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储能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38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伏储能盒,包括绝缘外壳和设置在绝缘外壳内的内盒体,内盒体内设有储能部件和控制模块;内盒体两端的外壁处均连接分隔框,分隔框外壁连接绝缘外壳内壁,内盒体和绝缘外壳之间设有散热腔,绝缘外壳顶部连接顶罩,绝缘外壳底部设有进风口,顶罩底部设有出风口;绝缘外壳两侧开口处均设有侧板,侧板转动连接导向杆,侧板远离导向杆一侧连接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绝缘外壳与内盒体的结合设置,可对内盒体内部件进行防护并散热,且适合布置在处于室外的光伏板一侧使用,且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减少雨水的进入,方便空气的流通。方便空气的流通。方便空气的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储能盒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设备
,具体是一种光伏储能盒。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光伏储能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电池系统相结合,起到“负荷调节、存储电量、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作用,相比传统能源,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普遍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问题,需要储能配套以平滑和稳定电力系统运行。例如光伏储能盒、储能柜等设备用于光伏的储能。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4256237U公开的光伏储能盒中,包括壳体、盖板、储能组件、撑板架及与壳体连接的散热板;散热板包括散热部及导热部;散热部与盖板相抵接,导热部设置在散热部远离盖板的一侧;光伏板,与散热板连接,光伏板设置在嵌置槽内,光伏板与导热部相抵接;安装在壳体内,储能组件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撑板、安装在撑板上的电源件及中控板;撑板架设在底座内,电源件与中控板电连接;通过设置散热板对光伏板产生的热量进行导出,进而降低光伏板的工作温度,通过设置撑板将电源件架设在底座内,保证对电源件的散热效率,进而有效降低光伏板与电源件工作时的温度,保证储能效率,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0004]上述储能盒能可对光伏板进行储能,但散热板设置在盖板顶部,储能盒内部的空气不便于流通散热,对于储能组件的散热效果仍需改进,且光伏储能盒的结构设置,使光伏板和用电设备不方便接线,需要进行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光伏储能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储能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光伏储能盒,包括绝缘外壳和设置在绝缘外壳内的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内设有储能部件和控制模块;
[0008]所述内盒体两端的外壁处均连接分隔框,所述分隔框外壁连接绝缘外壳内壁,所述内盒体和绝缘外壳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绝缘外壳顶部连接顶罩,所述绝缘外壳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顶罩底部设有出风口;
[0009]所述绝缘外壳两侧开口处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转动连接导向杆,所述侧板远离导向杆一侧连接有用于将侧板固定在绝缘外壳一侧的固定件。
[00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内盒体外壁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条,若干个导热条置于两组分隔框之间。
[00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散热腔与顶罩内腔连通。
[00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风口处安装进风网,所述出风口处安装出风网。
[00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在侧板远离导向杆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螺纹连接固定螺栓,所述绝缘外壳靠近开口侧的底部固定连接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固定螺栓对应的定位孔。
[0014]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侧板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与内盒体上的接口相错设置,所述侧板远离内盒体一侧连接有与出线孔对应的防护罩,所述侧板宽度大于绝缘外壳侧壁开口的宽度,所述侧板靠近绝缘外壳一侧连接橡胶条。
[001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绝缘外壳底部连接四组支脚。
[0016]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绝缘外壳靠近开口处的内壁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滑槽,所述导向杆侧壁连接有限位条,所述滑槽内设有用于限位条滑动的限位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中绝缘外壳与内盒体的结合设置,可对内盒体内部件进行防护并散热,且适合布置在处于室外的光伏板一侧使用,且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减少雨水的进入,方便空气的流通;
[0019]本技术中侧板方便开合,可对内盒体两侧的接口等进行防护,电源线、传输线等于内盒体一侧接口连接时,侧板可起到防护作用,减少线路连接处在外部的暴露;
[0020]本技术适合铺设在室外使用,方便与光伏板结合使用进行储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光伏储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种光伏储能盒中绝缘外壳和顶罩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一种光伏储能盒中侧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一种光伏储能盒中绝缘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一种光伏储能盒中侧板和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1、绝缘外壳;12、支脚;13、顶罩;14、侧板;15、进风网;16、出风网;17、内盒体;18、定位块;19、分隔框;20、导热条;21、滑槽;22、导向杆;23、出线孔;24、防护罩;25、固定块;2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光伏储能盒,包括绝缘外壳11和设置在绝缘外壳11内的内盒体17,所述内盒体17内设有储能部件和控制模块;
[0029]如图4所示,所述内盒体17两端的外壁处均连接分隔框19,所述分隔框19外壁连接绝缘外壳11内壁,所述内盒体17和绝缘外壳11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绝缘外壳11顶部连接顶罩13,所述绝缘外壳11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顶罩13底部设有出风口;
[0030]分隔框19的设置,能对隔断散热腔与绝缘外壳11侧壁开口,使空气可从进风口流入,从出风口流出,流动的空气可对内盒体17散热,对内盒体17内部的部件起到散热作用;
[0031]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外壳11两侧开口处均设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转动连接导向杆22,所述侧板14远离导向杆22一侧连接有用于将侧板14固定在绝缘外壳11一侧的固定
件;侧板14可对内盒体17侧壁的接口进行防护,电源线、传输线等于内盒体17一侧接口连接时,侧板14可起到防护作用,减少线路连接处在外部的暴露。
[0032]如图4所示,所述内盒体17外壁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条20,若干个导热条20置于两组分隔框19之间;导热条20可将内盒体17外壁热量传递至散热腔中,利于热量随空气流走。
[0033]所述散热腔与顶罩13内腔连通,方便空气从进风口至出风口处的流通。
[0034]如图2所示,所述进风口处安装进风网15,所述出风口处安装出风网16;进风网15和出风网16可起到过滤作用。
[0035]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在侧板14远离导向杆22一侧的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上螺纹连接固定螺栓26,所述绝缘外壳11靠近开口侧的底部固定连接定位块18,所述定位块18上设有与固定螺栓26对应的定位孔;
[0036]侧板14对关闭时,固定螺栓26与定位块18连接,能固定侧板14的位置。
[0037]如图5所示,所述侧板14上设有出线孔23,所述出线孔23与内盒体17上的接口相错设置,所述侧板14远离内盒体17一侧连接有与出线孔23对应的防护罩24,防护罩24可减少雨水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储能盒,包括绝缘外壳(11)和设置在绝缘外壳(11)内的内盒体(17),所述内盒体(17)内设有储能部件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体(17)两端的外壁处均连接分隔框(19),所述分隔框(19)外壁连接绝缘外壳(11)内壁,所述内盒体(17)和绝缘外壳(11)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绝缘外壳(11)顶部连接顶罩(13),所述绝缘外壳(11)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顶罩(13)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绝缘外壳(11)两侧开口处均设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转动连接导向杆(22),所述侧板(14)远离导向杆(22)一侧连接有用于将侧板(14)固定在绝缘外壳(11)一侧的固定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体(17)外壁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条(20),若干个导热条(20)置于两组分隔框(1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与顶罩(13)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安装进风网(15),所述出风口处安装出风网(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云飞彭婧徐慧慧柴宜王仕俊吴鹏王洲杨婷婷刘永成郭凯刘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