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82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高温窑炉技术领域。一种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包括布置于隧道窑炉壁上的装配孔、支撑管、成像设备、后固定单元和内观察口,所述支撑管通过呈U型的耐火砖支撑设置在所述装配孔内;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外壳体和布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内端部的摄像头,所述外壳体匹配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内;所述后固定单元布设于隧道窑炉壁的外侧,所述外壳体的外端部固定在所述后固定单元上;所述内观察口包括圆锥段和扩张口段,所述扩张口段包括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左右两侧边和顶边向外扩张设置。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高观察的范围,避免出现死角,且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成像设备的伸缩量的调节,实用性更好。实用性更好。实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高温窑炉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温工业可视化是指在工业领域窑炉高温作业条件下应用的特种工业电视产品。在许多工业领域,高温窑炉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决定于燃料燃烧是否充分、工件在炉内的运行状况及火焰对炉壁的影响等,所以必须对高温窑炉进行可视化监控。而通常采取人工观察的方式只是能粗略的反映炉内状况,不能够清晰、准确、全面地提供实时炉况,尤其是被加热材料的状态、颜色和尺寸变化,且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人的视觉在强光下极易产生疲劳,二是人工贴近加热炉观察口观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增加了生产系统的人力负担和增加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欧洲引入炉内高温工业电视系统,实现了超高温条件下的炉内监视,高温工业可视化监控技术从此兴起。
[000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温可视化技术在冶金、水泥、玻璃、电力和环保等行业已经得到成熟且广泛的应用,而在耐材行业应用较少。目前矾土基均质料在隧道窑烧成过程中易出现卡窑现象,主要因砖垛产生形变、倒垛而导致的,这已经成为均质料生产的共性问题,制约了均质料的生产。多个原料生产企业改用高温回转窑生产均质料,但回转窑高温带保温时间短,不能够保证莫来石晶体的完全发育,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0004]目前隧道窑砖垛随温度升高发生形变的过程,主要通过隧道窑观察孔或窑尾人工观察,通过观察孔只能观察到砖垛的中部,无法详细观察到火道部位的倾斜或倒垛情况。因此,当前对烧成出现的砖垛不稳定情况大都为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推断,无直接证据佐证,给后期工艺调整带来很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高观察的范围,避免出现死角,且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成像设备的伸缩量的调节,实用性更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包括:
[0008]布置于隧道窑炉壁上的装配孔;
[0009]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通过呈U型的耐火砖支撑设置在所述装配孔内;
[0010]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外壳体和布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内端部的摄像头,所述外壳体匹配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内;
[0011]后固定单元,所述后固定单元布设于隧道窑炉壁的外侧,所述外壳体的外端部固定在所述后固定单元上;以及
[0012]内观察口,所述内观察口包括圆锥段和扩张口段,所述扩张口段包括矩形孔,所述
矩形孔的左右两侧边和顶边向外扩张设置。
[0013]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后固定单元包括:
[0014]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调节槽;以及
[0015]吊杆,所述吊杆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槽中,所述吊杆的下端设置有卡箍,所述外壳体的后端撑设在所述卡箍内。
[0016]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调节槽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卡箍为开口环状卡箍,所述吊杆为连接所述卡箍和安装板的第二螺栓,卡箍上开设有与第二螺栓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第二螺栓上均设置有螺母。
[0017]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装配孔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砌块单元和第二砌块单元,所述圆锥段布置于第一砌块单元上,所述扩张口段布置于第二砌块单元上。
[0018]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砌块单元包括截面呈矩形的第一砌块,所述第一砌块的中部同轴布设有圆柱孔和圆锥孔;或
[0019]所述第一砌块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第一拼接砌块,所述第一拼接砌块上设置有截面呈半圆形的柱面槽和截面呈半圆锥的锥面槽。
[0020]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砌块单元包括截面呈矩形的第二砌块,所述矩形孔设置在第二砌块的中部;或
[0021]所述第二砌块单元包括四块首尾连接的第二拼接砌块,四块第二拼接砌块之间形成矩形孔,位于两侧和顶部的三个第二拼接砌块的内侧面为倾斜的斜面。
[0022]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矩形孔的边长大于所述圆锥段的圆锥孔的底面直径。
[0023]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冷却夹套和第二冷却夹套,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冷却夹套对应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与与第二冷却夹套对应的冷却压缩空气入口。
[0024]根据本技术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优选地,所述冷却夹套的水道内径尺寸L≥15mm。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申请能够大大提高观察的范围,避免出现死角,且能够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成像设备的伸缩量的调节,实用性更好。本申请通过装配孔和支撑管的布置,可以为整个设备的安装提供良好且稳定的安装环境,以便于保障成像设备在安装固定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定位和支撑;本申请通过后固定单元可以对成像设备的后侧进行约束,并且能够进行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调节,以便于实现摄像头的有效调节,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还能够根据成像设备的伸缩量进行灵活调节后再进行固定,以便于调整到合理的观察范围,避免死角。本申请的内观察口的设置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观察视角,避免隧道窑壁对观察视角造成遮挡干涉,大大提高了装配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摄像头的成像角度来满足隧道窑内部需要观察的横向宽度和纵向高度。本设备采用的是气液双冷却方法,冷却效率高,可以在1700℃以下的工况中保证设备内部满足核心机芯的工作温度不超过65℃。本申请的冷却夹套的内径的尺寸除了防止水锈堵塞冷却管,同时还
有加大冷却对流面积,提高冷却效率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观察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序号:
[0032]100为隧道窑炉壁、101为装配孔;
[0033]200为支撑管、201为耐火砖;
[0034]300为成像设备、301为外壳体、302为摄像头、303为进水孔、304为出水孔、305为冷却压缩空气入口;
[0035]400为后固定单元、401为支撑架、402为调节槽、403为吊杆、404为卡箍、405为第一螺栓;
[0036]501为圆锥段、502为扩张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隧道窑炉壁上的装配孔;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通过呈U型的耐火砖支撑设置在所述装配孔内;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外壳体和布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内端部的摄像头,所述外壳体匹配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内;后固定单元,所述后固定单元布设于隧道窑炉壁的外侧,所述外壳体的外端部固定在所述后固定单元上;以及内观察口,所述内观察口包括圆锥段和扩张口段,所述扩张口段包括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左右两侧边和顶边向外扩张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单元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调节槽;以及吊杆,所述吊杆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槽中,所述吊杆的下端设置有卡箍,所述外壳体的后端撑设在所述卡箍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调节槽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卡箍为开口环状卡箍,所述吊杆为连接所述卡箍和安装板的第二螺栓,卡箍上开设有与第二螺栓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第二螺栓上均设置有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高温成像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内端部设置有第一砌块单元和第二砌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伟康安建成王亚利李燕京罗华明陈存松武英龙张文科郭建伟宋杰陈记松
申请(专利权)人:阳泉金隅通达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