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迁移、耐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66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迁移、耐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涂料包括组分: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助剂、蜡粉、水和有机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以水和低气味有机溶剂为溶剂,先将丙烯酸树脂进行环氧改性,使得该树脂既有丙烯酸树脂的高耐候性,又有环氧树脂的强附着性,与氨基树脂产生交联固化,提高了交联密度;在具有高抗迁移性能的同时,避免转印、漏涂等问题,且VOC释放量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应用于光油的制备中,使光油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耐磨性,且抗迁移性好。且抗迁移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迁移、耐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迁移、耐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涂层,是涂料经施涂所得到的固态连续膜,起到防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料的性能和选择对涂层来说至关重要。随着人们对产品包装盒装饰要求水平的提高,转移印技术快速发展,转印完成后,通常需要再转移印层上面喷涂涂料,以饮料罐外涂光油为主。目前,该涂料的选择和应用还是以溶剂型涂料为主,比如,采用醇酸聚氨酯、酚醛聚氨酯或改性氨酯油等气干性油性涂料。这些油性产品在使用过程,由于高含量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高达60%以上,不仅气味大,而且含有大量苯系物,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身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涂料配方中各组分以及有机溶剂的使用选择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8641505B公开了一种水性抗迁移、高耐候氟碳涂料及其制备工艺,涂料由水性氟碳树脂、交联树脂、分散剂、基材润湿剂、流平剂、消泡剂、水性聚酯树脂、消光剂、水、增稠剂、杀菌剂和pH调节剂组成。涂料具有交联密度高、抗迁移性好、VOC含量低的优良性能。但树脂若和其他材料助剂联合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会导致耐候性不佳、抗迁移不佳,给涂料的推广和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0004]目前卓有成效的丙烯酸树脂的改性主要可分为两类:(1)在丙烯酸树脂结构中引入功能单体;(2)用其他树脂材料对丙烯酸树脂公共混改性,比如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改性、氨基树脂改性接枝等等。其中,对于环氧树脂的改性,由于环氧树脂中的脂肪族羟基和醚键这两种基团不易发生水解,双酚A型的环氧树脂中柔性的羟基和刚性的苯基交叉排列,使得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比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163256B公开了一种环氧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的水性真空镀膜底漆;该专利对丙烯酸树脂的改性方法为,将含亚乙基脲侧基的丙烯酸酯树脂与环氧树脂反应,将环氧树脂接枝到丙烯酸酯树脂上。然后将环氧改性后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与水性氨基树脂、水性封闭异氰酸酯、烤漆改质剂等复配,得到的真空镀膜底漆,硬度高、耐水性、耐盐雾性好。
[0005]在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后,其助剂和有机溶剂等其他组分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若搭配不合理,会出现严重的大面积转印,导致有机溶胶体系表面流平差或者漏涂。因此,提高涂料的抗迁移和耐候性能,不仅要从丙烯酸树脂的改性方面入手,更要严格控制与丙烯酸树脂混合的改性树脂的配比,使得丙烯酸树脂与助剂、有机溶剂具有高度匹配度。
[0006]本专利技术中的涂料采用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助剂、蜡粉,以水和低气味有机溶剂为溶剂;丙烯酸树脂接枝了环氧基团,使得该树脂既有丙烯酸树脂的高耐候性,又有环氧树脂的强附着性,与氨基树脂产生交联固化,提高了交联密度;在具有高耐候性的同时,提高抗迁移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迁移、耐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涂料包括成分: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助剂、蜡粉、水和有机溶剂;丙烯酸树脂接枝了环氧基团,使得该树脂既有丙烯酸树脂的高耐候性,又有环氧树脂的强附着性,与氨基树脂产生交联固化,提高了交联密度;在具有高抗迁移性能的同时,与涂布有机溶胶高度匹配,避免转印、漏涂等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迁移、耐腐蚀涂料,按照重量份包括组分:30

60份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6

20份氨基树脂、0.1

5份助剂、0.1

5份蜡粉、1

10份有机溶剂和10

25份水。
[0010]优选地,所述涂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组分:35

45份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10

20份氨基树脂、0.5

4份助剂、0.5

4份蜡粉、5

8份有机溶剂和15

20份水。
[0011]优选地,所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按照重量份包括组分:35

60份环氧树脂、3

10份改性助剂、10

15份醇类溶剂、0.01

1份引发剂、40

60份丙烯酸树脂和1

10份胺。
[0012]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选自E03、E12、E13、E51、E20中的至少一种。
[0013]进一步优选地,当环氧树脂为E12、E51两种树脂的混合物时,其重量比为4

5:6

5。
[0014]优选地,所述改性助剂选自二元酸酯(DBE)、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丙二醇甲醚(PM)、二丙二醇甲醚(DPM)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所述醇类溶剂选自正丁醇、乙醇、2

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O)、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胺选自N,N

二甲基乙醇胺(DMEA)、聚酰胺、聚酰亚胺、二甲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0018]优选地,所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9](1)取重量份的环氧树脂、改性助剂、醇类溶剂混合均匀,加热至100

13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0020](2)将1/4

1/2重量份的引发剂与丙烯酸树脂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00

130℃,保温30

60min,得到混合物B;
[0021](3)将剩余重量份的引发剂与混合物B保温混合均匀,在1h内滴加至混合物A中,保温反应0.5

4h;
[0022](4)降温至40

80℃,加入胺中和反应1

3h,加入水充分分散,得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24](1)取重量份的环氧树脂、改性助剂、醇类溶剂混合均匀,加热至12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0025](2)将1/3重量份的引发剂与丙烯酸树脂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20℃,保温50min,得到混合物B;
[0026](3)将剩余重量份的引发剂与混合物B在120℃保温混合均匀,1h内滴加至混合物A
中,保温反应3h;
[0027](4)降温至60℃,加入胺中和反应1.5h,得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
[0028]优选地,所述氨基树脂与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迁移、耐腐蚀涂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包括组分:30

60份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6

20份氨基树脂、0.1

5份助剂、0.1

5份蜡粉、1

10份有机溶剂和10

25份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组分:35

45份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10

20份氨基树脂、0.5

4份助剂、0.5

4份蜡粉、5

8份有机溶剂和15

20份水。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按照重量份包括组分:35

60份环氧树脂、3

10份改性助剂、10

15份醇类溶剂、0.01

1份引发剂、40

60份丙烯酸树脂和1

10份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改性助剂选自二元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甲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类溶剂选自正丁醇、乙醇、2

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胺选自N,N

二甲基乙醇胺、聚酰胺、聚酰亚胺、二甲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5.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涂料中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取重量份的环氧树脂、改性助剂、醇类溶剂混合均匀,加热至100

13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2)将1/4

1/2重量份的引发剂与丙烯酸树脂混合均匀后,加热至100

130℃,保温30

60min,得到混合物B;(3)将剩余重量份的引发剂与混合物B保温混合均匀,在1h内滴加至混合物A中,保温反应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