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69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由钳头、钳身及手柄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钳头由两个hemolok钳头以及一个切割装置组成,钳身由外在包裹固定管和并列置于外在包裹固定管内的3根hemolok钳钳杆组成,手柄由握持柄、上夹扳机及切割扳机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2个hemolok钳头将待切组织夹住,通过切割扳机将切割装置伸出外在包裹固定管,切断结扎的血管、组织及各类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单手完成结扎操作,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器械的传递程序,简化了结扎操作的流程,提高操作效率,降低手术风险,而且结扎确切、安全,操作方便、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外科手术中,hemolok夹以其贯穿结扎安全、便利、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血管、组织、以及各类管道的结扎。相较于传统的结扎缝合有效地提高了术中结扎效率,有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各类管道瘘、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势。
[0003]现有的hemolok施夹钳只能提供单个hemolok夹,在手术过程中,遇到需要离断结扎的血管、组织、或各类管道,需要在离断处分离出一定长度的相应组织,并在离断位置两端分别上hemolok夹进行结扎,且每施夹一个hemolok夹后主刀需将施夹钳递给助手重新安装一次hemolok夹才能进行第二次施夹,2枚hemolok夹结扎确切,再更换剪刀或刀片离断两个hemolok夹之间的血管、组织、或各类管道。反复的手术器械更换,增加了每次结扎所需的时间,不仅带来出血风险,还增加了手术时间,导致手术风险的增加。所以,设计一种简便且可靠的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成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在原有hemolok施夹钳基础上作出改进,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0005]本技术所述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由钳头、钳身及手柄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钳头由2个hemolok钳头以及一个切割装置组成,钳身由外在包裹固定管和并列置于外在包裹固定管内的第一hemolok钳钳杆、切割装置钳杆和第二hemolok钳钳杆组成,手柄3由握持柄、上夹扳机及切割扳机组成。
[0006]所述钳头中2个hemolok钳头相距5mm,hemolok钳头与外在包裹固定管的两侧头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切割装置与切割装置钳杆为固定紧密连接,切割装置未使用时隐藏在外在包裹固定管内,切割装置钳杆位于外在包裹固定管正中,可通过扳动切割扳机控制切割装置钳杆做前后伸缩运动,当伸出外在包裹固定管时行切割功能。
[0007]2个hemolok钳头的头部内侧设有圆弧形卡槽,垂直于圆弧形卡槽设有U型开口,hemolok夹为一端长一端短的略带弧度的V型结构,长端头部为hemolok夹锁扣,在hemolok夹锁扣下方外侧设有一短柱状突起,该短柱状突起与同侧的圆弧形卡槽相适,hemolok夹的短端头部为短圆柱体,该短圆柱体与同侧的圆弧形卡槽相适,hemolok夹的长端头部高于同侧hemolok钳头的头部,hemolok夹锁扣与对侧hemolok钳头的U型开口相适,每个hemolok钳头的尾端通过活动螺钉活动连接2根连杆,2根连杆的另一端用活动螺钉分别与第一hemolok钳钳杆和第二hemolok钳钳杆活动固接,通过二根hemolok钳钳杆前后伸缩运动带动连杆做上下开合运动,从而使得2个hemolok钳头受力做开合运动,达到夹闭和松开的功能。
[0008]hemolok夹为不可吸收惰性材料所制成的有弹性的略带弧度的V形结构,其双臂(二端)略带弧度及双臂(二端)内侧设有防滑纹。
[0009]所述手柄由握持柄、上夹扳机及切割扳机三个部分组成,上夹扳机通过活动铆钉固定在手柄尾部,上夹扳机位于手柄内的一端设有一个齿轮结构,并与两根hemolok钳钳杆尾端的齿纹契合,用于推动第一hemolok钳钳杆和第二hemolok钳钳杆前后运动,两根hemolok钳钳杆尾端存在固定紧密连接的受力挡板,通过二根hemolok钳钳杆尾端的受力挡板顶抵固定住复位弹簧前端,复位弹簧后端紧密固定于手柄内部固定位置;切割扳机位于手柄内的一端与切割装置钳杆尾端的受力挡板为顶抵连接,顶住切割装置钳杆尾端的受力挡板,通过扣动切割扳机可推动切割装置钳杆的受力挡板向前运动,使得切割装置向前伸出以切割组织。
