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56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右侧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立式水泵、输液管、集水管、安装架、固定板、蓄水箱、雾化喷头、伸缩软管、转盘、伺服电机、立柱、收纳套、弹簧、连接套、定位杆、固定套、定位孔、引导槽、活动套和凸块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水雾除尘设备不能灵活调整喷洒清洁范围,导致抑尘范围固定,无法满足操作人员多角度需求,需操作人员反复调整设备位置才能达到良好的抑尘效果,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水雾除尘设备实用性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
,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0003]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清理建筑垃圾并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会使用到粉碎设备将建筑垃圾细化处理,而为了避免建筑垃圾扬尘影响施工环境,则会使用到水雾除尘设备喷洒水雾进行抑尘处理,而现有的水雾除尘设备不能灵活调整喷洒清洁范围,导致抑尘范围固定,无法满足操作人员多角度需求,需操作人员反复调整设备位置才能达到良好的抑尘效果,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水雾除尘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具备可调范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雾除尘设备不能灵活调整喷洒清洁范围,导致抑尘范围固定,无法满足操作人员多角度需求,需操作人员反复调整设备位置才能达到良好的抑尘效果,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水雾除尘设备实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右侧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的左侧焊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通过轴承套设有活动套,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表面的顶部通过轴承套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表面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集水管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式水泵,所述立式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有伸缩软管。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双刹脚轮,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焊接有推架,所述安装架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活动套配合使用的引导槽。
[0007]优选的,所述蓄水箱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防倒架,防倒架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密封盖。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左侧与蓄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立式水泵的进水端贯穿至蓄水箱内腔的底部,所述伸缩软管远离输液管的一端与集水管的内腔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集水管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收纳套,所述收纳套的表面与安装架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收纳套内腔的左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焊接有连接套,所述弹簧的内圈焊接有定位杆。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焊机有辅助块,所述收纳套的内壁横向开设有与辅助块配合使用的辅助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立式水泵、输液管、集水管、安装架、固定板、蓄水箱、雾化喷头、伸缩软管、转盘、伺服电机、立柱、收纳套、弹簧、连接套、定位杆、固定套、定位孔、引导槽、活动套和凸块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水雾除尘设备不能灵活调整喷洒清洁范围,导致抑尘范围固定,无法满足操作人员多角度需求,需操作人员反复调整设备位置才能达到良好的抑尘效果,增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水雾除尘设备实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与蓄水箱结构剖视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仰视立体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定位组件与集水管安装时立体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定位组件分离时剖视立体图。
[0022]图中:1底板、2立式水泵、3输液管、4集水管、5安装架、6固定板、7蓄水箱、8雾化喷头、9加固架、10伸缩软管、11转盘、12伺服电机、13立柱、14定位组件、141收纳套、142弹簧、143连接套、144定位杆、15固定套、16定位孔、17引导槽、18活动套、19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图7,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7,蓄水箱7右侧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固定板6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1,转盘1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凸块19,通过设置转盘11和凸块19,能够带动活动套18作偏心转动,凸块19的表面通过轴承套设有活动套18,固定板6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立柱13,通过设置立柱13,能够将安装架5安装在固定板6上,且满足安装架5转动需求,立柱13表面的顶部通过轴承套设有安装架5,安装架5表面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集水管4,集水管4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8,集水管4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固定套15,安装架5的表面安装有定位组件14,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式水泵2,通过设置立式水泵2,能够将蓄水箱7内水不断抽取并传输至输液管3内,立式水泵2的出水端连通有输液管3,输液管3的另一端连通有伸缩软管10;
[0024]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双刹脚轮,底板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推架,安装架5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活动套18配合使用的引导槽17,通过设置引导槽17,能够满足活动套
18位移空间需求;
[0025]蓄水箱7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防倒架,防倒架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倒架,能够有效提高蓄水箱7安装稳定性,蓄水箱7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密封盖;
[0026]固定板6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加固架9,加固架9的左侧与蓄水箱7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固架9,能够起到连接蓄水箱7与固定板6的作用,提高固定板6安装稳固性;
[0027]立式水泵2的进水端贯穿至蓄水箱7内腔的底部,伸缩软管10远离输液管3的一端与集水管4的内腔连通,通过设置输液管3和伸缩软管10,能够将立式水泵2与集水管4连通,满足水流通需求,且伸缩软管10存在能够在集水管4产生转动时,仍然保持立式水泵2与集水管4连通状态;
[0028]固定套15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6,通过设置定位杆144和定位孔16,能够在安装状态下,避免固定套15与收纳套141随意发生相对转动,雾化喷头8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集水管4的底部,通过设置雾化喷头8,能够将传输至集水管4的水雾化喷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7),所述蓄水箱(7)右侧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凸块(19),所述凸块(19)的表面通过轴承套设有活动套(18),所述固定板(6)顶部的右侧焊接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表面的顶部通过轴承套设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表面的右侧活动安装有集水管(4),所述集水管(4)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8),所述集水管(4)表面的中心处固定套设有固定套(15),所述安装架(5)的表面安装有定位组件(14),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式水泵(2),所述立式水泵(2)的出水端连通有输液管(3),所述输液管(3)的另一端连通有伸缩软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双刹脚轮,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焊接有推架,所述安装架(5)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活动套(18)配合使用的引导槽(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水雾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7)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防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林朱传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