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式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18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37
一种液流式散热装置包含一底座、一封盖、一导热盒、一叶轮及一驱动组件。底座包含一底部及一环形墙部。环形墙部一体地连接于底部,且底部与环形墙部共同围绕出一存放腔室。封盖装设于环形墙部。导热盒装设于底座的底部远离环形墙部的一侧,且导热盒围绕出一热交换腔室。热交换腔室连通存放腔室。叶轮可转动地位于存放腔室。驱动组件装设于封盖,并位于存放腔室之外,以及用以驱动叶轮相对底座转动。其中,叶轮位于存放腔室而被环形墙部围绕于内。叶轮位于存放腔室而被环形墙部围绕于内。叶轮位于存放腔室而被环形墙部围绕于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流式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液流式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计算机运作时,计算机内部的热源,如中央处理器,会因高速运算而产生热量。因此,计算机势必需装设冷却装置,以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快速且有效地带走,并使热源的温度保持在制造商指定的设计范围内。冷却装置一般分成气冷式与液冷式。气冷式冷却装置是指在热源上装设散热鳍片,以及在计算机装设风扇,借以通过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带走。不过由于风扇运转时会产生噪音,且难以对高发热量的热源,如竞技用计算机的处理器,进行冷却处理。因此,目前竞技用的计算机一般采用液冷式。液冷式冷却装置是指在计算机装设水冷头与水冷排,水冷头热接触于热源,并通过流管与水冷排相连。水冷头内具有泵浦,通过泵浦的驱动可带动吸收热量的冷却液自水冷头流向水冷排,在水冷排进行散热后再从水冷排回流至水冷头。
[0003]然而,因目前水冷头的壳件数量繁多,故组装效率不彰,且防水设计上较难周全。举例来说,若将原设计应用于单一热源的水冷头改装变更成应用于多热源的水冷头,则可能因结构变更后防水性能难以补强,使改装后的水冷头丧失防水效果而导致水冷液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液流式散热装置,借以提升水冷头的组装效率以及让水冷头增加日后改装的灵活度。
[0005]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液流式散热装置包含一底座、一封盖、一导流板、一导热盒、一叶轮及一驱动组件。底座包含一底部及一环形墙部。环形墙部连接于底部,且底部与环形墙部共同围绕出一存放腔室。封盖包含一顶部、一凸部及一围部。顶部装设于环形墙部。凸部与围部凸出于顶部的同一侧,且围部将凸部围绕于内。凸部于远离底部的一侧围绕有一驱动组件容置空间。驱动组件容置空间与存放腔室不相连通。导流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叠设于底座与围部。围部、凸部与导流板共同围绕出一叶轮容置腔室。导热盒装设于底座的底部远离环形墙部的一侧,且导热盒具有一热交换腔室。叶轮容置腔室通过存放腔室连通于热交换腔室。叶轮可转动地位于叶轮容置腔室。驱动组件位于驱动组件容置空间,并用以驱动叶轮相对底座转动。其中,底部与环形墙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呈碗状,以及封盖的凸部与围部、导流板及叶轮皆位于存放腔室而被环形墙部围绕于内。其中,底座的环形墙部具有一外接出口及一外接入口,底部具有二第一连通口及一第二连通口。外接入口通过存放腔室连通叶轮容置腔室。叶轮容置腔室通过二第一连通口连通热交换腔室。热交换腔室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外接出口。连通叶轮容置腔室与热交换腔室的二第一连通口分别位于叶轮的相对两侧。
[000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与该热交换腔室的该二第一连通口位于该叶轮的1/2半径的范围外。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导流板包含一板部及多个支撑柱,该板部叠设于该围部,该些支撑柱凸出于该板部远离该围部的一侧并抵靠于该底部,以令该板部与该底部保持一间隙,该外接入口通过该间隙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板部具有一叶轮腔入口及二叶轮腔出口,该间隙通过该叶轮腔入口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该叶轮容置腔室通过该二叶轮腔出口以及该二第一连通口连通该热交换腔室,该二叶轮腔出口分别位于该叶轮的相对两侧。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遮罩,该遮罩固定于该底座,并遮盖该封盖、该驱动组件与部分该环形墙部。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固定于该封盖的该顶部,并电性连接于该驱动组件。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至少一挡流件,该至少一挡流件叠设于该导热盒,该至少一挡流件遮盖至少部分该二第一连通口。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导热盒包含一盒体及一盖体,该盖体固定于该盒体,该盒体固定于该底部,令该盖体介于该盒体与该底部之间,该盒体具有多个散热鳍片,该盖体具有一缺口及一第一开口,该至少一挡流件夹设于该盖体与该些散热鳍片之间并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对准该第一开口,且该叶轮容置腔室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连通该热交换腔室,该外接出口通过该缺口连通该热交换腔室。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开口的尺寸小于该第一开口的尺寸,且该第二开口与该二第一连通口错位。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盖体与该至少一挡流件为独立二构件。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盖体与该至少一挡流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底部更具有一横向分隔结构,该环形墙部更具有至少一分隔凸部,该围部至少部分抵压于该环形墙部的该至少一分隔凸部,且该导流板抵靠于该横向分隔结构,以将该存放腔室分成不相连通的一入口腔室及一出口腔室,该外接入口通过该入口腔室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该外接出口通过该出口腔室连通该热交换腔室。
