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光驱鸟器、驱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8726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光驱鸟器、驱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输电线路驱鸟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模块、感应模块、声光驱鸟模块和用于向整个驱鸟器供电的电源模块;感应模块通过第二放大电路连接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声光驱动电路驱动连接到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感应器感应鸟类在目标区域内的运动情况,并在感应到鸟类朝向输电线路的方向移动时,控制器通过第一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声光驱动电路驱动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进行声光驱鸟,该驱鸟器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且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减少了跳闸次数,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光驱鸟器、驱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驱鸟
,具体涉及一种声光驱鸟器、驱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电气化发展,居民及企业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输电线路跳闸会大大降低供电的可靠性,如何降低跳闸率则至关重要。而造成跳闸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鸟患是引起跳闸的重要原因。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驱鸟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应用的驱鸟器主要分为风力驱鸟器及鸟刺。风力驱鸟器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存在无风不转及时间长久转动不灵活现象,再加上鸟类应激性反应,对风力驱鸟器已不再敏感,驱鸟效果已不明显;鸟刺对鸟类存在极大的伤害,虽然能防止鸟类筑巢,但鸟类停落时容易被刺伤甚至被刺死,破坏生态环境;现有的复杂设备在后期清理或更换时也极不方便,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声光驱鸟器、驱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的驱鸟装置驱鸟效果不明显,且破坏生态生态环境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声光驱鸟器、驱鸟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声光驱鸟器,包括控制模块、感应模块、声光驱鸟模块和用于向整个驱鸟器供电的电源模块;
[0007]所述声光驱鸟模块包括第一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声光驱动电路、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
[0008]所述感应模块通过第二放大电路连接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将感应模块感应到的鸟的状态发送至控制模块进行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声光驱动电路驱动连接到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根据处理结果启动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进行驱鸟。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可变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第一放大器U1、可变电阻R6、电容C6、电阻R7、电容C7、可变电阻R8、电容C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可变电阻R12、电容C9、电容C10、第二放大器U2和电阻R13;
[0010]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可变电阻R2的第一端均连接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阻R3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正向输入端,可变电阻R2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3接地,可变电阻R2的滑动端连接到可变电阻R2的第二端,电容C2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连
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还连接到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5接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还连接到可变电阻R6的第一端,可变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可变电阻R6的滑动端通过电容C6连接到电阻R7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容C7的第一端和可变电阻R8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可变电阻R8的滑动端,可变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8连接到可变电阻R8的滑动端,可变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9连接到电容C9的第一端,可变电阻R8的滑动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10和电阻R11连接到可变电阻R12的滑动端,可变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容C9的第二端,可变电阻R12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10连接到电阻R7的第一端,可变电阻R12的滑动端还连接到第二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第二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3接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9的第一端和电压比较电路。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电容C11、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1、可变电阻R16、电阻R17、第一比较器U3、电阻R18、二极管D2、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12、电阻R21和第二比较器U4;
[0012]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电容C11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4接地,电容C11的第二端还连接到第一比较器U3的反向输入端,第一比较器U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到电阻R15的第一端和可变电阻R16的第一端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到电阻R17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电阻R17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模块,可变电阻R16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比较器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8连接到电源模块,第一比较器U3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第二比较器U4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电容C12的第一端,电阻R19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电容C1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比较器U4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20连接到电源模块,第二比较器U4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21接地,第二比较器U4的输出端连接到声光驱动电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光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2、三极管Q1、电阻R23、电阻R24和电容C13;
[0014]电阻R22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比较器U4的输出端,电阻R22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23连接到电源模块,电阻R22的第二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和驱鸟灯VD1的正极,驱鸟灯VD1的负极通过电阻R24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声音驱鸟元件B1的第一端,声音驱鸟元件B1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模块,声音驱鸟元件B1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13接地。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4、电阻R25、电阻R26、三极管Q2、电阻R27、电阻R28、电容C15、电阻R29、第三放大器U5、电阻R30、电容C16和电容C17;
[0016]电容C14的第一端连接到感应器,电容C14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25连接到电阻R26、电容C15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容C14的第二端还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6的第二端连接到电源模块,电容C15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27连接到第三放大器U5的正向输入端,第三放大器U5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28连接到电源模块,第三放大器U5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29和电容C16接地,第三放大器U5的反向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30和电容C17连接到第三放大器U5的输出端,第三放大器U5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模块。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壳体的顶端,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源模块中的蓄电池连接。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模块采用红外感应器。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声光驱鸟器的驱鸟方法,包括:
[0020]根据红外感应器检测目标区域内是否出现鸟类;
[0021]若是,则判断鸟类的运动方向与预设朝向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光驱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感应模块、声光驱鸟模块和用于向整个驱鸟器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声光驱鸟模块包括第一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声光驱动电路、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所述感应模块通过第二放大电路连接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将感应模块感应到的鸟的状态发送至控制模块进行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声光驱动电路驱动连接到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根据处理结果启动声音驱鸟元件B1和驱鸟灯VD1进行驱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光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可变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第一放大器U1、可变电阻R6、电容C6、电阻R7、电容C7、可变电阻R8、电容C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可变电阻R12、电容C9、电容C10、第二放大器U2和电阻R13;电阻R1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可变电阻R2的第一端均连接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阻R3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正向输入端,可变电阻R2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3接地,可变电阻R2的滑动端连接到可变电阻R2的第二端,电容C2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4连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还连接到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5接地,第一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还连接到可变电阻R6的第一端,可变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可变电阻R6的滑动端通过电容C6连接到电阻R7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容C7的第一端和可变电阻R8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可变电阻R8的滑动端,可变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8连接到可变电阻R8的滑动端,可变电阻R8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9连接到电容C9的第一端,可变电阻R8的滑动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10和电阻R11连接到可变电阻R12的滑动端,可变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容C9的第二端,可变电阻R12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10连接到电阻R7的第一端,可变电阻R12的滑动端还连接到第二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第二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3接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容C9的第一端和电压比较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光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电容C11、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1、可变电阻R16、电阻R17、第一比较器U3、电阻R18、二极管D2、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12、电阻R21和第二比较器U4;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放大器U2的输出端,电容C11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4接地,电容C11的第二端还连接到第一比较器U3的反向输入端,第一比较器U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到电阻R15的第一端和可变电阻R16的第一端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到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丛丛张玉同刘秀更兰海韩建兵李健邱振杰马海强孙莎莎韦冲魏士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博兴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