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97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芯轴、工装座和两个试验座,所述芯轴始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芯轴进行低速旋转的驱动件,所述工装座上开设有陪试腔,所述芯轴中心处套设有陪试轴承,所述陪试轴承设置在陪试腔中,两个所述试验座分设于芯轴两端,所述试验座上开设有供外界待检测轴承容置的容置孔,所述芯轴末端设置有用于向相邻的待检测轴承外圈施加轴向加载力的轴向加载件,所述工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向芯轴施加径向加载力的径向加载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用于检测起重机挂钩滑轮处专用高承载轴承各项性能同时模拟其实际运转工况以及在运转时受力工况的试验工装的问题。及在运转时受力工况的试验工装的问题。及在运转时受力工况的试验工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检测工装
,具体为一种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大型起重机挂钩滑轮其会承受高额载荷冲击,且运行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容易造成事故,而在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设置有轴承,该轴承需要承受高额载荷冲击,因此在生产处一种适用起重机挂钩滑轮处的高承载轴承时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但检测过程较为麻烦,且检测步骤全划分开来,进行点对点检测,同时现有技术在检测时因轴承的尺寸过大导致检测工装在对其检测时效率低下,且难以模拟轴承实际运转工况以及在运转时的受力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用于检测起重机挂钩滑轮处专用高承载轴承各项性能同时模拟其实际运转工况以及在运转时受力工况的试验工装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芯轴、工装座和两个试验座,所述芯轴始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芯轴进行低速旋转的驱动件,所述工装座上开设有陪试腔,所述芯轴中心处套设有陪试轴承,所述陪试轴承设置在陪试腔中,两个所述试验座分设于芯轴两端,所述试验座上开设有供外界待检测轴承容置的容置孔,所述芯轴末端设置有用于向相邻的待检测轴承外圈施加轴向加载力的轴向加载件,所述工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向芯轴施加径向加载力的径向加载件。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操作人员将待检测轴承安装在容置孔上,而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芯轴做低速旋转,芯轴带动待检测轴承内圈进行低速旋转,以此模拟轴承实际运行工况,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试验需求和试验所需数据通过轴向加载件向待检测轴承外圈施加轴向加载力或通过径向加载件对芯轴施加径向加载力,以此模拟轴承实际运转时的受力工况,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精准度,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加载力矩数据来判定轴承运行工况,上述技术的设置能够检测轴承的使用寿命、运转速率等各项性能,进而确保轴承能够合规的适用在代行起重机挂钩滑轮处挂钩上,以此满足各项载荷冲击;同时上述技术的设置使得整个检测过程自动化且过程简便,进而提高试验效率和检测精准度,且上述技术中陪试轴承的设置给试验增加了对照组,进而提高试验数据的精准度。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轴向力加载件包括分设于芯轴两端的两个密封板,居于所述芯轴始端的密封板上开设有供芯轴穿设的穿孔,两个所述密封板分别居于两个容置孔外侧,两个所述容置孔内侧均设置有挡油环,两个所述挡油环均与各自相邻的容置孔和密封板组合形成密封腔,两个所述工装座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外界油泵连通的注油嘴,两个所述注油嘴分别与各自相邻的密封腔连通设置。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密封板与挡油环的设置能够使得待检测轴承所设位置为密封腔,即密封腔室,确保陪试轴承中的油润滑不会进入到密封腔中,而密封腔中的轴承为脂润滑,其为胶装,而陪试轴承则是油润滑,即通过外部油泵打油,经过轴承回到油箱,进而实现油润滑,两种润滑方式不同,使得密封腔中的待检测轴承不会受到油润滑所影响,进而确保待检测轴承运转速率不会受到外界各项因素所影响,同时注油嘴的设置能够向密封腔中进行油脂灌注,进而确保在待检测轴承高速运转时不会因油脂消耗殆尽而出现干转现象,避免运转效率和试验数据精准度受到影响;上述技术中外界油泵其用于将油脂通过注油嘴灌注在密封腔中,且其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原理不再过多赘述。