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98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后侧外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箱门的四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下方的储液仓,所述微型水泵的上端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贯穿储液仓的右侧中上部并与右侧分流管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左端均与导热管的右端连通,所述导热管均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通过限位机构和冷却机构,实现了在保证箱体的密封状态下,仍可以对箱体内部热量进行吸收。仍可以对箱体内部热量进行吸收。仍可以对箱体内部热量进行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缆供电成为城市的主流,电缆的分接处理及环网供电系统的敷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网开关设备是一种高压电器产品,而现有的环网开关设备种类繁多,氮气、干燥空气复合绝缘的介质等绝缘性能远低于SF6气体的绝缘性能,同时为了满足与用户现有SF6环网柜的并柜问题,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充气式开关设备内部电气开关在工作时,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容易出现温度过高而出现散热不及时的情况,所以如何解决充气式开关设备散热问题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8539444U公开的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环网开关设备,其通过吸风机设置在箱体内部进行抽风降温,再通过矩形口进风,虽然能达到降温效果,但其却不能保证箱体的密封性,设计上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后侧外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箱门的四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箱体的内后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安装有电气开关组件,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下方的储液仓,所述储液仓的后侧中上部开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上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储液仓的内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上端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端贯穿储液仓的右侧中上部并与右侧分流管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左端均与导热管的右端连通,所述导热管均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下端。
[0006]优选的,所述储液仓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下端四角。
[0007]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均贯穿箱体的两侧上下端中部并延伸,所述导热管的左端均与左侧分流管连通,左侧所述分流管的左端中部连通有回流管。
[0008]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的下端贯穿储液仓的左侧中上部并延伸,所述储液仓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门前侧四周中部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内部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卡扣。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周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卡扣的后端均与限位圈的
外周卡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将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至箱体的内后部,并安装好电气开关组件后,盖上箱门,并转动旋转座内部的卡扣,与箱体外周前侧的限位圈卡合,将箱体密封,打开端盖,通过进液管向储液仓内部注入冷却液,并启动微型水泵,通过连通管和分流管将冷却液注入导热管内部,箱体内部的电气开关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管吸收,导热管吸收的热量通过冷却液吸收,吸收热量的冷却液通过左侧的分流管以及回流管重新回流至储液仓的内部自然冷却,通过限位机构和冷却机构,实现了在保证箱体的密封状态下,仍可以对箱体内部热量进行吸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的正剖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箱体;2、箱门;3、限位机构;301、旋转座;302、转杆;303、卡扣;4、冷却机构;401、储液仓;402、进液管;403、端盖;404、微型水泵;405、连通管;406、分流管;407、导热管;408、回流管;5、支撑柱;6、支撑脚;7、限位圈;8、安装板;9、电气开关组件;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箱门2,箱门2的后侧外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箱门2的四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4,箱体1的内后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前侧安装有电气开关组件9,冷却机构4包括设置在箱体1下方的储液仓401,储液仓401的后侧中上部开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02,进液管402的上端设置有端盖403,储液仓401的内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404,微型水泵404的上端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05,连通管405的上端贯穿储液仓401的右侧中上部并与右侧分流管406连通,分流管406的左端均与导热管407的右端连通,导热管407均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下端。
[0020]本实施例中,储液仓401的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下端四角,导热管407的两端均贯穿箱体1的两侧上下端中部并延伸,导热管407的左端均与左侧分流管406连通,左侧分流管406的左端中部连通有408,408的下端贯穿储液仓401的左侧中上部并延伸,储液仓40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6。
[0021]具体的,打开端盖403,通过进液管402向储液仓401内部注入冷却液,并启动微型水泵404,通过连通管405和分流管406将冷却液注入导热管407内部,箱体1内部的电气开关组件9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管407吸收,导热管407吸收的热量通过冷却液吸收,吸收热量的冷却液通过左侧的分流管406以及回流管408重新回流至储液仓401的内部自然冷却,通过限位机构3和冷却机构4,实现了在保证箱体1的密封状态下,仍可以对箱体1内部热
量进行吸收。
[0022]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箱门2前侧四周中部的旋转座301,旋转座301的内部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卡扣303,箱体1的外周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圈7,卡扣303的后端均与限位圈7的外周卡合。
[0023]具体的,将安装板8通过螺栓安装至箱体1的内后部,并安装好电气开关组件9后,盖上箱门2,并转动旋转座301内部的卡扣303,与箱体1外周前侧的限位圈7卡合,将箱体1密封。
[0024]工作原理:
[0025]首先,将安装板8通过螺栓安装至箱体1的内后部,并安装好电气开关组件9后,盖上箱门2,并转动旋转座301内部的卡扣303,与箱体1外周前侧的限位圈7卡合,将箱体1密封,打开端盖403,通过进液管402向储液仓401内部注入冷却液,并启动微型水泵404,通过连通管405和分流管406将冷却液注入导热管407内部,箱体1内部的电气开关组件9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管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置有箱门(2),所述箱门(2)的后侧外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所述箱门(2)的四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4),所述箱体(1)的内后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前侧安装有电气开关组件(9),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设置在箱体(1)下方的储液仓(401),所述储液仓(401)的后侧中上部开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液管(402),所述进液管(402)的上端设置有端盖(403),所述储液仓(401)的内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404),所述微型水泵(404)的上端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05),所述连通管(405)的上端贯穿储液仓(401)的右侧中上部并与右侧分流管(406)连通,所述分流管(406)的左端均与导热管(407)的右端连通,所述导热管(407)均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绝缘全封闭充气式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平举李红程德财覃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亚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