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42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包括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水肥一体机,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根据茶树栽培的土壤种类分布设置有至少一个,地埋式滴灌系统均布于茶树栽培的土地下,水肥一体机通接地埋式滴灌系统,水肥一体机能够根据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的检测数据对茶树栽培的土壤进行施肥或者浇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可实时监测茶树栽培的土壤参数,进而通过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水肥一体机改善土壤参数,实现茶树栽培的科学管理,使茶树栽培的营养液浓度均匀、茶树发育整齐,同时节约了水资源,实现茶树按需供水的目的。按需供水的目的。按需供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树栽培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茶叶作为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饮品

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一种传统的用于浸泡的饮品的材料,主要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树是一种喜酸作物,酸性土壤是茶树生长所必需的生态条件之一,研究表明,土壤pH值在4.5

6.5最适宜茶树生长,其中pH4.5

5.5是最适宜值。当pH高于6.5时茶树生长逐渐停滞,超过7.0时甚至会死亡;低于4.0时茶树生长受到抑制,影响茶叶产品和品质。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还包括地貌、气候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尤其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
[0003]自然状态下,由于茶树自身的植物生理作用,茶叶种植后,在茶树根系分泌有机酸的作用下,茶园土壤存在逐渐酸化的过程,酸化率为0.071/年。茶树在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茶树的茁壮成长需要进行施肥,茶叶作为收获叶类器官的经济作物,常需施加氮肥(特别是NH4+)以保证足够的产量。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酸化不仅发生在表层土壤,而且还能够延伸至地表以下2.0m深度范围内,而且随茶树年龄增大和氮肥的施加,营养元素N和P的淋湿风险也会增加,出现酸向下移动的现象,氮肥的长期施用促进了交换性Al3+的积累,Al3+的水解进一步产生H+,加速了茶园土壤酸化。现有技术中并也未公开过向茶园定量施加肥料的装置,因此亟需一种茶园茶树监控装置及土壤改良方法来解决。
[0004]但是现有的施肥装置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只能定量进行施肥,未有监控茶园土壤中有机酸和碱金属离子含量的装置,不能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定量的施肥,茶叶种植地的营养液浓度不均匀则导致茶树发育不齐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茶树栽培管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茶树栽培过程中的施肥、浇水更科学合理,提高工作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包括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水肥一体机,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根据茶树栽培的土壤种类分布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均布于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地下,所述水肥一体机通接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所述水肥一体机能够根据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的检测数据对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壤进行施肥或者浇水。
[0008]优选的,还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云计算平台,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所述水肥一体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电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能够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的插入深度为20cm

45cm。
[0010]优选的,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地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摄像头监控的面积能够覆盖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地。
[0011]优选的,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包括滴灌管和泵体,所述滴灌管包括总管和支管,所述泵体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总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管,所述支管的间距与茶树栽培的行间距相匹配。
[0012]优选的,每个所述支管与所述总管的连接端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滴灌管的预埋深度为10cm

40cm。
[0013]优选的,所述水肥一体机包括肥料储存仓、称重仓和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料口,每个所述进料口均通过翻板阀与一所述称重仓连通,每个所述称重仓均通过电动阀门与一所述肥料储存仓连通,所述肥料储存仓用于储存相同或者不同的肥料。
[0014]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搅拌桨,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所述水箱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所述搅拌桨。
[0015]优选的,所述翻板阀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0016]优选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液位计和浓度检测器,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泵送水源。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可实时监测茶树栽培的土壤参数,进而通过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水肥一体机改善土壤参数,实现茶树栽培的科学管理,使茶树栽培的营养液浓度均匀、茶树发育整齐,同时节约了水资源,实现茶树按需供水、施肥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茶树栽培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和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2

蓄电池,3

太阳能电池板,4

摄像头,5

泵体,6

总管,7

支管,8

电磁阀,9

肥料储存仓,10

称重仓,11

水箱,12

翻板阀,13

电动阀门,14

称重传感器,15

液位计,16

浓度检测器,17

电机,18

搅拌桨,19

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茶树栽培过程中的施肥、浇水更科学合理,提高工作效率。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包括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1、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水肥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水肥一体机,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根据茶树栽培的土壤种类分布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均布于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地下,所述水肥一体机通接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所述水肥一体机能够根据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的检测数据对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壤进行施肥或者浇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云计算平台,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和所述水肥一体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电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能够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的插入深度为20cm

45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地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摄像头监控的面积能够覆盖所述茶树栽培的土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栽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滴灌系统包括滴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