置有封堵隔板,所述配电室内部安装有若干与所述电缆沟相匹配的盖板。
[0012]所述液位控制机构包括有多个与所述集水坑相对应的U形排水槽,所述U形排水槽朝上设置且与所述集水坑上侧相连通,各个所述U形排水槽底部与市政雨水管道相连通。
[0013]所述温度控制机构包括有散热风机组、进风管路、蛇形管以及换气管路,所述散热风机组安装于所述配电室上侧内壁,所述配电室还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散热风机组相对应的排风槽,所述蛇形管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于各个所述集水坑下侧,所述进风管路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蛇形管相对应,所述进风管路一端延伸至所述配电室室外,所述进风管路另一端向下贯穿所述地基延伸至所述集水坑下侧且与所述蛇形管管道连接,所述换气管
路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蛇形管相对应,所述换气管路一端向下贯穿所述地基延伸至所述集水坑下侧且与所述蛇形管管道连接,所述换气管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配电室室内的所述地基表面,所述地基表面安装有若干与所述换气管路相匹配的防护筛板。
[0014]所述进风管路位于所述配电室室外的一端向下延伸。
[0015]所述湿度控制机构包括有水汽分离管,所述水汽分离管与所述进风管路位于所述配电室室外的一端管道连接,所述水汽分离管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若干挡板,两侧的所述挡板倾斜设置且呈树状交叉分布,各个所述挡板端部均向着所述水汽分离管中部向下延伸。
[0016]所述水汽分离管下端还安装有防尘筛网。
[0017]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8]步骤100:液位控制,在下雨天气时,雨水通过电缆沟渗入配电室,流入集水坑中,当雨水漫至集水坑上侧后,由于U形排水槽与集水坑上侧相连通,因此多余的雨水将直接通过U形排水槽流入市政雨水管道,从而避免电缆沟内集水,达到液位控制的效果;
[0019]步骤200:温度控制,配电室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机组的运行,将室外空气通过进风管路抽入,进入蛇形管,蛇形管位于集水坑下侧,因此蛇形管没入集水坑所积的水中,从而使得常温空气进入蛇形管后能够进行水冷变为冷空气,蛇形管能够增加空气在集水坑内的流通时间,从而提升冷却效果,冷空气通过换气管路排出至地基表面,由于配电室内热空气会上升,被散热风机组排出,因此冷空气就进入配电室内,从而降低配电室内部的温度,达到温度控制的效果;
[0020]步骤300:在步骤200进行的同时,特别是在下雨天气时,室外空气含有大量水汽,湿度较大,因此在进风管路抽入室外空气时,通过水汽分离管设置的各个挡板能够将室外空气的水汽阻挡,使得水汽附着于各个挡板表面,形成水滴,并且由于挡板倾斜设置且挡板端部均向着水汽分离管中部向下延伸,因此水滴将沿着各个挡板向下滴出,从而避免抽入的室外空气含有大量水汽,达到湿度控制的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的监测配电室内部的温湿度情况以及集水坑液位情况,从而全面实时的监测配电室的内部环境。
附图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实施例一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配电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集水坑和电缆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配电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配电室内部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配电室内部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31]实施例一:配电室100、地基101、电缆沟102、集水坑103、温度传感器104、湿度传感器105、液位传感器106、连通槽107、控制箱108、封堵隔板109、盖板110;
[0032]实施例二:U形排水槽200、散热风机组201、进风管路202、蛇形管203、换气管路
204、排风槽205、防护筛板206、水汽分离管207、挡板208、防尘筛网209;
[0033]实施例三:积雨箱300、水泵箱301、输水管3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一:
[0036]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包括配电室100和地基101,配电室100固定于地基101上侧,还包括有电缆沟102、集水坑103、温度传感器104、湿度传感器105以及液位传感器106,其中,
[0037]电缆沟102开设于地基101上侧且贯穿配电室100,用于将输配电线缆穿入配电室100中;
[0038]集水坑103数量为多个且开设于电缆沟102底部,相连两个集水坑103之间开设有连通槽107,当雨水进入电缆沟102后能够同步的流入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包括配电室和地基,所述配电室固定于所述地基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缆沟、集水坑、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电缆沟开设于地基上侧且贯穿所述配电室,用于将输配电线缆穿入配电室中;所述集水坑数量为多个且开设于所述电缆沟底部,相连两个所述集水坑之间开设有连通槽,当雨水进入电缆沟后能够同步的流入各个所述集水坑中,避免电缆沟中大量积水;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湿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配电室内壁,用于实时监测配电室中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所述配电室还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用于接收监测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集水坑中,用于实时监测集水坑中的液位数据,所述控制箱能够接收液位数据并将其发送至远程终端;所述配电室内还分别设置有液位控制机构、温度控制机构以及湿度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室下侧与所述电缆沟之间设置有封堵隔板,所述配电室内部安装有若干与所述电缆沟相匹配的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机构包括有多个与所述集水坑相对应的U形排水槽,所述U形排水槽朝上设置且与所述集水坑上侧相连通,各个所述U形排水槽底部与市政雨水管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室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机构包括有散热风机组、进风管路、蛇形管以及换气管路,所述散热风机组安装于所述配电室上侧内壁,所述配电室还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散热风机组相对应的排风槽,所述蛇形管数量为多个且分别安装于各个所述集水坑下侧,所述进风管路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蛇形管相对应,所述进风管路一端延伸至所述配电室室外,所述进风管路另一端向下贯穿所述地基延伸至所述集水坑下侧且与所述蛇形管管道连接,所述换气管路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蛇形管相对应,所述换气管路一端向下贯穿所述地基延伸至所述集水坑下侧且与所述蛇形管管道连接,所述换气管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森林毕金桥孙琦
申请(专利权)人:莱格特智电物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