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耐火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72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试验装置领域,公开了阀门耐火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室,所述试验室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总水管,所述总水管外壁靠近水箱一侧均设置有水泵,所述总水管外壁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水管,所述分支水管外部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分支水管位于试验室内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水头,所述试验室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燃气罐,所述燃气罐后侧固定连接有总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气泵、电磁阀二的配合,控制各处燃烧时长,以及水泵、电磁阀一的配合,控制各处冷却时长,从而实现多组对照试验,以此判断最终阀门的性能,更具全面性,试验结果更加可靠。更加可靠。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门耐火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试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阀门耐火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压力管道上的重要设备,在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火力发电、核电及水利水电等各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用在某些易失火工况的阀门,由于存在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往往对其进行特殊的设计,使阀门在遭受一定时间的火烧后仍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及操作性能,在衡量阀门的耐火性能方面,耐火试验是验证阀门的重要手段。
[0003]所有的耐火试验的基础是,阀门在规定的周期内经过高温燃烧后必须还能操作,而且在燃烧后(软密封被破坏)的漏失量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阀门的耐火性就相当重要,因此亟需一种阀门耐火试验装置来测试阀门的耐火性,现有技术大多仅对单个阀门进行耐火试验,缺乏多组不同燃烧和冷却时间的对比,无法全面了解阀门的耐火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阀门耐火试验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阀门耐火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室,所述试验室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总水管,所述总水管外壁靠近水箱一侧均设置有水泵,所述总水管外壁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水管,所述分支水管外部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分支水管位于试验室内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水头,所述试验室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燃气罐,所述燃气罐后侧固定连接有总气管,所述总气管外壁前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总气管外壁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气管,所述分支气管外壁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分支气管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喷火头,所述试验室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置物板,所述置物板顶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壁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夹具,所述试验室外壁一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和控制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置物板两端均滑动连接在试验室内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中隔板后侧上下两端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后端均固定连接在试验室内部后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双向螺纹杆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双向螺纹杆外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外壁固定连接在滑槽内壁,所述分隔块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双向螺纹杆外壁。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试验室前侧滑动连接有密封门。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水泵、电磁阀一、气泵、电磁阀二、液压缸、控制面板均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中,通过、的配合,控制各处燃烧时长,以及、的配合,控制各处冷却时长,从而实现多组对照试验,以此判断最终阀门的性能,更具全面性,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阀门耐火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阀门耐火试验装置的后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阀门耐火试验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阀门耐火试验装置的置物板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试验室;2、水箱;3、总水管;4、水泵;5、分支水管;6、电磁阀一;7、喷水头;8、燃气罐;9、总气管;10、气泵;11、分支气管;12、电磁阀二;13、喷火头;14、中隔板;15、液压缸;16、置物板;17、滑槽;18、双向螺纹杆;19、分隔块;20、夹具;21、控制面板;2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阀门耐火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室1,试验室1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水箱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总水管3,总水管3外壁靠近水箱2一侧均设置有水泵4,总水管3外壁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水管5,分支水管5外部设置有电磁阀一6,分支水管5位于试验室1内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水头7,试验室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燃气罐8,燃气罐8后侧固定连接有总气管9,总气管9外壁前侧设置有气泵10,总气管9外壁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气管11,分支气管11外壁设置有电磁阀二12,分支气管11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喷火头13,试验室1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有中隔板14,中隔板1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置物板16,置物板16顶部均设置有滑槽17,滑槽17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8,双向螺纹杆18外壁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夹具20,试验室1外壁一侧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1和控制器22,摇动转动把手,带动双向螺纹杆18转动,从而带动两处的夹具20相向运动,直至将阀门夹紧固定,同样的操作在每个置物板16上个夹持一个阀门,在控制器22控制下,启动液压缸15带动中隔板14向试验室1内部移动,直至中隔板14完全处于试验室1内部,此时所有的阀门完全处于试验室1内部并正对对应空间的喷水头7和喷火头13,将试验室1前侧的密封门合上,使内部处于隔绝状态,进而首先启动气泵10,并控制各处的电磁阀二12启闭的时间段,使各处的喷火头13对阀门的燃烧时长控制在不同的时长,接下来,同样的方式,启动水泵4,并控制各处电磁阀一6的启闭时间段,使
各处的喷水头7对阀门的冷却时长控制在不同时长,以此控制冷却的时间,通过燃烧时长一样,冷却时长各异,或者燃烧时长各异,冷却时长一样,多组对照试验,以此判断最终阀门的性能,更具全面性,试验结果更加可靠。
[0028]置物板16两端均滑动连接在试验室1内部,移动更加平顺稳固,中隔板14后侧上下两端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液压缸15后端均固定连接在试验室1内部后侧,液压缸15可推动中隔板14前后移动,实现试验阀门的自动化进出试验,双向螺纹杆18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方便手部操作转动双向螺纹杆18,双向螺纹杆18外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分隔块19,分隔块19外壁固定连接在滑槽17内壁,分隔块19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位于双向螺纹杆18外壁,分隔块19避免两个夹具20相撞,造成破坏,设置的缓冲弹簧有效缓冲两个夹具20靠近可能的冲力力,延长使用寿命,试验室1前侧滑动连接有密封门,使试验环境处于密闭环境,有利于试验的进行,水泵4、电磁阀一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阀门耐火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室(1)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水箱(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总水管(3),所述总水管(3)外壁靠近水箱(2)一侧均设置有水泵(4),所述总水管(3)外壁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水管(5),所述分支水管(5)外部设置有电磁阀一(6),所述分支水管(5)位于试验室(1)内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水头(7),所述试验室(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燃气罐(8),所述燃气罐(8)后侧固定连接有总气管(9),所述总气管(9)外壁前侧设置有气泵(10),所述总气管(9)外壁下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支气管(11),所述分支气管(11)外壁设置有电磁阀二(12),所述分支气管(11)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喷火头(13),所述试验室(1)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有中隔板(14),所述中隔板(1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置物板(16),所述置物板(16)顶部均设置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8),所述双向螺纹杆(18)外壁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夹具(20),所述试验室(1)外壁一侧上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磊陈永王艳成常金良程刚张志涛聂岗张晋高琪琪张广慧燕庆广马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工业产品检验与计量检定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