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09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农机,包括动力系统、开沟装置、放膜装置、履带底盘和基质填充装置,动力系统与履带底盘电连接,开沟装置设置在履带底盘的前端,放膜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中间处,基质填充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后端,履带底盘包括履带和履带折弯板,连接横梁连接履带折弯板,边梁滚轮安装在履带折弯板上端,承载轮安装在履带折弯板的下端,履带折弯板的前端安装涨紧轮,履带折弯板的后端安装履带轮,履带与边梁滚轮、承载轮、涨紧轮和履带轮连接,履带轮与动力系统的电动机连接,履带折弯板的上方安装有电源,电动机安装在连接横梁上,可以控制基质的填充速率,满足不同开沟深度对基质量的需求,大大减少人工的工作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农机


[0001]本技术涉及设施蔬菜生产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农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设施大棚内出现了蔬菜沟内种植栽培、日光温室蔬菜内嵌式基质栽培等新模式,蔬菜沟内种植栽培通过开多条沟、在沟内种植青椒和甘蓝等蔬菜,以实现蔬菜生产过程中的节水和节肥;日光温室蔬菜内嵌式基质栽培是极具规模化应用前景的新型无土栽培方法,具有环保、抗低温、抗连作障碍、高效、水肥利用率高等特点,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危害,充分发挥了土壤栽培和基质栽培的双重优势。
[0003]目前市面上有一些针对设施的小型开沟作业机具,大多通过三点悬挂方式与动力驱动机械连接,利用开沟器进行开沟作业,这种连接方式往往要搭配拖拉机使用,工作时空间比较狭窄,而机器体积较大。
[0004]虽然市面上现在有一些针对温室大棚的小型开沟、起垄、覆膜机械装备,但都不符合设施蔬菜内嵌式基质栽培的农艺要求,且功能单一,费时费力。因此,为实现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推广新型设施蔬菜无土栽培方法,研发配套的内嵌式基质栽培多功能机械十分必要,可有效提高蔬菜栽培机械化水平、提高作业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农机,实现开沟起垄沟内嵌膜基质填充覆土作业,结构简单,成本低。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农机,包括动力系统、开沟装置、放膜装置、履带底盘和基质填充装置,动力系统与履带底盘电连接,开沟装置设置在履带底盘的前端,放膜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中间处,基质填充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后端,履带底盘包括2个履带、履带折弯板、边梁滚轮、承载轮和连接横梁,连接横梁连接两个履带折弯板,边梁滚轮安装在履带折弯板的上端,承载轮安装在履带折弯板的下端,履带折弯板的前端安装涨紧轮,履带折弯板的后端安装履带轮,履带与边梁滚轮、承载轮、涨紧轮和履带轮连接,履带轮与动力系统的电动机连接,履带折弯板的上方安装有电源,电动机安装在连接横梁上。
[000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源安装在电源支撑平板上,电源支撑平板位于履带的上方,电源支撑平板的左侧通过左安装板安装在履带折弯板上,电源支撑平板的右侧通过右安装板安装在连接横梁上。
[000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放膜装置包括基质安装架、放膜辊轮、展膜辊和沟内压膜轮,基质安装架包括一个横杆、两个纵杆和基质流落架,横杆安装在两个纵杆的前端,基质流落架的上端与两个纵杆的两端连接,放膜辊轮的两端安装在放膜辊轮安装板上,放膜辊轮安装板安装在纵杆上,沟内压膜轮安装在压膜轮支架的底部,沟内压膜轮支架安装在基质流落架上,展膜辊的两端安装在展膜辊支架上,展膜辊支架安装在履带折弯板内侧。
[001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基质流落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横杆连接杆、落料管限位框、纵杆一、纵杆二和沟内压膜轮支架安装框,上横杆和下横杆通过横杆连接杆连接,上横杆的两端安装在两个纵杆的上,纵杆一连接落料管限位框和横杆连接杆,纵杆二连接落料管限位框和压膜轮支架安装框。