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轴向加载件包括轴向加载块,所述轴向加载块设置在居于芯轴末端的密封板外周壁上,所述轴向加载块外壁面为供外界轴向加载缸输出端输出力矩的第一受力面。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操作人员可根据试验需求启动外界轴向加载缸,使得轴向加载刚输出端向轴向加载块施加力矩,该作用力会通过第一受力面作用在密封板上,进而作用在靠近芯轴末端的待检测轴承上,而靠近芯轴始端的待检测轴承并未直面受到轴向加载力冲击,因此两个待检测轴承形成对照组,进而方便数据的更替和收集,同时还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上述技术中外界轴向加载缸其用于输出力矩,且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不再过多赘述。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径向加载件包括设置在工装座外周壁上的径向加载环,所述径向加载环外周壁面为供与外界径向加载缸输出端输出力矩的第二受力面。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操作人员可根据试验需求启动外界径向加载缸,使得径向加载刚输出端向径向加载环施加力矩,该作用力会通过第二受力面作用在工装座上,再通过工装座作用在芯轴上,最后通过芯轴传输在待检测轴承上,以此模拟轴承实际运转时所受径向力矩冲击工况,提高试验范围和试验数据的精准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上连接有圆盘,所述芯轴始端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与圆盘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驱动电机和传动皮带的设置能够驱动芯轴低速旋转,进而确保待检测轴承处于低速旋转状态,以此模拟轴承实际运转工况,上述技术中驱动电机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不再过多赘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三维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去除驱动电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包括芯轴1、工装座2和两个试验座3,所述芯轴1始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芯轴1进行低速旋转的驱动件,所述工装座2上开设有陪试腔21,所述芯轴1中心处套设有陪试轴承,所述陪试轴承设置在陪试腔21中,两个所述试验座3分设于芯轴1两端,所述试验座3上开设有供外界待检测轴承容置的容
置孔31,所述芯轴1末端设置有用于向相邻的待检测轴承外圈施加轴向加载力的轴向加载件,所述工装座2上设置有用于向芯轴1施加径向加载力的径向加载件,所述轴向力加载件包括分设于芯轴1两端的两个密封板4,居于所述芯轴1始端的密封板4上开设有供芯轴1穿设的穿孔41,两个所述密封板4分别居于两个容置孔31外侧,两个所述容置孔31内侧均设置有挡油环42,两个所述挡油环42均与各自相邻的容置孔31和密封板4组合形成密封腔43,两个所述工装座2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外界油泵连通的注油嘴44,两个所述注油嘴44分别与各自相邻的密封腔43连通设置,所述轴向加载件包括轴向加载块45,所述轴向加载块45设置在居于芯轴1末端的密封板4外周壁上,所述轴向加载块45外壁面为供外界轴向加载缸输出端输出力矩的第一受力面451,所述径向加载件包括设置在工装座2外周壁上的径向加载环22,所述径向加载环22外周壁面为供与外界径向加载缸输出端输出力矩的第二受力面221,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输出端上连接有圆盘51,所述芯轴1始端连接有驱动盘11,所述驱动盘11与圆盘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工装座和两个试验座,所述芯轴始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芯轴进行低速旋转的驱动件,所述工装座上开设有陪试腔,所述芯轴中心处套设有陪试轴承,所述陪试轴承设置在陪试腔中,两个所述试验座分设于芯轴两端,所述试验座上开设有供外界待检测轴承容置的容置孔,所述芯轴末端设置有用于向相邻的待检测轴承外圈施加轴向加载力的轴向加载件,所述工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向芯轴施加径向加载力的径向加载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挂钩滑轮处轴承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载件包括分设于芯轴两端的两个密封板,居于所述芯轴始端的密封板上开设有供芯轴穿设的穿孔,两个所述密封板分别居于两个容置孔外侧,两个所述容置孔内侧均设置有挡油环,两个所述挡油环均与各自相邻的容置孔和密封板组合形成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飞代池
申请(专利权)人:人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