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嘴组件及流体雾化递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75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嘴组件及流体雾化递送装置。该吸嘴组件包括:吸嘴部,具有发声部;雾化组件,与所述吸嘴部连接,其中,当使用者使用所述吸嘴部吸气时,气流流经所述发声部而产生声音,且所述发声部构造为仅当流速在5L/min至18L/min之间的气流经过时产生声音。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嘴组件,通过设置发声部,当使用者使用吸嘴部吸气时,发声部能够产生声音,进而能够明确提示使用者的吸气状态,此时给药有利于提高给药效果。给药有利于提高给药效果。给药有利于提高给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嘴组件及流体雾化递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吸嘴组件及流体雾化递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注射的方式接种疫苗或向人体注入其它药物,但注射这一方式会导致较大的疼痛感,给被注射者带来不好的体验,容易使得被注射者(尤其是儿童)产生抗拒性。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目前常采用雾化装置进行给药。但使用雾化装置给药时,给药者也无法判断患者是否在吸气,经常会存在患者不吸气给药或者是给药时机不好,进而影响药物的给药效果,进一步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0003]同时,一些给药装置通常设置有雾化杯,而雾化杯内的雾化药液可能会受环境温度、湿度和重力影响而沉降、汇聚为不可吸入颗粒,进而影响给药的定量精度。
[0004]公开号为CN11182165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吸入给药训练哨,其包括:罩盖、吸嘴、板件、带有刺针和弹性元件的操作机构和下壳;罩盖、吸嘴、板件和下壳通过一个唯一的铰链连接。该专利在板件与处于闭合位置的吸嘴的接合处设有一个沉入下方空腔的气流发声装置,通过设置该气流发生装置取代原有的胶囊腔,可以根据气流发生装置发出的哨音评估患者能否使用吸入器以及纠正患者的错误的使用吸入器的方式,最终实现有效给药。但是该训练哨中的气流发声装置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吸入器而设计的,其结构复杂,不适用于一般的带有雾化功能的吸嘴组件,在应用时受到空间的限制,安装不方便,且制备的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吸嘴组件,其能够将使用者的吸气过程以声音的方式反馈至给药者,方便给药者精准判断给药时机。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雾化递送装置,其通过预灌封注射器直接给药,避免了药液在雾化后因在环境中沉淀而损失,有利于精准定量给药。
[0007]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包括:
[0009]吸嘴部,具有发声部;
[0010]雾化组件,与所述吸嘴部连接,
[0011]其中,当使用者使用所述吸嘴部吸气时,气流流经所述发声部而产生声音,且所述发声部构造为仅当流速在5L/min至18L/min之间的气流经过时产生声音。
[001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部具有连通其内外空间的气流通道,所述发声部构造为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处的发声弹片。
[001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弹片从所述气流通道位于所述吸嘴部内部的一端背离所述气流通道地延伸设置,所述发声弹片设置于所述吸嘴部的内部。
[001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部包括外壳部和吸嘴连接部,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外壳部和所述吸嘴连接部之间。
[0015]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弹片沿所述吸嘴部的轴向延伸设置;和/或
[0016]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吸嘴部的轴向延伸设置。
[0017]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连接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气流引导槽,所述气流引导槽与所述发声弹片在所述吸嘴连接部的径向上相对设置。
[001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弹片有多个,多个所述发声弹片环绕所述吸嘴连接部地设置。
[001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中间连接部和喷嘴组件,所述中间连接部包括流体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0020]所述第一腔室用于引入流体;
[0021]所述喷嘴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中。
[002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连接部与所述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喷嘴组件设置于所述吸嘴连接部和所述中间连接部围合而成的容置空间中。
[002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连接部套设于所述中间连接部上,所述吸嘴连接部具有供雾状流体通过的吸液口。
[002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中形成有至少两条雾化通道;
[0025]其中,所述至少两条雾化通道的喷射末端的延长线交汇于一点,或
[0026]所述至少两条雾化通道互相平行地设置,所述至少两条雾化通道的孔径不同。
[002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流体雾化递送装置,所述流体雾化递送装置包括:
[0028]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吸嘴组件;
[0029]预灌封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吸嘴组件,并向所述吸嘴组件注入流体。
[0030]有益效果
[0031]根据本技术的吸嘴组件通过设置发声部,当使用者使用吸嘴部吸气时,发声部能够产生声音,进而能够明确提示使用者的吸气状态,此时给药有利于提高给药效果,避免了因给药时机不当引起的用药不理想的问题。
[0032]根据本技术的流体雾化递送装置通过设置预灌封注射器,能够精确定量药液,且雾化过程中无需使用雾化杯,雾状药液的产生不受环境温度、湿度和重力影响,能够精确给药;同时,本技术通过设置预灌封的注射器来给药,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本技术的流体雾化递送装置相对于现有的雾化给药装置成本较低;此外,本技术的流体雾化递送装置可以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3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流体雾化递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流体雾化递送装置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0035]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流体雾化递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36]图4示出了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吸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喷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喷嘴本体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吸嘴组件;
[0042]11、吸嘴部;111、气流通道;112、发声弹片;113、外壳部;114、吸嘴连接部;1141、气流引导槽;115、吸液口;
[0043]12、雾化组件;121、中间连接部;1211、第一腔室;1212、第二腔室;122、喷嘴组件;1221、喷嘴本体;12211、雾化通道;1222、喷嘴盖;1223、弹性保护件;1224、喷嘴固定座;
[0044]2、预灌封注射器;21、注射部;211、注射针头;212、注射连接部;22、针筒部;23、胶塞部;24、推杆部;25、助推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局部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更加清楚的显示局部特征的细节;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的
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00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组件(1)包括:吸嘴部(11),具有发声部;雾化组件(12),与所述吸嘴部(11)连接,其中,当使用者使用所述吸嘴部(11)吸气时,气流流经所述发声部而产生声音,且所述发声部构造为仅当流速在5L/min至18L/min之间的气流经过时产生声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部(11)具有连通其内外空间的气流通道(111),所述发声部构造为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111)处的发声弹片(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弹片(112)从所述气流通道(111)位于所述吸嘴部(11)内部的一端背离所述气流通道(111)地延伸设置,所述发声弹片(112)设置于所述吸嘴部(1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部(11)包括外壳部(113)和吸嘴连接部(114),所述气流通道(111)形成于所述外壳部(113)和所述吸嘴连接部(11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弹片(112)沿所述吸嘴部(11)的轴向延伸设置;和/或所述气流通道(111)沿所述吸嘴部(11)的轴向延伸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连接部(114)的外周面形成有气流引导槽(1141),所述气流引导槽(1141)与所述发声弹片(112)在所述吸嘴连接部(114)的径向上相对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嘴组件(1),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辉任红贤佟振博
申请(专利权)人:艾特美苏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