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575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0
本公开属于无人机增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一侧放置有碘化银烟条,第一支撑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侧放置有第二支撑件;碘化银烟条靠近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有电子点火装置,电子点火装置与第一支撑件连接;本公开通过第一搅拌件对粉尘微粒进行搅拌,避免碘化银烟条燃烧产生的粉尘微粒分散不够均匀,且为避免因碘化银烟条的燃烧使得碘化银烟条与第一搅拌件的距离增大导致后续对粉尘颗粒的分散效果降低,本公开设置第二搅拌件、第三搅拌件对粉尘颗粒进行分散。分散。分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


[0001]本公开属于无人机增雨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增雨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人类根据云的情况分别向云体播撒致冷剂、结晶剂、吸湿剂和水雾等,以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进而改变其生长程度,达到降水之目的。
[0003]一般情况下,为便于将催化剂直接播入云中,人工增雨主要利用飞机进行,而由于无人机具有经济实用、操作灵活等优势,目前多采用无人机进行人工增雨,且在部分情况下选用碘化银烟条当增雨剂,而碘化银烟条燃烧产生的粉尘颗粒主要由周边气流直接播散,这种方式容易导致碘化银烟条燃烧产生的粉尘颗粒播撒不够均匀、分散效果差,可能会影响增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解决了选用碘化银烟条当增雨剂进行人工增雨时由于碘化银烟条燃烧产生的粉尘颗粒的播散程度可能不够均匀进而可能影响增雨效果的问题。
[0005]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一侧放置有碘化银烟条,第一支撑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侧放置有第二支撑件,且第二支撑件的纵截面为圆形。
[0007]第二支撑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端开设有四个绕其轴线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一凹陷件,第一凹陷件内远离碘化银烟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远离第一凹陷件底部的一侧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件,第一连接件外侧套设有多个第二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的数量与靠近同一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搅拌件的数量相同,第二转动件的纵截面为圆环状,第二转动件的内壁与靠近其的第一连接件的外壁滑动连接,第一搅拌件靠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靠近其的第二转动件外壁连接。
[0008]第二支撑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绕其轴线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二凹陷件,第二凹陷件的数量与第一凹陷件的数量相同,且每个第二凹陷件皆处于两第一凹陷件之间,第二凹陷件内远离碘化银烟条的一端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件,且第三转动件的一端贯穿靠近其的第二凹陷件的侧壁后与相邻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三转动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带动齿轮,且第一带动齿轮的内壁与靠近其的第三转动件的外壁连接。
[0009]第二支撑件远离碘化银烟条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绕其轴线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三凹陷件,第三凹陷件的数量与第二凹陷件的数量相同,且第三凹陷件与靠近其的第二凹陷件连通,第三凹陷件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
[0010]第二支撑件外侧远离碘化银烟条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的内壁与第二支撑件的外壁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动件的纵截面为圆环状;
[0011]第一滑动件与各第一齿条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件。
[0012]第一搅拌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牵引件,第一牵引件远离第一搅拌件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外壁连接;第一搅拌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外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0013]第一支撑件靠近第二支撑件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外侧套设有第四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的内壁与第二支撑件的外壁滑动连接,第四支撑件与第三支撑件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件。
[0014]第二支撑件远离碘化银烟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动力部,第一动力部与第三支撑件之间连接有第四连接件。
[0015]第一滑动件靠近第三支撑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远离第一滑动件的一端与第三支撑件滑动连接;
[0016]第三支撑件底部远离碘化银烟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动力部,第二动力部靠近第一动力部的一侧连接有第五支撑件,五支撑件的纵截面为圆形,第五支撑件外侧远离第二动力部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带动齿轮,且第二带动齿轮与第五支撑件连接;
[0017]第二带动齿轮的外侧套设有第六支撑件,第六支撑件的纵截面为圆环状,第六支撑件与第四连接件之间放置有第五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连接,第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六支撑件滑动连接;
[0018]第六支撑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第四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与第六支撑件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0019]至少一个第四转动件上连接有第二牵引件,第二牵引件远离第四转动件的一端穿过第二支撑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端后与第二滑动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侧连接。
[0020]碘化银烟条的外侧套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七支撑件,第七支撑件的纵截面为圆形,第七支撑件与碘化银烟条不连接,第七支撑件与第三支撑件之间放置有第八支撑件,第八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三支撑件滑动连接,第八支撑件的另一端与靠近其的第七支撑件外壁滑动连接;
[0021]第七支撑件内壁上连接有多个绕碘化银烟条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九支撑件。
[0022]第九支撑件远离第一动力部的一侧的两端分别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靠近其的第九支撑件连接有第六连接件;
