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储量估算
,尤其涉及一种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陆地生态系统碳库是地球的重要碳库,其碳储量对碳排放及气候变化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约有45%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于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仅次于化石燃烧成为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碳排放有很大比例来自土地利用变化。其中,城镇用地扩张、耕地退化等土地利用变化给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保护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还将发生持续、深刻的土地利用变化。针对当前的减排挑战,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排放,对探索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政策,助力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0003]关注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基础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准确估算。当前主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分别有以下几种:基于土地利用及碳密度系数的方法、基于遥感影像及田野调查数据的方法,基于生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研究区待估算范围,并收集所述研究区待估算范围内的研究数据,所述研究数据包括:碳密度地图、历史年份土地利用/覆被图、待估算年份土地利用/覆被图、区域植被类型分区图和区域土壤类型分区图;将所述研究数据进行相等空间范围和相同坐标系的栅格化处理,以形成多像元组成的栅格数据集;将所述历史年份土地利用/覆被图分别与所述区域植被类型分区图和所述区域土壤类型分区图进行空间叠加,以得到历史时期的像元尺度的第一土地
‑
植被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和第一土地
‑
土壤多综合类型分布图,以及将所述待估算年份土地利用/覆被图分别与所述区域植被类型分区图和所述区域土壤类型分区图进行空间叠加,以得到待估算时期的像元尺度的第二土地
‑
植被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和第二土地
‑
土壤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将所述碳密度地图与所述第一土地
‑
植被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和所述第一土地
‑
土壤多综合类型分布图进行空间叠加,以生成对应像元位置的多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基于所述多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所述第二土地
‑
植被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和所述第二土地
‑
土壤多综合类型分布图,计算每个像元的空间碳储量,并聚合所有像元的所述空间碳储量,以得到所述研究区待估算范围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密度地图包括:土壤碳密度地图、地上植被碳密度地图和地下植被碳密度地图;对应地,所述将所述碳密度地图与所述第一土地
‑
植被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和所述第一土地
‑
土壤多综合类型分布图进行空间叠加,以生成对应像元位置的多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包括:将所述第一土地
‑
土壤多综合类型分布图与所述土壤碳密度地图进行空间叠加,以及将所述第一土地
‑
植被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分别与所述地上植被碳密度地图和所述地下植被碳密度地图进行空间叠加,获取对应像元位置的多个碳密度系数;基于每个综合类型计算所述综合类型对应像元位置的多个所述碳密度系数的均值,以作为所述综合类型的碳密度系数,并最后形成对应于多个综合类型的所述多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多个列表文件形式表征所述多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每个所述列表文件的每一行表示不同的土地
‑
土壤综合类型和所述土地
‑
土壤综合类型对应的土壤碳密度系数,或,不同的土地
‑
植被综合类型和所述土地
‑
植被综合类型对应的地上植被碳密度系数及地下植被碳密度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表文件为3个,分别表征土地
‑
土壤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土地
‑
地上植被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和土地
‑
地下植被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综合类型碳密度系数数据集、所述第二土地
‑
植被多综合类型分布图和所述第二土地
‑
土壤多综合类型分布图,计算每个像元的空间碳储量,并聚合所有像元的所述空间碳储量,以得到所述研究区待估算范围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结果,包括: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青,王元慧,高培超,叶思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