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698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引入污水的进水组件,净化污水的湿地模块,排出净化后的水的出水组件,湿地模块包括一层或多层湿地单元组,在竖直方向上,多层湿地单元组拼接装配成湿地模块,污水流经湿地单元组以净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湿地系统通过以类似于积木搭建的方式实现模块化、实现预装式,即相对于庞大的人工湿地系统而言,采用一个个小的颗粒单元,在横向、纵向、竖直三个方向的快速拼接组装,从而形成模块化预装式人工湿地系统。统。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为建造和控制运行的沼泽地类似的地表水体,类似自然沼泽地,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人工湿地将引入的污水、污泥沿一定的方向流动,经过填料、植物等共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而潜流型人工湿地,是指将污水位于湿地填料层以下,污水在填料床中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通过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填料截留等的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去除。
[0003]现有技术CN208948967U公开了模块化人工湿地集成装置,包括模块化的沉淀池、生态净化过滤池和清水池;沉淀池包括第一预制沉箱,第一预制沉箱的中部插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预制沉箱的顶部上设有弧形砂石过滤网且内壁上等间距设置有阻尼网;生态净化过滤池包括第二预制沉箱,第二隔板将第二预制沉箱分隔为过滤池和生物净化池,清水池的包括第三预制沉箱。该装置可防止泥沙进入系统中造成后期清理困难,蓄水能力好,可保持对水生植物水分供应,防止人工湿地系统出现污水处理能力下降。但这种传统潜流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时,整体施工周期过长,运行期维修费用高,维修困难。
[0004]鉴于以上技术问题,特推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引入污水的进水组件,净化污水的湿地模块,排出净化后的水的出水组件,湿地模块包括一层或多层湿地单元组,在竖直方向上,多层湿地单元组拼接装配成湿地模块,污水流经湿地单元组以净化处理。
[0007]进一步的,湿地模块包括两层湿地单元组,分为表层湿地单元组、底层湿地单元组;或湿地模块包括三层湿地单元组,分为表层湿地单元组、中层湿地单元组、底层湿地单元组,在竖直方向,表层湿地单元组处于中层湿地单元组上方,中层湿地单元组处于底层湿地单元组上方。
[0008]进一步的,在竖直方向,污水沿表层湿地单元组、中层湿地单元组、底层湿地单元组依次流过,表层湿地单元组包括多个第一湿地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第一湿地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表层湿地单元组,第一湿地单元可在施工前预装配;或中层湿地单元组包括多个第二湿地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第二湿地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中层湿地单元组,第二湿地单元可在施工前预装配;或底层湿地单元组包括多个第三湿地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第三湿地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底层湿地单元组,第三湿地单元可在施工前预装配。提供了一种新的人工湿地构建
系统,通过以类似于积木搭建的方式实现模块化、实现预装式,即相对于庞大的人工湿地系统而言,采用一个个小的颗粒单元,在横向、纵向、竖直三个方向的快速拼接组装,从而形成模块化预装式人工湿地系统。
[0009]进一步的,第一湿地单元内填充表层填料和/或植物,表层填料为砂石、种植土以适于植物生长。
[0010]进一步的,第二湿地单元填充中层填料,中层填料为具有吸附性的火山岩、沸石、无烟煤。
[0011]进一步的,第三湿地单元填充底层填料,底层填料为具有透水性的填料以防止湿地床底部阻塞。
[0012]进一步的,在横向方向上,湿地模块依次包括进水区域、净化区域、出水区域,污水在横向方向上依次流经进水区域、净化区域、出水区域。
[0013]进一步的,进水区域包括多个进水单元,在竖直方向、横向方向、纵向方向的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多个进水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进水区域;出水区域包括多个出水单元,在竖直方向、横向方向、纵向方向的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多个出水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出水区域,进水单元或出水单元填充透水填料。
[0014]进一步的,净化区域分为第一净化区域、第二净化区域,在竖直方向,第一净化区域位于第二净化区域的上方。
[0015]进一步的,第一净化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净化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第一净化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第一净化区域,第一净化单元内部容纳植物和/或填料。
[0016]进一步的,在横向方向上,第二净化区域包括吸附区、第一核心区、第二核心区;吸附区包括多个第二净化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第二净化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吸附区,第二净化单元容纳吸附填料;第一核心区包括多个第三净化单元,多个第三净化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第一核心区;第二核心区包括多个第四净化单元,多个第四净化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第二核心区。
[0017]进一步的,第三净化单元内容纳除氮填料和/或第四净化单元容纳除磷填料。这种多个分区设置,实现了填料准确配比,可以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了良好的污水净化效果。
[00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解决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整体施工周期过长的问题;
[0020]2、解决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工程施工时无法保证填料准确配比的问题;
[0021]3、解决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无法精细化安装的问题;
[0022]4、解决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运行期堵塞后维修费用高,维修困难的问题;
[0023]5、解决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无法使用软性填料的问题;
[0024]6、解决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局部堵塞、短流修复较为困难的问题;
[0025]7、解决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底层管路、填料维修时对表层植物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示出了模块化人工湿地实施例一第一种情况示意图;
[0028]图2示出了模块化人工湿地实施例一第二种情况示意图;
[0029]图3示出了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4示出了植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示出了吸附填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示出了透水填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示出了模块化人工湿地实施例二示意图。
[003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5]1、表层湿地单元组;2、植物单元;3、第一框体;
[0036]4、中层湿地单元组;5、底层湿地单元组;6、吸附填料单元;7、第二框体;
[0037]8、第二核心区;9、凹槽;10、透水填料单元;11、第一净化区域;12、吸附区;13、第一核心区;14、进水区域;15、出水区域;
[0038]X、横向方向;Y、纵向方向;Z、竖直方向;a、垂直流水流方向;b、水平流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引入污水的进水组件,净化所述污水的湿地模块,排出净化后的水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模块包括一层或多层湿地单元组,在竖直方向上,多层所述湿地单元组拼接装配成湿地模块,所述污水流经所述湿地单元组以净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模块包括两层湿地单元组,分为表层湿地单元组(1)、底层湿地单元组(5);或所述湿地模块包括三层湿地单元组,分为所述表层湿地单元组(1)、中层湿地单元组(4)、所述底层湿地单元组(5),在竖直方向,所述表层湿地单元组(1)处于所述中层湿地单元组(4)上方,所述中层湿地单元组(4)处于所述底层湿地单元组(5)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方向,所述污水沿所述表层湿地单元组(1)、所述中层湿地单元组(4)、所述底层湿地单元组(5)依次流过,所述表层湿地单元组(1)包括多个第一湿地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湿地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表层湿地单元组(1),所述第一湿地单元可在施工前预装配;或所述中层湿地单元组(4)包括多个第二湿地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湿地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中层湿地单元组(4),所述第二湿地单元可在施工前预装配;或所述底层湿地单元组(5)包括多个第三湿地单元,在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三湿地单元邻接排列并拼装成为底层湿地单元组(5),所述第三湿地单元可在施工前预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湿地单元内填充表层填料和/或植物,所述表层填料为砂石、种植土以适于植物生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湿地单元填充中层填料,所述中层填料为具有吸附性的火山岩、沸石、无烟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湿地单元填充底层填料,所述底层填料为具有透水性的填料以防止湿地床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延晨林卉娜雅刘玉龙安莹玉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