[0023]相邻两个第六连接件之间沿第九支撑件向碘化银烟条延伸的方向依次放置有两并行排列的第二限位件、两并行排列的第三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皆与靠近其的第九支撑件连接,且相邻两个第三限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个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距离;
[0024]第七支撑件远离第一动力部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绕碘化银烟条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四凹陷件,第四凹陷件的数量与第九支撑件的数量相同,第四凹陷件底部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中空件,第一中空件远离第七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五凹陷件,第一中空件内插入有第二搅拌件;
[0025]第四凹陷件底部远离碘化银烟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中空件,第二中空件远离第七支撑件的一端开设有第六凹陷件,第二中空件内插入有第三搅拌件,第三搅拌件与靠近其
的第九支撑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
[0026]第三搅拌件的一侧放置有第十支撑件,第十支撑件穿过靠近其的第七支撑件,第十支撑件的纵截面为圆环状,且第十支撑件靠近相邻第三搅拌件的一端的半径大于其远离相邻第三搅拌件的一端的半径,第十支撑件远离相邻第三搅拌件的一端的外侧套设有第四限位件,且第四限位件与相邻第十支撑件连接;
[0027]第二支撑件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端的外侧套设有第一支撑部,且第一支撑部的纵截面为圆环状,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件连接有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靠近碘化银烟条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绕碘化银烟条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三支撑部,第三支撑部的数量与穿过同一第七支撑件的第十支撑件的数量相同,第三支撑部的纵截面为圆环状;
[0028]第十支撑件与靠近其的第二搅拌件、第三搅拌件分别连接有牵引部。
[0029]第二动力部靠近第一动力部的一侧放置有多个牵引组件,牵引组件的数量与第七支撑件的数量相同,牵引组件包括第三带动齿轮,第三带动齿轮套设在第五支撑件的外侧,且第三带动齿轮与第五支撑件连接;
[0030]第三带动齿轮的外侧套设有第四支撑部,第四支撑部的纵截面为圆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无人机(1)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一支撑件(2),第一支撑件(2)的一侧放置有碘化银烟条(3),第一支撑件(2)靠近碘化银烟条(3)的一侧放置有第二支撑件(4);碘化银烟条(3)靠近第二支撑件(4)的一侧设置有电子点火装置,电子点火装置与第一支撑件(2)连接;第二支撑件(4)靠近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开设有四个绕其轴线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一凹陷件,第一凹陷件内远离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9),第一转动件(9)靠近碘化银烟条(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远离第一凹陷件底部的一侧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件(10),第一连接件外侧套设有多个第二转动件(11),第二转动件(11)的内壁与靠近其的第一连接件的外壁滑动连接,第一搅拌件(10)靠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靠近其的第二转动件(11)外壁连接;第一搅拌件(1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牵引件,第一牵引件远离第一搅拌件(1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4)外壁连接;第一搅拌件(10)与第二支撑件(4)的外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5);第二支撑件(4)靠近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绕其轴线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二凹陷件,第二凹陷件的数量与第一凹陷件的数量相同,且每个第二凹陷件皆处于两第一凹陷件之间,第二凹陷件内远离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件,且第三转动件的一端贯穿靠近其的第二凹陷件的侧壁后与相邻第二转动件(11)连接,第三转动件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带动齿轮(12),且第一带动齿轮(12)的内壁与靠近其的第三转动件的外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件(4)远离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绕其轴线呈圆周等距分布的第三凹陷件,第三凹陷件的数量与第二凹陷件的数量相同,且第三凹陷件与靠近其的第二凹陷件连通,第三凹陷件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13);第二支撑件(4)外侧远离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滑动件(14),第一滑动件(14)的内壁与第二支撑件(4)的外壁滑动连接,第一滑动件(14)与各第一齿条(13)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一支撑件(2)靠近第二支撑件(4)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件(33),第二支撑件(4)的外侧套设有第四支撑件(16),第四支撑件(16)的内壁与第二支撑件(4)的外壁滑动连接,第四支撑件(16)与第三支撑件(33)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件;第二支撑件(4)远离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动力部(5),第一动力部(5)与第三支撑件(33)之间连接有第四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动件(14)靠近第三支撑件(3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远离第一滑动件(14)的一端与第三支撑件(33)滑动连接;第三支撑件(33)底部远离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动力部(6),第二动力部(6)靠近第一动力部(5)的一侧连接有第五支撑件(19),五支撑件的纵截面为圆形,第五支撑件(19)外侧远离第二动力部(6)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带动齿轮,且第二带动齿轮与第五支撑件(19)连接;第二带动齿轮的外侧套设有第六支撑件,第六支撑件的纵截面为圆环状,第六支撑件与第四连接件之间放置有第五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的一端与第四连接件连接,第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六支撑件滑动连接;第六支撑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第四转动件,第四转动件与第六支撑件的内壁之间
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至少一个第四转动件上连接有第二牵引件,第二牵引件远离第四转动件的一端穿过第二支撑件(4)靠近碘化银烟条(3)的一端后与第二滑动件靠近碘化银烟条(3)的一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立体增雨系统,其特征在于,碘化银烟条(3)的外侧套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七支撑件(23),第七支撑件(23)的纵截面为圆形,第七支撑件(23)与碘化银烟条(3)不连接,第七支撑件(23)与第三支撑件(33)之间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哲白振林李洁杜蕊李新强刘红光董平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鹰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