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淋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26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淋滤装置,属于土壤淋滤领域;其包括:套筒,套筒上端内部设有内凹台,套筒下端设有环状凹槽;取土杯内部贯通,其中下端为取土端,上端为淋滤端,且取土杯下端可拆卸安装在内凹台中;集液杯上端为敞开端,并可拆卸安装在环状凹槽中;淋滤机构包括盛水杯和淋滤结构,盛水杯安装在集液杯的下端,淋滤结构一端连通盛水杯,另一端位于淋滤端的上端;将取土杯插在待测土壤中,通过取土端取土,并一起放置于套筒的内凹台上,集液杯用于承接淋滤土壤后渗透下的液体,盛水杯用于盛放配制好的渗透液,淋滤结构将渗透液输送至取土杯上端洒落下来;并通过集液杯收集,整个装置小巧,方便使用,效果显著。效果显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淋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淋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淋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淋滤是研究特定物质在土壤中迁入或迁出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农林、水利和环保等诸多领域。土壤淋滤实验是用于研究土壤肥料、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等在土壤中的吸附和动态迁移过程。土壤淋滤法具有离子交换彻底,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但该方法所使用的淋滤器数量繁多,组装淋滤系统复杂,操作过程中容易损坏,同时出流测量的过程中人工取样测量费时费力。
[0003]目前,土壤淋滤大多应用在室外各土壤使用场景中,各设备装置较大,且基本都用筛分后重组的土壤进行实验,而在应用原状土取土、保存和实验中往往比较困难,易受到了人为扰动;同时重组土壤在土壤孔隙度、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物方面与原状土壤相差较大,从而导致淋滤速度和土壤的吸附等与原状土壤存在差别,因此现亟需一种取土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小巧方便,适于室内实验室中的各实验条件下的原状土壤小型淋滤实验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土壤淋滤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壤淋滤装置,包括:
[0006]套筒,所述套筒上端内部设有内凹台,所述套筒下端设有环状凹槽;
[0007]取土杯,所述取土杯内部贯通,其中下端为取土端,上端为淋滤端,且所述取土杯下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凹台中;
[0008]集液杯,所述集液杯上端为敞开端,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环状凹槽中;
[0009]淋滤机构,所述淋滤机构包括盛水杯和淋滤结构,所述盛水杯安装在所述集液杯的下端,所述淋滤结构一端连通所述盛水杯,另一端位于所述淋滤端的上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取土杯用于取土,将取土杯的取土端插在待测土壤中,通过取土端进行取土,再将取土杯的取土端放置于套筒的内凹台上,这样保证了所取的土为原状土壤,有利于提高实验准确性,集液杯用于承接淋滤土壤后渗透下的液体,淋滤机构包括盛水杯和淋滤结构,其中盛水杯用于盛放配制好的渗透液,淋滤结构将盛水杯的渗透液输送至取土杯淋滤端上方并往取好的土壤中洒落下来;再通过集液杯收集渗透过土壤的液体;通过取土杯和集液杯在套筒中嵌套卡接,同时盛水杯卡接在集液杯的下方,整个装置小巧,方便使用,效果显著。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进一步,所述套筒还包括过滤网和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斜向上分布,并连通所述套筒和外界,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内凹台上。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筒中内凹台上安装的过滤网,可过滤土壤
颗粒,确保集液杯收集的液体中数据准确,通气孔用于平衡装置内外气压,方便在取土杯的上方淋洒液体时,液体能顺利的往下渗透并落下。
[0014]进一步,所述取土端为锥台结构,且所述取土端的外侧面上还设有长度刻度线。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取土杯取土端部分的壁厚度从下至上逐渐变厚,其内壁截面为尖状形状的锥形结构,方便插入到土壤中去,外侧面上还设有长度刻度线方便在插入土壤中时能知道取土壤层的厚度多少,以实现精确测量。
[0016]进一步,所述集液杯为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集液杯的外侧刻有容量刻度线。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集液杯为透明材质,方便在外界能观察到内部液体的多少,同时容量刻度线可以精确的得到所需渗透液的多少。
[0018]进一步,所述集液杯的下端和所述盛水杯上端为螺纹卡接。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纹卡接,可以旋转取出盛水杯,方便往盛水杯中放置配置好的淋滤液,同时在不需要淋滤时,可以拆分使用。
