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03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装置安装之前,包括分开的预埋件、多节铁塔段、多个烟条安装支架、点火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装置安装之后,多节铁塔段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形成铁塔,铁塔的底部与预埋件连接并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地面上;多个烟条安装支架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并固定连接于铁塔上,在铁塔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多层烟条安装位,烟条固定连接在烟条安装位上;点火控制系统固定安装于铁塔上,用于控制烟条点火;供电系统安装于铁塔上,用于向点火控制系统供电。无需借助机械设备即可进行运输、安装,能够将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运输至车辆无法到达的较佳选址进行安装,保证人工增雨催化效果。保证人工增雨催化效果。保证人工增雨催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增雨
,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面烟炉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具有作业成本低、可远程遥控作业、节省人力物力且保证作业安全等优点,已普遍在国内外人工增雨作业中得到运用。部分地区为增加作业量,使用地面烟炉矩阵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0003]目前,我国使用的地面烟炉大多如图1所示,该地面烟炉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雨帽11、烟囱12和炉体13,炉体13内安装有烟条固定装置14、收渣盒15和用于控制烟条点火的火控装置16,炉体13的侧部设置有观测口17,炉体13的底部设置有通风调节口18。这种类型地面烟炉的尺寸大(1538
×
1538
×
6390,单位:毫米),重量重(约510kg/台),烟炉(即炉体13和烟囱12)为整体且无法拆卸,烟炉运输安装时必须借助货车、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在无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人力很难运输安装。
[0004]高原山区人工增雨作业是我国人工增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有效地进行增雨作业,需要对地面烟炉的安装进行选址。在高原山区人工增雨作业中,地面烟炉的安装较佳选址往往在车辆无法到达的区域,图1中所示的地面烟炉由于尺寸大、重量重无法运输至较佳选址进行安装。为屈就高原山区的地形、交通条件,高原山区很多地面烟炉放弃较佳选址安装而选择交通可到达的区域进行安装,从而造成高原山区的地面烟炉存在无法按要求布设或布设位置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地面烟炉进行增雨作业时催化剂扩散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人工增雨催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进行解决。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无需借助机械设备即可进行运输、安装,能够将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运输至车辆无法到达的较佳选址进行安装,保证人工增雨催化效果。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安装之前,包括分开的预埋件、多节铁塔段、多个烟条安装支架、点火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安装之后,多节铁塔段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形成铁塔,铁塔的底部与预埋件连接并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地面上;多个烟条安装支架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并固定连接于铁塔上,在铁塔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多层烟条安装位,烟条固定连接在烟条安装位上;点火控制系统固定安装于铁塔上,用于控制烟条点火;供电系统安装于铁塔上,用于向点火控制系统供电。
[0010]可选地,相邻烟条安装位上烟条之间的距离为70~100cm,相邻烟条安装位上的烟
条错位设置。
[0011]可选地,烟条朝上竖直固定连接于烟条安装位上。
[0012]可选地,烟条安装支架包括两根以上横向支管,两根以上横向支管围绕铁塔均匀布置,横向支管上设置有朝上的竖向支管,烟条竖直固定安装于竖向支管上;相邻烟条安装位上的横向支管错位设置。
[0013]可选地,横向支管上设置有由近至远依次排列的2根以上的竖向支管,横向支管上最远端的竖向支管与铁塔之间的距离小于540mm,横向支管上相邻竖向支管之间的距离大于100mm。
[0014]可选地,铁塔为三角塔,铁塔具有三根分别位于三角塔三个角的支撑竖杆;烟条安装支架包括三根横向支管,三根横向支管分别固定连接于三根支撑竖杆上,三根横向支管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相邻横向支管之间的夹角为120
°
,并且每一根横向支管均位于三角塔中角的反向延长线上;相邻烟条安装位中,下层烟条安装位上的横向支管相对上层烟条安装位上的横向支管旋转60
°
设置;横向支管上设置有由近至远依次排列的3根竖向支管,横向支管上最近端的竖向支管与铁塔之间的距离为100~120mm,横向支管上相邻竖向支管之间的距离为100~120mm。
