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减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771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肠减压器,其包括胃管、胃肠减压器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放置槽、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所述转动组件与放置槽转动连接,所述胃管与通孔一相连接,所述胃肠减压器与通孔二相连接,所述通孔三与注射器通过导管二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胃肠减压器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胃管、胃肠减压器和连接结构实现医护人员在给胃肠减压的患者喂药时,可以通过转动转动杆进行注射,防止拆下后的负压吸引器对病床造成污染,同时通过设置封堵件,防止负压吸引球在外力的影响下造成液体回流。负压吸引球在外力的影响下造成液体回流。负压吸引球在外力的影响下造成液体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减压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胃肠减压器。

技术介绍

[0002]胃肠减压的作用主要有:降低胃肠道压力,促进肠壁血液循环恢复,有胃肠穿孔时能减少肠内容物进入腹腔的可能,缓解炎症反应。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用持续负压吸引抽出胃内的滞留的液体,有助于减少消化道内容物进入下消化道的量,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液,降低肠管内的压力,促进肠管血液运输的恢复,加速肠管水肿的消失,恢复肠管活力、通畅性和功能。胃肠减压的患者,有时候要减压,还要再喂药,但是喂药时需要将负压吸引器取下,取下后的负压吸引器前端的胃液会沾到床上或者沾到医护人员的手上,因此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胃肠减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胃肠减压器。
[0004]一种胃肠减压器,其包括胃管、胃肠减压器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放置槽、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所述转动组件与放置槽转动连接,所述胃管与通孔一相连接,所述胃肠减压器与通孔二相连接,所述通孔三与注射器通过导管二相连接。
[000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手柄和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与放置槽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手柄相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通孔二和通孔三设置在连接组件的两侧,所述通孔一设置在连接组件的底部,转动杆上设有“L”型通孔。
[0007]进一步,所述转动杆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L”型通孔的正上方,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过180度的弧形槽体,弧形槽体位于连接组件上端且与所述通孔一同轴,限位件与弧形槽体转动连接。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胃肠减压器包括负压吸引器和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器相连接,所述封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通过导管一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胃管相连接。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包括移动件、固定件和弹簧,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器相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通过导管一相连接,所述移动件设置在固定件的内部,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弹簧相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胃肠减压器包括排气管和管帽,排气管的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与管帽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负压吸引器上设有调节件,调节件与导管一相连接;调节件上设有移动槽和滚轮,滚轮与移动槽相连接。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二上设有连接注射器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一
端与导管二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注射器相连接;连接管上设有手持部,手持部与连接管相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胃肠减压器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胃管、胃肠减压器和连接结构实现医护人员在给胃肠减压的患者喂药时,可以通过转动转动杆进行注射,防止拆下后的负压吸引器对病床造成污染,同时通过设置封堵件,防止负压吸引球在外力的影响下造成液体回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连接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转动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封堵件剖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移动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负压吸引器;11、管帽;111、排气管;12、调节件;121、滚轮;122、移动槽;13、导管一;14、固定件;141、移动件;1411、侧孔一;1412、侧孔二;142、弹簧;2、胃管;3、连接组件;31、通孔一;32、通孔二;33、通孔三;4、连接管;42、导管二;5、转动杆;51、手柄;52、标识结构;53、“L”型通孔;54、橡皮垫圈;55、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类似的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绘示的方位之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也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而在此所使用的空间相关用词也可依此相同解释。
[0023]图1

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胃肠减压器,其包括胃管2、胃肠减压器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上设有放置槽、通孔一31、通孔二32和通孔三33,转动组件与放置槽转动连接,胃管2与通孔一31相连接,胃肠减压器与通孔二32相连接,通孔三33与注射器通过导管二42相连接。
[0024]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手柄51和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一端与放置槽转动连接,转动杆5的另一端与手柄51相连接。更具体的,通孔二32和通孔三33设置在连接组件3的两侧,通孔一31设置在连接组件3的底部,转动杆5上设有”L”型通孔53,通过转动手柄51使”L”型通孔53连通通孔一31和通孔二32,或者使”L”型通孔53连通通孔一31和通孔三33;转动杆5上设有橡皮垫圈54,橡皮垫圈54与转动杆5相连接,此种设置能够增强转动组件与连接组件3之间的密闭性。
[0025]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5上设有限位件55,限位件55位于”L”型通孔53的正上方,连接组件3上设有过180度的弧形槽体,弧形槽体位于连接组件3上端且与通孔一31同轴,限位
件55与弧形槽体转动连接。更具体的,手柄51上设有用于指示限位件55方向的标识结构52,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手柄51和观察标识结构52,确定限位件55以及”L”型通孔53的位置,当标识结构52指向导管一13时,连接结构连通胃管2和负压吸引器1,当限位件55转动到与弧形槽体侧壁紧密接触时”L”型通孔53与通孔二32完全吻合。更具体的,导管二42上设有连接注射器的连接管4,连接管4的一端与导管二42相连接,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注射器相连接;连接管4上设有手持部,手持部与连接管4相连接。
[0026]图5

7为本技术胃肠减压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胃肠减压器包括负压吸引器1和封堵件,封堵件的一端与负压吸引器1相连接,封堵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结构的一端通过导管一13相连接,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胃管2相连接。
[0027]在本实施例中的封堵件包括移动件141、固定件14和弹簧142,固定件14的一端与负压吸引器1相连接,固定件14的另一端与连接结构通过导管一13相连接,移动件141设置在固定件14的内部,移动件141与固定件14通过弹簧142相连接。更具体的,移动件141的一端设置为锥形结构,通过此种设置增加移动件141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减压器,其包括胃管、胃肠减压器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放置槽、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所述转动组件与放置槽转动连接,所述胃管与通孔一相连接,所述胃肠减压器与通孔二相连接,所述通孔三与注射器通过导管二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手柄和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与放置槽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手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肠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二和通孔三设置在连接组件的两侧,所述通孔一设置在连接组件的底部,转动杆上设有“L”型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肠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L”型通孔的正上方,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过180度的弧形槽体,弧形槽体位于连接组件上端且与所述通孔一同轴,限位件与弧形槽体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胃肠减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胃肠减压器包括负压吸引器和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器相连接,所述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楠杨钧刘禹含王慧吕廷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