[0020]进一步,所述盛水杯下端设有连通孔,所述淋滤结构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盛水杯内部连通。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盛水杯下端设有连通孔,所述淋滤结构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盛水杯内部连通。
[0022]进一步,所述淋滤结构包括水管、送水泵和淋滤喷头,所述水管固定在所述盛水杯上,且所述水管一端连通所述盛水杯,另一端连通所述淋滤喷头,且所述淋滤喷头位于所述淋滤端的上端,所述送水泵安装在所述水管中间位置,并通过所述水管将所述盛水杯的液体输送至所述淋滤喷头中。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管用于淋滤液的输送,送水泵为淋滤液的输送提供压力,以实现淋滤液从盛水杯送至淋滤喷头中,并通过淋滤喷头喷洒到取土杯中的土壤上。
[0024]进一步,所述送水泵为橡胶空心椭圆球,所述送水泵的上下两端接入在所述水管的中间部分并与水管连通。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送水泵为橡胶空心椭圆球,通过挤压橡胶空心椭圆球,进而把淋滤液从盛水杯中吸出并沿水管输送至淋滤喷头中喷洒出去。
[0026]进一步,所述水管中还竖直安装有两个逆止阀,且两个所述逆止阀分别位于所述送水泵的上下两端。
[00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逆止阀且分别位于所述送水泵的上下两端,并安装在水管中,逆止阀可以让液体或空气沿水管至淋滤喷头方向单向运动,在挤压橡胶空心椭圆球时,球内气体会从上方逆止阀出去,挤压后,橡胶空心椭圆球恢复原状时,由于内部气压小,因而会通过下方的逆止阀中把水抽上来,挤压多次后,橡胶空心椭圆球内注满水后,再挤压时即把淋滤液沿上方逆止阀推出至淋滤喷头中喷洒。
[0028]进一步,所述逆止阀包括圆锥台块,圆形卡口和圆环,所述圆形卡口外侧和所述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直径大于所述圆形卡口并和所述圆锥台块底端非密封连接,所述圆锥台块材质密度大于水,所述圆锥台块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圆形卡口位置处。
[002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锥台块止水阀的特征在于当有液体或气体流进冲击时,圆锥台块往上移动,同时在圆环的限制下,圆环卡住圆形卡口,又因为圆环和
圆锥台底端非密封连接,液体可以通过,而当没有液体冲击时,在重力作用下,台块又往下落,使得台块侧面刚好抵住圆形卡口,阻止了液体的倒流。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淋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逆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3]1、套筒;11、通气孔;12、过滤网;2、取土杯;3、集液杯;4、淋滤机构;41、盛水杯;411、通孔;42、淋滤结构;421、水管;422、送水泵;423、淋滤喷头;424、逆止阀;424a、圆锥台块;424b、圆形卡口;424c、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并非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上端内部设有内凹台,所述套筒(1)下端设有环状凹槽;取土杯(2),所述取土杯(2)内部贯通,其中下端为取土端,上端为淋滤端,且所述取土杯(2)下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凹台中;集液杯(3),所述集液杯(3)上端为敞开端,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环状凹槽中;淋滤机构(4),所述淋滤机构(4)包括盛水杯(41)和淋滤结构(42),所述盛水杯(41)安装在所述集液杯(3)的下端,所述淋滤结构(42)一端连通所述盛水杯(41),另一端位于所述淋滤端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还包括过滤网(12)和至少一个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在所述套筒(1)的侧壁上斜向上分布,并连通所述套筒(1)和外界,所述过滤网(12)安装在所述内凹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土端为锥台结构,且所述取土端的外侧面上还设有长度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杯(3)为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集液杯(3)的外侧刻有容量刻度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杯(3)的下端和所述盛水杯(41)上端为螺纹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土壤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杯(41)下端设有连通孔(411),所述淋滤结构(42)通过所述连通孔(41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芬罗劬侃杨慧朱同彬张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