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6995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它包括:将豆渣进行超微粉碎过筛;将过筛后的豆渣粉与水溶解倒入空化射流机,进行空化射流处理处理;三步酶法酶解;将沉淀物与水制备成混合液,调节PH至5.0,向混合液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二者添加比例为1:1,复合酶添加量为6%,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5h,酶解结束后离心;冷冻干燥,得到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空化射流联合酶法大大提高了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能力,获得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溶胀力分别提升了1.76倍、2.58倍、2.17倍,应用于食品行业中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理化性质。提升产品的理化性质。提升产品的理化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
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
二、
技术介绍

[0002]有第七大营养素之称的膳食纤维,是平衡膳食结构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近二十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充分补充对肠道健康有益,对维持机体血糖平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一定的帮助,对结肠癌、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然而,研究发现,由于食物越来越精细,导致膳食纤维在膳食中的缺失越来越严重,人体迫切需要补充膳食纤维,面对这样的情况,膳食纤维的研究和相关产品的研制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逐渐成为科研的热门课题。
[0003]大豆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和营养益处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之一。然而,大豆在食用或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豆渣,豆渣每年在全球产生约400万吨,但大多被用于动物饲料或被直接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代表着极大的资源浪费。水分含量高的豆渣使其极易腐烂,尽管干燥处理减少了微生物的腐败现象,却使成本上升。豆渣中还含有大量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通常在干燥条件下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形式约占40%

60%。这就限制了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添加到食物中,因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可能造成质地质量不佳。
[0004]目前酶解法为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的制备方法,根据统计,不同原料所获得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较差,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理化性质好的不溶性膳食纤维。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这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通过制备出理化性质好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用来解决目前豆渣大多被用于动物饲料或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浪费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将豆渣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后的豆渣粉进行过筛;
[0008]步骤(2)、空化射流处理:将步骤(1)过筛后的豆渣粉与水溶解倒入空化射流机,进行处理,得到豆渣液,空化射流处理参数压力为0.3MPa,处理时间为10min;
[0009]步骤(3)、三步酶法酶解:将步骤(2)中空化射流处理后的样液调节pH至6.0,向样液中加入高温α

淀粉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95

100℃,酶解时间为0.25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7.0,向样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0.5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4.5,向样液中加入淀粉葡糖苷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0.5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将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四分之一,加入乙醇溶液,在4

8℃进行醇沉处理,静置12h后离心,取沉
淀物冷冻干燥,得到豆渣粉;
[0010]步骤(4)、复合酶酶解:将步骤(3)得到的沉淀物与水制备成混合液,调节PH至5.0,向混合液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二者添加比例为1:1,复合酶添加量为6%,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5h,酶解结束后离心;
[0011]步骤(5)、冷冻干燥:将步骤(4)离心后的产物进行水洗处理,然后将沉淀物冷冻干燥,得到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
[0012]上述方案步骤(1)中超微粉碎采用超微粉碎机,超微粉碎机转速为10000r/min,超微粉碎时间为10s

15s;过筛的目数为80目。
[0013]上述方案步骤(3)中高温α

淀粉酶的加酶量为20000U/g,碱性蛋白酶的加酶量为2000U/g,淀粉葡糖苷酶的加酶量为100000U/g。
[0014]上述方案步骤(3)中浓缩采用旋蒸蒸发仪,温度为85℃,转速为90r/min。
[0015]上述方案步骤(3)中乙醇溶液加入量为浓缩后溶液体积的4倍,乙醇溶液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
[0016]上述方案步骤(5)中水洗处理为将沉淀物溶解于85℃热水中,然后离心,重复处理3次。
[0017]上述方案步骤(5)中冷冻干燥的温度为

100—

140℃,冷冻干燥时间为10

12h。
[0018]有益效果:
[0019]1、不溶性膳食纤维由于其不溶于水的特性和较差的物理、化学性质。最终被用作动物饲料,其产业价值大打折扣,本专利技术采用空化射流联合酶法增强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可提高大豆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0020]2、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能力,获得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溶胀力分别提升了1.76倍、2.58倍、2.17倍,应用于食品行业中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理化性质。
[0021]3、本专利技术获得的豆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纯度高,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便于企业工业化生产,大大节省成本。
[0022]4、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膳食纤维吸附亚硝酸盐和胆固醇的能力,可以应用于食品或保健品行业,有助于提高大豆加工副产物

豆渣的附加值。
[0023]5、本专利技术具有提取工艺耗能低、时间短、提取率高、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的优势。
四、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对照例1和实施例1的持水力比较图。
[0025]图2为对照例1和实施例1的持油力比较图。
[0026]图3为对照例1和实施例1的膨胀力比较图。
[0027]图4为对照例1和实施例1的亚硝酸盐吸附力比较图。
[0028]图5为对照例1和实施例1的胆固醇吸附力比较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这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2](1)干燥好的豆渣在10000r/min,时间为10s

15s下进行超微粉碎处理,然后过80目筛获得豆渣粉末。
[0033](2)将步骤(1)豆渣粉溶解于水中,搅拌混匀,倒入空化射流机处理,处理压力0.3MPa,处理时间为10min,结束后收集样液。
[0034](3)将步骤(2)收集的样液调节PH至6.0,向样液中加入高温α

淀粉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95

100℃,酶解时间为0.25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7.0,向样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0.5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4.5,向样液中加入淀粉葡糖苷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0.5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采用旋蒸蒸发仪的方法,温度为85℃,转速为90r/min浓缩至原体积的四分之一,加入4倍体积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豆渣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后的豆渣粉进行过筛;步骤(2)、空化射流处理:将步骤(1)过筛后的豆渣粉与水溶解倒入空化射流机,进行处理,得到豆渣液, 空化射流处理参数压力为0.3 MPa,处理时间为10 min;步骤(3)、三步酶法酶解:将步骤(2)中空化射流处理后的样液调节pH至6.0,向样液中加入高温α

淀粉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95

100 ℃,酶解时间为0.25 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7.0,向样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60 ℃,酶解时间为0.5 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调节pH至4.5,向样液中加入淀粉葡糖苷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60 ℃,酶解时间为0.5 h,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冷却至室温,将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四分之一,加入乙醇溶液,在4

8℃进行醇沉处理,静置12 h后离心,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得到豆渣粉;步骤(4)、复合酶酶解:将步骤(3)得到的沉淀物与水制备成混合液,调节pH至5.0,向混合液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二者添加比例为1:1,复合酶添加量为6%,酶解温度为50 ℃,酶解时间为1.5 h,酶解结束后离心;步骤(5)、冷冻干燥:将步骤(4)离心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远田禹王立东吴彤白露吕文庆王浩宇张舒李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