[001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垄上压膜轮,垄上压膜轮安装在垄上压膜轮支架的底部,垄上压膜轮支架安装在纵杆内侧。
[001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覆土盘,覆土盘安装在覆土盘安装柱上,安装柱安装在下横杆上。
[001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基质填充装置包括基质盒,基质盒的底部安装在基质盒安装架上,基质盒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基质落口,基质落口对着落料管,落料管倾斜设置,落料管的下端安装在落料管限位框上,基质盒安装架通过两个竖杆安装在后端的连接横梁上,基质盒内设有搅龙。
[0014]本技术可在设施内通过远程遥控操作实现原地转弯、前进、后退、停止等作业。整机可同时进行开沟起垄、沟内嵌膜、压膜覆膜、基质填充等作业,开沟深度、基质流量都可调,使内嵌式基质栽培生产更加轻简、省工、省力、舒适,对提高设施蔬菜机械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蔬菜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良好,同时为其他农业领域内的相关机械设计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基质流落架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纵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农机,包括动力系统、开沟装置1、放膜装置2、履带底盘3和基质填充装置4,动力系统与履带底盘电连接,开沟装置设置在履
带底盘的前端,放膜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中间处,基质填充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后端,履带底盘包括2个履带5、履带折弯板6、边梁滚轮7、承载轮8和连接横梁9,连接横梁9连接两个履带折弯板6,边梁滚轮7安装在履带折弯板6的上端,承载轮8安装在履带折弯板6的下端,履带折弯板6的前端安装涨紧轮10,履带折弯板6的后端安装履带轮11,履带5与边梁滚轮、承载轮、涨紧轮和履带轮连接,履带轮11与动力系统的电动机12连接,履带折弯板6的上方安装有电源13,电动机12安装在连接横梁9上。电源13为电动机12提供动力,电动机驱动履带轮11转动,履带轮11带动履带移动。此农机后轮驱动。电源13可以安装在农机任何位置。本实施例安装在四角,方便充电。当然,电动机还与通讯模块连接,实现远程遥控。
[0026]针对温室内“路难走,门难进,边难耕,头难掉”的问题,本技术底盘可以在温室内通过远程遥控操作实现原地转弯、前进、后退、停止等作业,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实现开沟起垄、沟内嵌膜、基质填充作业,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器通过电机驱动履带移动行走,通过通讯模块进行遥控控制,实现远程操作。在履带底盘上安装开沟装置、流量可调的基质填充装置、沟内嵌膜装置和压膜覆膜装置,机器行走作业时,铺膜装置将塑料膜铺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开沟装置、放膜装置、履带底盘和基质填充装置,动力系统与履带底盘电连接,开沟装置设置在履带底盘的前端,放膜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中间处,基质填充装置安装在履带底盘的后端,履带底盘包括2个履带、履带折弯板、边梁滚轮、承载轮和连接横梁,连接横梁连接两个履带折弯板,边梁滚轮安装在履带折弯板的上端,承载轮安装在履带折弯板的下端,履带折弯板的前端安装涨紧轮,履带折弯板的后端安装履带轮,履带与边梁滚轮、承载轮、涨紧轮和履带轮连接,履带轮与动力系统的电动机连接,履带折弯板的上方安装有电源,电动机安装在连接横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电源安装在电源支撑平板上,电源支撑平板位于履带的上方,电源支撑平板的左侧通过左安装板安装在履带折弯板上,电源支撑平板的右侧通过右安装板安装在连接横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放膜装置包括基质安装架、放膜辊轮、展膜辊和沟内压膜轮,基质安装架包括一个横杆、两个纵杆和基质流落架,横杆安装在两个纵杆的前端,基质流落架的上端与两个纵杆的两端连接,放膜辊轮的两端安装在放膜辊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王江王欣平郝建军贾雅丽谢学军张瑞青孙铂何一赵树朋桑永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