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46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涉及集装箱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活动封板、限制板和外架,两个连接板之间的一侧固定有侧板,侧板和其底部的连接板外侧固定有外架,两个连接板之间远离侧板的一侧固定有侧框,侧框远离侧板一侧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有限制框,限制条和侧框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封板,活动封板前侧靠近侧框一侧的上部和下部皆开设有螺孔,限制板内贯通插接有螺杆,螺杆螺纹连接在螺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箱体、活动封板、限制板和外架,解决了集装箱放置在地面上后如果没有吊车难以转运,且装卸较大体积货物时容易发生磕碰造成货物受损的问题。积货物时容易发生磕碰造成货物受损的问题。积货物时容易发生磕碰造成货物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


[0001]本技术属于集装箱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集装箱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是通过吊装到相应货车上,货车也只能通过吊车的吊装,实现集装箱从运输结构上放到其上,集装箱在装卸过程中,难免会放置在地面上,如果此时附近没有吊车,将难以进行转运;
[0004]2、集装箱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是从侧面开门,将货物运输到其上,但是使用时,有些货物体积较大,从侧面进入集装箱时,容易发生磕碰,此时集装箱使用时,就难以保证货物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通过设置箱体、活动封板、限制板和外架,解决了集装箱放置在地面上后如果没有吊车难以转运,且装卸较大体积货物时容易发生磕碰造成货物受损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包括箱体、活动封板、限制板和外架,所述箱体包括连接板、侧板、侧框、限制框和限制条,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一侧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和其底部的连接板外侧固定有外架;
[0008]所述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远离侧板的一侧固定有侧框,所述侧框远离侧板一侧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有限制框,所述侧框前方和后方的两个连接板互相靠近的一面边上皆固定有限制条,所述限制条和侧框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封板,所述活动封板前侧靠近侧框一侧的上部和下部皆开设有螺孔,所述活动封板外侧与螺孔位置对应地设置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内贯通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孔内;
[0009]工作时,本技术通过箱体提供货物的存储空间,并通过箱体将活动封板、限制板和外架连接在一起,通过活动封板将箱体上的背板和侧框之间的空间封闭,通过限制板和其上的螺杆配合,将箱体和活动封板限制在一起,通过外架提供箱体在运输车上的装卸功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背板和轨道,所述侧板的前侧和后侧皆固定有背板,所述背板的顶部和底部皆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限制条和背板之间的连接板上固定有轨道,箱体通过轨道和活动封板上的滚轮连接,通过背板配合限制活动封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封板外侧的四个拐角处皆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卡接在轨道上,活动封板通过滚轮卡在轨道上,减少活动封板在箱体上运动时的阻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制板的前侧贯通开设有插孔,所述螺杆贯通插接在插孔内,限制板通过插孔活动连接螺杆。
[0013]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前端固定有转架,所述限制板靠近侧框一面与限制框位置对应地固定有插板,所述插板插接在限制框内,通过转架的转动,使得螺杆旋入和旋出螺孔,限制板通过插板插入限制框,配合螺杆的作用,使得活动封板和箱体限制在一起。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架包括连接条、连接块、弧形架和支撑杆,所述侧板远离侧框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在侧板底部的连接板底部,两个所述连接条互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互相靠近的一面固定有弧形架,外架通过弧形架和运输车上挂钩钩接在一起,并通过支撑杆配合有运输车上限制结构限制箱体。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箱体和外架,解决了集装箱放置在地面上后如果没有吊车难以转运的问题,需要箱体通过运输车进行运输的时候,首先通过运输车上的挂钩勾住弧形架,同时配合液压设备将箱体整体倾斜,驱动运输车倒退,使得箱体底部的支撑杆对准限制的结构,使得支撑杆进入限制的结构,在运输车整体倒退的过程中,箱体通过其底部的支撑杆进入运输车上,配合液压设备的工作平稳地落到运输车上,并限制好,在需要将箱体从运输车上取下时,启动液压设备,通过挂钩拉动弧形架,使得箱体整体倾斜,再稍微推动箱体,使得箱体靠近侧框一侧下方的支撑杆接触地面,此时运输车再向前运动,液压设备缓慢向后推动,直到箱体平稳地接触地面,完成箱体整体地转运,使得集装箱在其附近没有吊车时,也可以通过运输车方便地进行转运,使用范围更广。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箱体、活动封板和限制板,解决了集装箱装卸较大体积货物时容易发生磕碰造成货物受损的问题,在箱体需要装卸货物时,转动转架,使得螺杆和活动封板之间分离,随后取下限制板,随即推动活动封板,使得背板和侧框之间的空隙打开,将货物从此位置进出箱体内的存储位置,在完成货物的装卸后,推动活动封板复位,使得在工作时,集装箱可以有较大的装卸货物的位置,装卸较大体积货物时,减少货物受到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组装结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箱体结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活动封板结构立体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限制板结构立体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外架结构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箱体;101、连接板;102、侧板;103、背板;104、侧框;105、限制框;106、限制条;107、轨道;200、活动封板;201、滚轮;202、螺孔;300、限制板;301、插孔;302、插板;303、螺
杆;304、转架;400、外架;401、连接条;402、连接块;403、弧形架;40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请参阅图1

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00、活动封板200、限制板300和外架400,箱体100包括连接板101、侧板102、侧框104、限制框105和限制条106,两个连接板101之间的一侧固定有侧板102,连接板101用于将活动封板200、限制板300和外架400连接在其上,侧板102将两个连接板101之间容纳货物空间的一侧封闭,侧板102和其底部的连接板101外侧固定有外架400,外架400提供运输车钩接连接的位置,并通过外架400准确地引导到运输车上;
[0028]两个连接板101之间远离侧板102的一侧固定有侧框104,侧框104将限制框105连接在其上,并将两个连接板101之间容纳货物空间远离侧板102的一侧封闭,侧框104远离侧板102一侧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有限制框105,限制框105用于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包括箱体(100)、活动封板(200)、限制板(300)和外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包括连接板(101)、侧板(102)、侧框(104)、限制框(105)和限制条(106),两个所述连接板(101)之间的一侧固定有侧板(102),所述侧板(102)和其底部的连接板(101)外侧固定有外架(400);所述两个所述连接板(101)之间远离侧板(102)的一侧固定有侧框(104),所述侧框(104)远离侧板(102)一侧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有限制框(105),所述侧框(104)前方和后方的两个连接板(101)互相靠近的一面边上皆固定有限制条(106),所述限制条(106)和侧框(104)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封板(200),所述活动封板(200)前侧靠近侧框(104)一侧的上部和下部皆开设有螺孔(202),所述活动封板(200)外侧与螺孔(202)位置对应地设置有限制板(300),所述限制板(300)内贯通插接有螺杆(303),所述螺杆(303)螺纹连接在螺孔(2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装卸多功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还包括背板(103)和轨道(107),所述侧板(102)的前侧和后侧皆固定有背板(103),所述背板(103)的顶部和底部皆固定在连接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刘桂斌解自国陈龙许海阳董云龙许钦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