[0010]本技术使用时,本技术使用顺序是先上夹,上夹后保持上夹扳机不动,食指扣动切割扳机,进行切割。具体是由助手事先将两枚hemolok夹安装至钳头,主刀在离断处分离出一定长度需要结扎的血管、组织或各类管道后,将需要结扎的组织部位放置于两枚hemolok夹双臂之间,在上夹前需保证组织下方的hemolok夹锁扣出现在视野,以确保需要结扎的组织完全位于两枚hemolok夹的结扎范围。首先通过中指及无名指控制握持柄,大拇指及大鱼际控制上夹扳机使得两个hemolok钳头闭合,两枚hemolok夹的hemolok夹锁扣锁住hemolok夹稍短一臂的头部的短圆柱体,确切上夹结扎后,保持夹闭动作,食指扳动切割扳机,推动切割装置钳杆的受力挡板向前运动(此处为两步,第一步通过上夹扳机使得两枚hemolok夹夹闭组织,夹闭后,通过食指扳动切割扳机完成切割),使得切割装置自外在包裹固定管内伸出,在两个hemolok夹之间离断结扎组织,单手完成结扎操作。hemolok夹固定于hemolok钳头的状态时,hemolok夹通过弹性张力将略长一臂的短柱状突起及略短的一臂头部的短圆柱体卡在hemolok钳头两个头部的圆弧形卡槽中。上夹时通过上夹扳机带动二根hemolok钳钳杆前后伸缩运动带动连杆做上下开合运动,从而使得2个hemolok钳头受力夹闭,hemolok夹锁扣在另一侧hemolok钳头头部的U型开口处扣锁住hemolok夹稍短一臂的头部的短圆柱体,完成上夹,此时hemolok夹两臂的弹性张力消失,hemolok夹自动从hemolok钳头脱落夹住组织并固定。hemolok钳头及hemolok夹1与现有的hemolok钳钳头及hemolok夹结构相似,可根据不同规格大小做出相应尺寸。通过上夹扳机控制hemolok钳钳杆做相对外在包裹固定管的前后伸缩运动。
[0011]本技术提供的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操作方便,当2个hemolok钳头将hemolok夹确切施夹后,通过扳动手柄上的切割扳机,使切割装置从外在包裹固定管中伸出,此时切割装置位于2个hemolok钳头之间的正中位置,在两个hemolok夹正中切断结扎的血管、组织及各类管道。本技术可实现单手完成结扎操作,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器械的传递程序,简化了结扎操作的流程,而且结扎确切、安全,操作方便、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单手完成结扎操作,提高操作效率,简化操作流程,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钳头及钳杆俯视透视结构
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hemolok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切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hemolok钳头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其特征在于,由钳头(1)、钳身(2)及手柄(3)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钳头(1)由两个hemolok钳头(4)以及一个切割装置(5)组成,钳身(2)由外在包裹固定管(7)和并列置于外在包裹固定管(7)内的第一hemolok钳钳杆(6)、切割装置钳杆(14)和第二hemolok钳钳杆(13)组成,手柄(3)由握持柄(8)、上夹扳机(9)及切割扳机(10)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中两个hemolok钳头(4)相距5mm,hemolok钳头(4)与外在包裹固定管(7)的两侧头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切割装置(5)与切割装置钳杆(14)为固定紧密连接,切割装置(5)未使用时隐藏在外在包裹固定管(7)内,切割装置钳杆(14)位于外在包裹固定管(7)正中,通过扳动切割扳机(10)控制切割装置钳杆(14)做前后伸缩运动,当伸出外在包裹固定管(7)时行切割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切割功能的双头hemolok施夹钳,其特征在于,两个hemolok钳头(4)的头部内侧设有圆弧形卡槽(18),垂直于圆弧形卡槽(18)设有U型开口(19),hemolok夹(11)为一端长一端短的V型结构,长端头部为hemolok夹锁扣(12),在hemolok夹锁扣(12)下方设有一短柱状突起(20),该短柱状突起(20)与同侧的圆弧形卡槽(18)相适,hemolok夹(11)的短端头部为短圆柱体(21),该短圆柱体(21)与同侧的圆弧形卡槽(18)相适,hemolok夹(11)的长端头部高于同侧hemolok钳头(4)的头部,hemolok夹锁扣(12)与对侧hemolok钳头(4)的U型开口(19)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锴魏炜王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