[001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盖板,该盖板装设于该叶轮,以令该叶轮与该盖板共同构成一封闭式叶轮。
[0018]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液流式散热装置,由于底座的环形墙部与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呈碗状,故封盖的凸部与围部、导流板及叶轮皆放置于碗状的底座内而能够简化底座、封盖与导流板间的组装程序,进而降低液流式散热装置的组装难度。
[0019]此外,由于底座的环形墙部与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呈碗状,且存放腔室下方大部分被底部所封闭,仅少部分设计有和热交换腔室相连通的二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因此,若需将液流式散热装置的原导热盒改装成较大尺寸的导热盒,则因为配对简便,仅需要孔对孔,没有习知设计面临的整体结构层面的结合问题。也就是说,让液流式散热装置增加了日后改装的灵活度。反之,习知设计的底座多采用外罩式设计,且导热板为开放式设计,两者共同构成一完整的密闭腔体。一旦导热板的尺寸或形状改变,底座便无法与导热板构成密闭腔体,导致必须重新设计的问题。
[0020]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流式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的底座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的封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5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6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7]图7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8]图8为图1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9]图9为图1的另一立体剖面示意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10:液流式散热装置
[0032]100:底座
[0033]110:底部
[0034]111:第一连通口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流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该底座包含一底部及一环形墙部,该环形墙部连接于该底部,且该底部与该环形墙部共同围绕出一存放腔室;一封盖,该封盖包含一顶部、一凸部及一围部,该顶部装设于该环形墙部,该凸部与该围部凸出于该顶部的同一侧,且该围部将该凸部围绕于内,该凸部于远离该底部的一侧围绕有一驱动组件容置空间,该驱动组件容置空间与该存放腔室不相连通;一导流板,该导流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叠设于该底座与该围部,该围部、该凸部与该导流板共同围绕出一叶轮容置腔室;一导热盒,装设于该底座的该底部远离该环形墙部的一侧,且该导热盒具有一热交换腔室,该叶轮容置腔室通过该存放腔室连通于该热交换腔室;一叶轮,可转动地位于该叶轮容置腔室;以及一驱动组件,位于该驱动组件容置空间,并用以驱动该叶轮相对该底座转动;其中,该底部与该环形墙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呈碗状,以及该封盖的该凸部与该围部、该导流板及该叶轮皆位于该存放腔室而被该环形墙部围绕于内;其中,该底座的该环形墙部具有一外接出口及一外接入口,该底部具有二第一连通口及一第二连通口,该外接入口通过该存放腔室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该叶轮容置腔室通过该二第一连通口连通该热交换腔室,该热交换腔室通过该第二连通口连通该外接出口,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与该热交换腔室的该二第一连通口分别位于该叶轮的相对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与该热交换腔室的该二第一连通口位于该叶轮的1/2半径的范围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板包含一板部及多个支撑柱,该板部叠设于该围部,该些支撑柱凸出于该板部远离该围部的一侧并抵靠于该底部,以令该板部与该底部保持一间隙,该外接入口通过该间隙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流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部具有一叶轮腔入口及二叶轮腔出口,该间隙通过该叶轮腔入口连通该叶轮容置腔室,该叶轮容置腔室通过该二叶轮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伟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