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01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固定板,固定板安装于壳体内,固定板的上端面与壳体上壁形成容纳腔,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往上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能够卡住锂电池;锂电池,锂电池安装于容纳腔内;下端盖,下端盖两侧设有固定结构,下端盖通过固定结构与壳体连接,下端盖设有用于支撑弹性元件的第二限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弹性元件自身的弹性复位功能,在操作人员将锂电池推进安装位到位后,被锂电池按压的弹性元件复位将锂电池固定,从而防止锂电池掉落,再将下端盖盖合于门锁上,从而防止锂电池滑落并将锂电池隐藏于门锁内。锁内。锁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下装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锁作为常见的居家门锁,其便利性使得人们省去开门、关门和锁门的繁琐操作,智能门锁由于具备安全性能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深受广大民众欢迎。
[0003]现有智能门锁广泛应用的下装锂电池均采用从门锁正面将锂电池按压进门锁内,然后将电池盖盖合于门锁上。但由于这种结构设计限制了智能门锁的外观设计,使得大部分的下装锂电池智能门锁均不能设计成将锂电池隐藏在门锁内。即便少数可以设计成隐藏式锂电池的智能门锁,但存在锂电池容易滑落或者位置卡扣零部件数量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壳体上壁形成容纳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往上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卡住所述锂电池;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两侧设有固定结构,所述下端盖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下端盖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二限位部,所述下端盖能够将所述壳体封闭。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利用弹性元件自身的弹性复位功能,在操作人员将锂电池推进安装位到位后,被锂电池按压的弹性元件复位将锂电池固定,从而防止锂电池掉落,再将下端盖盖合于门锁上,从而防止锂电池滑落并使得锂电池隐藏于门锁内。通过仅设置单一得弹性元件,从而避免了位置卡扣零部件数量多的问题,从而减轻了隐藏式锂电池智能门锁的生产成本。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往外延伸形成第一按压部,按压所述第一按压部能够将所述锂电池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松开。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按压部,按压所述第二按压部能够将所述固定结构从所述壳体上松开。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下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端盖靠近所述固定结构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弹性元件一体成型。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锂电池左右移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若干个第四限位部,所述第四限位部能够支撑所述锂电池,所述固定板上部设有若干个第五限位部,所述第五限位部能够支撑所述锂电池。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端盖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四限位部卡合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位两侧内壁分别设有第六限位部,所述第六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锂电池左右移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设有远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侧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端子通过所述接线口与所述锂电池连接。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示出的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示出的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的仰视图;
[0021]图4为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2标记A的放大图;
[0023]图6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壳体和下端盖的仰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壳体100、第一连接部110、第三限位部120、第四限位部130、接线口140;
[0027]锂电池200;
[0028]固定板300、弹性元件310、第一限位部320、第一按压部330、第五限位部340、第六限位部350;
[0029]下端盖400、固定结构410、顶板420、凹槽421、第二限位部430、第二连接部440、第二按压部441;
[0030]接线端子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00、固定板300、锂电池200和下端盖400。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下部呈敞口状,壳体100
下部指的是壳体100沿自身中轴线延伸方向的下半部分。如图3所示,固定板30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壳体100内,固定板300的上端面与壳体100上壁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存放锂电池200,固定板300用于配合壳体100将锂电池200安装于容纳腔内。需要注意的是,容纳腔在说明书附图上并未标记。固定板300远离容纳腔的一端设有弹性元件310,固定板300与弹性元件310一体成型,弹性元件310下部与容纳腔形成放置空间,该放置空间用于存放处于下压阶段的弹性元件310。弹性元件310远离容纳腔的一端往上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320,第一限位部320用于弹性元件310弹性复位后固定锂电池200。如图1至图3所示,锂电池200的大小与容纳腔的大小相配合,使得锂电池200能通过与容纳腔卡合连接插入壳体100。如图4所示,下端盖400两侧往内延伸形成固定结构410,固定结构410用于将下端盖400固定于壳体100内。如图4所示,下端盖400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限位部430,各第二限位部430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限位部430用于支撑弹性元件310,下端盖400能够将壳体100封闭,从而防止弹性元件310或锂电池200脱落。
[00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100下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10,下端盖400靠近固定结构410的两侧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10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440,壳体100通过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440配合与下端盖400卡合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440卡合连接,从而提升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固定板(300),所述固定板(3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固定板(300)的上端面与所述壳体(100)上壁形成容纳腔,所述固定板(300)的一侧设有弹性元件(310),所述弹性元件(310)的一端往上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320),所述第一限位部(320)能够卡住所述锂电池(200);锂电池(200),所述锂电池(20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下端盖(400),所述下端盖(400)两侧设有固定结构(410),所述下端盖(400)通过所述固定结构(41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下端盖(400)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弹性元件(310)的第二限位部(430),所述下端盖(400)能够将所述壳体(100)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20)远离所述弹性元件(310)的一端往外延伸形成第一按压部(330),按压所述第一按压部(330)能够将所述锂电池(200)从所述第一限位部(320)上松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掉落的锂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下部两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10),所述下端盖(400)靠近所述固定结构(410)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44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4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保张世杰张文龙胡志平汤银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安心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