[0015]可选地,铁塔为三角塔,铁塔的高度为6~15m,铁塔横截面为边长为400~800mm的等边三角形。
[0016]可选地,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还包括安全防护网;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安装之后,铁塔从安全防护网的中心穿过,安全防护网固定连接于铁塔的下端;安全防护网上开设有用于操作人员穿过安全防护网沿铁塔爬升的开口,开口紧挨铁塔设置,开口上铰接有用于封闭开口的盖板。
[0017]可选地,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用于向点火控制系统供电;太阳能板,用于向蓄电池充电;太阳能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太阳能板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给太阳能逆变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设备;点火控制系统包括:无线通讯模块,用于获取点火控制信息;点火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点火控制信息控制烟条点火,并检查点火是否成功。
[0018]可选地,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还包括拉绳;铁塔的至少对向两侧通过拉绳与地面固定连接。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利用多节铁塔段(可拆卸或不可拆卸)依次连接形成的铁塔作为支撑挂载人工增雨烟条,摒弃了原有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中炉体和烟囱的设计。采用多节铁塔段依次连接形成的铁塔作为支撑挂载人工增雨烟条具有以下好处:1、铁塔为镂空结构,质量轻;2、铁塔在安装之前以多节铁塔段的形式存在,竖向尺寸小,便于运输、安装;3、为实现挂载人工增雨烟条,对铁塔的质量、尺寸要求低,选用横向尺寸较小的铁塔便能满足铁塔对挂载人工增雨烟条的支撑要求,从而便于运输、安装;4、将烟条挂载在铁塔上依然能够保证烟条的正常工作,这是由于烟条的外壳通常由玻璃钢制成,强度高,裸露于环境中设置的烟条并不会由于环境的恶劣变化而受损。
[0022]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具有常规地面烟炉功能的同时,作为支撑件的铁塔在安装之前被分开为多个铁塔段,每个铁塔段质量轻、尺寸小,除
铁塔以外的其他部件(预埋件、烟条安装支架、点火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质量、尺寸均较小,不用借助机械设备即可进行运输、安装,从而能够将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运输至车辆无法到达的人工增雨较佳选址进行安装,保证增雨作业时催化剂扩散效果,提高人工增雨催化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借助于以下附图进行描述:
[002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的地面烟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铁塔段上挂载烟条后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烟条通过烟条安装支架安装在铁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之前,包括分开的预埋件、多节铁塔(6)段、多个烟条安装支架(3)、点火控制系统(4)和供电系统(5);所述装置安装之后,多节铁塔(6)段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形成铁塔(6),铁塔(6)的底部与预埋件连接并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地面上;多个烟条安装支架(3)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并固定连接于铁塔(6)上,在铁塔(6)上形成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多层烟条安装位,烟条(7)固定连接在烟条安装位上;点火控制系统(4)固定安装于铁塔(6)上,用于控制烟条(7)点火;供电系统(5)安装于铁塔(6)上,用于向点火控制系统(4)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烟条安装位上烟条(7)之间的距离为70~100cm,相邻烟条安装位上的烟条(7)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条(7)朝上竖直固定连接于烟条安装位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条安装支架(3)包括两根以上横向支管(31),两根以上横向支管(31)围绕铁塔(6)均匀布置,横向支管(31)上设置有朝上的竖向支管(32),烟条(7)竖直固定安装于竖向支管(32)上;相邻烟条安装位上的横向支管(31)错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支管(31)上设置有由近至远依次排列的2根以上的竖向支管(32),横向支管(31)上最远端的竖向支管(32)与铁塔(6)之间的距离小于540mm,横向支管(31)上相邻竖向支管(32)之间的距离大于10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原山区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铁塔(6)为三角塔,铁塔(6)具有三根分别位于三角塔三个角的支撑竖杆(61);烟条安装支架(3)包括三根横向支管(31),三根横向支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辉邦王黎俊张玉欣郭世钰张博越康晓燕王启花张莉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