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686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31
提供适合发挥优异的耐延迟破坏特性的焊接接头的制造的电阻点焊方法。该电阻点焊方法,利用一对焊接电极夹持重叠了两片以上的钢板,并边对上述钢板进行加压边进行通电,来在上述钢板相互的重叠面形成熔核来将上述钢板彼此接合,在上述接合后,以在上述钢板的表面的声压级满足30dB以上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上述熔核照射具有10Hz以上且100000Hz以下的频率的声波。频率的声波。频率的声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阻点焊方法以及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发挥优异的耐延迟破坏特性的焊接接头的制造的电阻点焊方法以及使用该电阻点焊方法的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特别适于对高强度钢板进行电阻点焊的情况。另外,本专利技术在汽车等的车辆部件的制造工序及车身的组装工序中特别优选使用。

技术介绍

[0002]从精加工的外观的良好程度考虑,在汽车等车辆的外观的加工中广泛使用电阻点焊。电阻点焊是指对金属施加压力而使金属彼此接合的技术之一。具体而言,电阻点焊是指如下技术:从欲接合的两个以上的金属(例如钢板)的两侧抵接电极,通过边施加适度的压力边进行通电来使金属逐渐熔融,之后,对金属进行冷却来使熔融部凝固,由此使金属彼此接合。金属彼此被接合的部位及在其周边形成的、因接合而经过了熔融的热影响部被称为熔核。另外,经由熔核接合了的部位被称为焊接接头。
[0003]这里,在电阻点焊中,在金属的熔融凝固过程中,高的拉伸应力残留于熔核部分。而且,在焊接时的上述熔融凝固过程中,存在于钢板表面的防锈油、水分、镀覆被膜、表面处理剂等被取入到金属内而产生或侵入氢。由于该氢易聚集于拉伸应力部,因此,作为结果,在焊接及冷却后的金属中,因熔核内的残留应力及氢而导致在焊接接头产生延迟破坏成为问题。
[0004]延迟破坏是指尽管对金属施加的应力为屈服强度以下的状态、但金属在从焊接等加工完成起经过了一定的时间后突然断裂的现象。
[0005]另一方面,以车身的高强度化带来的耐碰撞性能的提高为目的,有时使用高强度钢板作为汽车等的车辆用钢板。一般地,高强度钢板是不仅添加大量的C还添加各种合金元素来提高了强度的钢板,但氢脆敏感性大。因此,上述的延迟破坏在高强度钢板的电阻点焊中成为尤其大的问题。
[0006]对于这种延迟破坏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当在某一加压力下进行焊接通电后,在比该加压力高的加压力下进行后通电还有电极保持,由此使焊接部中的拉伸残留应力降低,使耐延迟破坏特性提高。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在上述电极保持后进一步在120~220℃下进行100s~6000s的“焊接后的热处理”会使侵入到焊接部的氢量下降,对于延迟破坏的防止有利。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94765号
[0008]然而,专利文献1是针对延迟破坏而专门着眼于通过加压力、通电模式的合理化来使拉伸残留应力降低的技术,对于钢板的氢脆性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关于该氢脆性,由于利用设置在焊接通电与后通电之间的无通电的冷却时间迅速地冷却焊接部,所以大部分的氢残留而不会向熔核的外部扩散,熔核内的残留氢量升高,因此存在难以抑制因残留氢引起的延迟破坏的担忧。另外,针对残留氢,即使进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焊接后的热处理”,也还担忧无法避免用于热处理设备的成本上升、以及因钢板
的组织因热处理发生变化而导致材料特性发生变化。
[0009]因此,为了得到发挥更加优异的耐延迟破坏特性的焊接接头,需要研究在电阻点焊中能够更加良好地控制残留在熔核内的氢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改善氢脆性而能够得到发挥优异的耐延迟破坏特性的焊接接头的电阻点焊方法及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们对于通过在电阻点焊时使在熔核内产生或侵入的氢向钢板的外部逸出来提高得到的焊接接头的耐延迟破坏特性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本专利技术人们得到了如下新的见解:为了不伴有因热处理引起的组织变化而导致的材质的变化地使焊接接头的耐延迟破坏特性提高,对接合后的钢板照射声波是有效的。
[0012]而且,本专利技术人们发现:在电阻点焊中,若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形成有熔核的钢板照射声波,则可简便地得到发挥优异的耐延迟破坏特性的焊接接头。
[0013]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的见解而完成的,其主旨如下。
[0014]1.一种电阻点焊方法,利用一对焊接电极夹持重叠了两片以上的钢板,并对上述钢板边进行加压边进行通电,在上述钢板相互的重叠面形成熔核来将上述钢板彼此接合,上述电阻点焊方法的特征在于,
[0015]在上述接合后,以在上述钢板的表面的声压级满足30dB以上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上述熔核照射具有10Hz以上且100000Hz以下的频率的声波。
[0016]这里,在本说明书中,“熔核”通常在钢板相互的重叠面(参照图1、图3的附图标记12、22)侧形成,无法从电阻点焊后的钢板的表面(参照图1、图3的附图标记11、21)直接目视确认,但能够根据通过该焊接在钢板的表面产生的焊接痕来确认形成有“熔核”。而且,“向熔核照射声波”例如能够通过向钢板的表面中的能够确认上述焊接痕的部分(以下,也称为“熔核相当表面”。参照图2的附图标记6、图3的附图标记13、23)照射声波来实施。
[0017]而且,在本说明书中,“频率”及“声压级”例如能够依照后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0018]2.根据上述1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照射上述声波的时间为1秒以上。
[0019]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板中的至少一片的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
[0020]4.根据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板中的至少一片在上述表面及上述重叠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镀覆被膜。
[0021]5.根据上述4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镀覆被膜为热浸镀锌被膜或合金化热浸镀锌被膜。
[0022]6.一种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利用一对焊接电极夹持重叠了两片以上的钢板,并对上述钢板边进行加压边进行通电,在上述钢板相互的重叠面形成熔核,得到将上述钢板彼此接合而成的焊接接头,上述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0023]在上述接合后,以在上述钢板的表面的声压级满足30dB以上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上述熔核照射具有10Hz以上且100000Hz以下的频率的声波。
[0024]7.根据上述6所述的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照射上述声波的时间为1秒以上。
[0025]8.根据上述6或7所述的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板中的至少一片的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
[0026]9.根据上述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板中的至少一片在上述表面及上述重叠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镀覆被膜。
[0027]10.根据上述9所述的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镀覆被膜为热浸镀锌被膜或合金化热浸镀锌被膜。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阻点焊方法,即使将钢板彼此接合,也能够没有因热处理引起的组织变化而导致的钢板的材质的变化而良好地避免延迟破坏的问题。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能够简便地得到发挥优异的耐延迟破坏特性的焊接接头。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形成熔核来将钢板彼此接合的情形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阻点焊方法,利用一对焊接电极夹持重叠了两片以上的钢板,并对所述钢板边进行加压边进行通电,在所述钢板相互的重叠面形成熔核来将所述钢板彼此接合,所述电阻点焊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合后,以在所述钢板的表面的声压级满足30dB以上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所述熔核照射具有10Hz以上且100000Hz以下的频率的声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照射所述声波的时间为1秒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中的至少一片的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中的至少一片在所述表面及所述重叠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镀覆被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覆被膜为热浸镀锌被膜或合金化热浸镀锌被膜。6.一种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利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聪远藤一辉田路勇树川边直雄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