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蚕豆打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作物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蚕豆打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蚕豆苗是指蚕豆的幼苗,蚕豆苗种植时往往进行打尖处理,打尖的优点是可以暂时延缓新梢的生长,减轻新梢与花穗和果实之间的营养竞争,促使营养物质集中供应花穗和果实生长,从而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目前大都依靠人工为蚕豆苗打尖,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仅人工花费就占生产总成本的50%以上,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普遍存在无人可用的情况,极大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使用手指掐尖的方式进行蚕豆打尖,容易对手指造成直接的损伤,且效率较低。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5957276U)公开了一种蚕豆快速打尖装置,该装置包括打尖机外壳,打尖机外壳一侧设置有打尖机构,打尖机外壳中部设置有回收存放机构,打尖机构包括打尖口、电机、转轴、螺纹切割叶,回收存放机构包括蚕豆尖存放腔、进气扇、325目滤网、腔盖、磁铁、密封胶条。其通过电机转动转轴,转轴带动螺纹切割叶转动,两个互补契合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蚕豆打尖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电池组(2)、控制器(3)、驱动电机(4)和电机开关电源(5),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电池组(2)和电机开关电源(5)电连接,所述电机开关电源(5)与驱动电机(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后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上设置有开关组(7),外壳(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侧壳体(8);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凸轮(9),所述前侧壳体(8)内固定设置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摆动板(11)和第二摆动板(12),所述第一摆动板(11)位于前侧壳体(8)内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3),所述第二摆动板(12)位于前侧壳体(8)内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3)远离第一摆动板(1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14)远离第二摆动板(12)的一端共同铰接有顶杆(15),所述顶杆(15)的另一端活动嵌入凸轮(9)内并与凸轮(9)构成凸轮顶杆机构;所述第一摆动板(11)位于前侧壳体(8)外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依次层叠的第一切刀(16),所述第二摆动板(12)位于前侧壳体(8)外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依次层叠的第二切刀(17),第一切刀(16)与第二切刀(17)相对设置且第一切刀(16)和第二切刀(17)在垂直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所述前侧壳体(8)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第一切刀(16)/第二切刀(17)底端下方的消毒液喷洒组件(18),所述消毒液喷洒组件(18)由顶杆(15)驱动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蚕豆打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后侧外壁边缘可拆卸地连接有位于把手(6)外侧的护袖(19),护袖(19)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松紧带(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蚕豆打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7)包括设置于把手(6)外壁顶部的拨动开关(71)和设置于把手(6)内壁上的至少一个按压开关(72),所述拨动开关(71)串接于控制器(3)的供电线路中,所有的按压开关(72)并联后串接于电机开关电源(5)的供电电路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蚕豆打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喷洒组件(18)包括固定于外壳(1)内的消毒液储存箱(181)、固定设置于前侧壳体(8)底面上的安装架(182)、固定安装于安装架(182)底部前端的喷嘴(183)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明,师延冰,张学林,何珍臻,杨焓,祁占斌,白帅帅,赵睿,高卫虎,张靓,胡玉智,东金德,周斌,陆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